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失日”漫谈《凉宫春日的消失》:从剧场版动画中的几处删改说起

2021-12-18 20:51 作者:真紅様  | 我要投稿

    京都动画制作剧场版动画《凉宫春日的消失》中阿虚那段著名的独白之时,几乎保留了小说原作的全部内容,除了删去了原文中的以下两个段落:

    假如我只想要SOS团,那倒是不用回到原来的世界也可以重起炉灶。春日和古泉虽然念别所高中,但是不同校在组团上并不构成障碍。当作是校外活动就好了。这个神秘社团,照样可以在以前常去的那家咖啡厅聚会呀。在那里,春日还是尽说些异想天开的话,古泉只会不停陪笑脸,朝比奈则是狼狈不堪,至于我可能会臭着一张脸注视远方——这样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眼前。而待在那里的长门可能仍旧情绪不安吧,当然还是会静静地看自己的书。不过——

    那已不是我所熟知的SOS团。长门不是外星人,朝比奈也不是未来人,古泉也只是普通人,春日也没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那只会是个合乎常理、社员感情融洽的单纯社团。

    那样就好了吗?那样比较好吗?(小说《消失》台版)

    ……选择留在这边的话,你和春日、朝比奈、古泉、长门,应该会作为普通的高中生朋友而相识,在春日的领导下,过着还算快乐的生活吧。【在这边,】春日没有任何力量,和仿佛日常歪曲了一般的现象(日常が歪み出すような現象)无缘。(小说《消失》台版,有校改)

    我们看到,这两段话意在表明的其实是同一件事——在改变后的世界里,SOS团(以人员组成来说)和SOS团的有趣活动照样可以成立。也就是说,这两个世界对于阿虚(以及我们读者)来说的真正差异,并不是有没有SOS团、能不能和凉宫长门等人一起玩,而是存不存在不可思议/非常识/非日常(的人物、现象和事件)!这提醒我们,阿虚的那个著名的问题——“那种非日常的校园生活,你不觉得很好玩吗?(そんな非日常な学園生活を、お前は楽しいと思わなかったのか?)”,以及他做出的肯定回答,强调的乃是如下之点:在SOS团和SOS团的有趣活动之外,“非日常”(的人和事),相对于“日常”(的人和事)来说,本身就是可欲的、值得追求的!

    通过在两个世界之间面临并做出选择,阿虚再次确认了这一点;通过设计出这两个世界、“让”阿虚面临并做出选择,谷川流向我们再次传达了这一点。这么说是因为,在阿虚经历了一场两个世界之间的选择的同时,我们读者也在事实上经历了一场两套凉宫系列之间的选择,一套是作为(校园)科幻小说的凉宫系列(对应于改变前的世界),另一套则是作为校园小说的“凉宫系列”(对应于改变后、且SOS团得以重组的世界)——我们完全可以设想,《消失》中改变后的世界中发生的部分剧情其实是另一本轻小说的开头:在一个毫无超常力量的世界里,北高的阿虚和长门邂逅了光阳园的凉宫和古泉,他们抓来朝比奈、组成SOS团、开始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这一“思想实验”的结论则是:凉宫系列中的非日常元素本身就是它的亮点和重点,而不仅仅是有趣的校园故事的配件与点缀;不可思议的现象和事件本身就是故事的核心之一,而不仅仅是衬托人物和人物关系的背景。这是《消失》带给我们的meta层级上的启示。


    那么,既然如此,京都动画为什么要删去这两个重要的段落呢?我认为,这可以从后文中另一个段落的被删中找到答案:

    那个长发的春日。叫我约翰,并潜入北高的那个既非神也非魔的普通春日。对我所说的SOS团故事听得非常入迷,眼睛闪闪发光,还笑着说:「有趣!」的那家伙。

    还有说喜欢那个春日的古泉的俊朗笑容。穿着我的体操服,表情复杂的资优转学生。

    将入社申请书递给我,邀我加入她的社团,述说着全然是谎言的(嘘っぱちな)和我共度的记忆的眼镜长门。她脸上的笑容有如破晓黎明,让我不禁想再看一次。

    我和那些人已无法再见面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也不是全无依恋。只是他们本来就是虚假的存在(偽りの存在)。他们不是我的春日、古泉、长门以及朝比奈学姐。没来得及跟他们说再见是个遗憾,但我已经决定了,我要找回我的春日、古泉、长门以及朝比奈学姐。(小说《消失》台版,略有校改) 

    在这段阿虚在向长门注射修正程序前的内心独白中,改变后的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人物)被他视为了“虚假的存在”,改变后的长门(以下称“长门(改)”)拥有的珍贵记忆——进而她由此萌发出的恋心——被归为了“谎言”(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虚充分意识到了改变前的长门的“感情”和“愿望”)。也正因如此,阿虚才能够克服对长门(改)的罪恶感,向她举起手枪型装置准备“开枪”(这个场景显然是暗示性的)。然而,这里的“真”与“假”只是基于(以)阿虚(为)中心的视角——“阿虚来说,……”的视角——做出的价值判断(这尤其体现在“我的(俺の)春日、古泉、长门以及朝比奈学姐”这个短语之中),而改变后的世界中的居民、尤其是长门(改)来说,这样的判定无疑是极其粗暴的。双方用词的不同凸显出了这一强烈的对比:在阿虚口中,对长门(改)注射修正程序的行为是一种“恢复”,而在朝仓口中,它则是对她的“伤害”。

    「应该马上就会恢复原状,我们又可以一起到处走走看看了。我们圣诞夜先吃火锅,然后再去冬天的山庄。这次由你扮演名侦探。那种案件发生的瞬间,就立刻解决的超级名侦探,不错吧?那是——」

    「阿虚!危…………呀!!」

    朝比奈叫喊的同时,有人撞上了我的背部。咚!一声的冲击,让我的身体摇晃了一下,街灯照耀下的黑影也在摇晃。那个黑影还融入了别的影子。是什么?是谁?

    「不准你伤害长门同学!」(小说《消失》台版)

    不同于小说原作,京都动画始终在兼顾这两种视角,甚至还更加偏向后者,这点从它对长门(改)的大量细致刻画之中可以看出(请回忆那些长门(改)楚楚可怜的经典镜头)。这种偏向成功地传达给了观众,以至于即使是在阿虚做出选择之时,大家采取的也更多是长门(改)中心的视角、与她而不是与阿虚共情: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本文开头的两个段落被删去的理由就有迹可循了:不同于小说原作,京都动画拒绝采取单一的阿虚中心的视角(它体现在“我所熟知的SOS团(俺の知っているSOS団)”这个短语之中),因而拒绝根据这一视角将阿虚面临的选择化简为“由正常人士组成的SOS团”与“由超常人士组成的SOS团”之间的选择、进而化简为“日常”和“非日常”之间的选择(像我们之前所做的那样);相反,他们希望阿虚(以及观众)从多元的视角看待这两个世界、这两群人,从而面对一个更加具体、更加复杂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阿虚在剧场版动画中表现得比小说原作中更加纠结。

    (对此有一种可能的反驳:在上述剧照对应的片段之中,京都动画将阿虚选择改变前的世界,表现为阿虚离开长门(改)、走向凉宫。一个人似乎可以据此主张,京都动画同样对阿虚面临的选择进行了化简,只不过是将其化简到长门(改)vs凉宫、而不是日常vs非日常。但是,这显然会导致消失剧场版的内涵被大大窄化,因此我们最好不要这样理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完全是京都动画的创见,因为它似乎可以被视为是对2005年发售的小说《阴谋》中如下段落的推进:

    难道未来还没被固定吗?

    也就是说,相对于朝比奈学姊的未来,还有别种未来存在吗?

    这样的话就说得过去了,但也只有一小撮而已。倘若未来真的分成无数枝节繁衍下去,那么必然也会分为那个眼镜弟弟存活跟死亡的未来。只不过我在当时抹煞了后者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我仅凭一臂之力,就将一种未来消灭殆尽。(小说《阴谋》台版,略有校改)  

    既然如此,阿虚会不会也对他在《消失》中“消灭”掉的那个世界、以及那个世界中的人们感到愧疚呢?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吧。

“消失日”漫谈《凉宫春日的消失》:从剧场版动画中的几处删改说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