油皮护肤,先了解肤质,再谈保养
基础护肤体系,我们分成油性肌肤,干性肌肤,混合型肌肤三种类型来细分介绍。
首先在皮肤类型划分上,就有无数人存在理解误区。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讲解,就是按照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多少来划分皮肤类型:1:全脸皮脂分泌旺盛,经常油光满面,容易脱妆的就是油性皮肤;2:T区皮脂腺活跃但U区不活跃就是混合型皮肤;3:全脸皮脂腺都不活跃就是干性皮肤。注意皮肤含水量也就是干燥程度,不是决定皮肤类型的因素,皮脂腺活跃程度是写在基因里的特征,而皮肤干燥只是一个皮肤状态,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受外界影响大,喝水多少,天气,擦的护肤品等都能轻易影响和改变皮肤含水量,任何皮肤类型都有皮肤干燥的时候。所以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皮肤干燥就把自己归类到干性皮肤中,关键是考量皮脂分泌的多寡。
举例说明,网上被误传最多的所谓“外油内干”皮肤类型,这不是一种皮肤类型,而是油性/混合性皮肤处于缺水状态,护肤方法依旧得按油性/混合性皮肤的标准来。
想要精细确定自己皮肤类型的童鞋,可以参考Dr. Baumann的经典十六型皮肤分型测试问卷,可以阅读博士的著书The Skin Type Solution,是非常经典值得一读的护肤类科普书。不过对于日常护肤品的购买指导上,理清楚自己是油性,干性还是混合性就基本足够了。
皮脂腺的活跃度目前被认为主要由遗传基因决定,皮脂主要由三酸甘油酯、角鲨烯、蜡酯、胆固醇组成。皮脂是痤疮丙酸杆菌(P. acne)的最重要食物来源,过度分泌的皮脂是引发“痘痘”(普通痤疮)的主要原因之一。皮脂分泌过多是油性肌肤毛孔粗大,肤色暗沉,“痘痘”粉刺的主要原因。
皮脂腺活跃度是遗传特性,很难后天被彻底改变,(在医生指导下)口服A酸可以暂时性地降低皮脂腺活跃度,但停药后皮脂腺会逐渐恢复活力。很多大油皮即使到50岁脸上还是会油油的。所以油皮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真相——很可能努力一辈子,用最贵的护肤品,做医美,也无法达到干皮的毛孔细腻度,可以改善但油皮就是做不到零毛孔,所以调整预期,树立合理的护肤目标很重要。这样看来皮脂不好的东西?当然不是,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也会给你打开了另外一扇门,油皮虽然易长痘,但更耐老,这是经过科学验证的。皮脂在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增强皮肤保持水分能力,以及提高抗氧化能力上都扮演重要角色,皮脂中的维他命E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对抗皮肤衰老。所以通常情况下,油皮屏障功能更好更强壮,不容易敏感泛红,角质层含水量较高,不容易干燥脱屑,不容易产生皱纹。
油性皮肤保养的核心是“排大于补”,说一句让护肤广告商痛恨的话就是,油皮不太需要保养品。就算一个油性皮肤只做清洁和防晒,一定程度上皮肤都是OK的,当然精细化保养可以让油皮变得更好更美。总体从原则上讲,油皮的保养就是Keep it Simple。因为油皮本身就分泌皮脂过度,相当于皮肤24小时都在擦保养品(皮脂),所以如果再擦很多保养品,皮肤反而吃不消会长痘长粉刺,尤其是不能过度使用保湿滋润的产品,油皮我认为除了极端天气情况下之外不需要使用面霜。
“痘痘”是油皮最大的克星,所以加强角质代谢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护肤步骤。需要买一罐好的水杨酸或者果酸或者A醇,帮助角质正常代谢。油性皮肤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不长痘不留痘坑,你在30岁,40岁,50岁的时候就可能比干皮更美。
油性皮肤非常适合做医美,油皮在保养品花不上啥大钱,但是有很大空间花在医美上。油性皮肤的主要问题毛孔粗大和痘坑都是护肤品完全无力解决的,医美是唯一的改善手段,而且油皮通常皮肤屏障功能比较好,也可以比干敏皮更好的耐受激光,术后也不会过度干燥。
油皮特别适合做的医美项目有:果酸换肤(疏通皮脂,改善痘痘,改善黑头闭口),光子嫩肤(改善红色/黑色痘印,整体嫩肤),点阵激光/黄金微针/Plasma(缩小毛孔,改善痘坑,减少皮脂分泌),超皮秒/皮秒嫩肤(改善黑色痘印和肤色不均)。
油皮通常会和“痘痘”相伴10年以上,“痘痘”是油皮最大的致命伤。最好的治疗“痘痘”的产品就是医用外用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便宜好用,比昂贵的护肤品更有效,油皮可以常备A酸(比如达芙文和童诺),过氧化苯甲酰(班赛),克林霉素&甲硝锉(牌子太多,差别不大),夫西地酸乳膏(立思丁进口版)。
饮食对油皮的影响非常大,比对其它肤质的影响大很多。高油脂高糖的饮食会让油皮加倍出油,加倍长痘,长痘后留痘印痘坑,治疗不当又造成皮肤屏障受损,无尽的恶性循环,后果很严重。
控制饮食,我知道很难很乏味,但对于油皮来说,清淡,低GI(升糖指数)健康饮食对于皮肤保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花钱也买不来的效果,用贵的护肤品做医美这些都替代不了健康饮食的作用,油皮想要好皮肤,需要意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