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年轻时,还不是个杠精呢?

在十几二十岁,正处于女同学找你借支笔,都能硬一下午的时代,那时候我非常爱“杠”,一直乐在其中,尽管即使杠赢了,也收不到一毛钱。
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爱杠,是因为那时我是一只小沙币,
而且,我嫉妒你。

做健身科普这些年,我在很多网友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大多数时候,我成为了那个被杠的角色。
所以其实我非常理解杠精的心态。
在每个平台,每个群里,这种“杠”每天都在发生,感谢这根网线,它从物理上隔绝了双方,大大减少了发生流血冲突的可能性。
愿世界和平。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沟通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每个人作为个体,因为他所处的阶层、教育程度、思维方式、生活环境、先入为主甚至个人内分泌层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你们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都不同,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完全相反,这简直是太正常了。
那么反复争论,试图说服对方,就成了很浪费时间的一件事情。
假如你是错的,那自然没有说服别人的理由。
假如你是对的,但是他的父母,老师,教育了他几十年,都没能做成的事情,你怎么能指望,跟对方说上几句,就能改变他的错误观念?
假如你们争论的是一些,无法分黑白对错的问题呢,那么谁才是对的?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权利,你只要把观点、证据、逻辑都讲清楚之后,能看懂的自然能懂,看不懂的,随他去,不要试图做无用功去说服他,大家都省点电,环保它不香吗?
况且,一个人的错误,只能由他自己认识到,别人说破天了,也没用。
比如从小父母就会反复叮嘱“我这都是为你好”,你信他们了吗?
没有。
只有当你撞墙了,才会明白,父母简直就是智者。

我们也要充分理解和关爱杠精的诉求。
大多数人上网,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听你讲道理,他只是图个乐子,宣泄一下情绪,而装逼作为一个高阶的心理需求,每个人又都希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好获得更多的关注。
遗憾的是,他缺少专业领域的知识,或者足够的见识来获得关注,于是只剩下“杠”这一条路
——就像我曾经嫉妒你一样。
“你居然写错了一个字,恰巧这个字我还认识,这不送上门的,显摆我比你厉害的机会吗?”

另一方面,无知其实并不可怕,我总结过一个“沙币定律”:
每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之外,都是一只小沙币,甚至在你自己的领域里,你也是一只小沙币。
而只有当认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摆脱沙币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见识的增加,大多数人都会认识到这个定律,所以一个人有多爱杠,往往与他的沙币程度成正比。
如果你觉得,昨天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沙币?
那么相比昨天,你就成长和进步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从来都不是一只小沙币,那么
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