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3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2)

2022-11-06 09:5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列宁的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中产生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者抹煞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宣传所谓“超帝国主义”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论,否认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否认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性,从而否认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可能性。他们硬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高、无产阶级还没有在全国人口中占多数、无产阶级还没有造就足够的管理国家的干部的时候,便不能夺取政权。列宁痛斥了这些谬论。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装了各国革命的无产阶级,使其在条件成熟时能够主动地去冲击资本主义制度,而不致消极地坐待革命的“总爆发”。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夺取政权、彻底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只是适合于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官僚军事机构,而根本不适合社会主义的需要。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只是夺取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而不打碎原有的国家机器,这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封建制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国家都是少数剥削者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和保护私有制的工具。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国家是广大劳动人民镇压少数剥削者的统治工具。因此,马克思强调地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握取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列宁把无产阶级革命问题集中到这样一点上:“不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不用新机器代替它,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2]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在存在着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情况下,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一般都要经过武装斗争,但是并不排斥在特定的条件下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即使是革命和平发展,也必须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

  如果无产阶级能够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对人民最有利的。只要有这样的可能,不管它实现的机会是怎样微小,马克思列宁主义者都是重视的。从资产阶级掌握着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国家机器这个客观事实出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革命和平发展是“革命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3],这种机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是在阶级力量形成某种特殊对比的情况之下出现的。共产党人一旦遇有革命和平发展的机会时,总是紧紧地抓住它,努力利用它来实现革命的目的,但同时又要准备,一旦这个时机逝去了,就仍然要用武装斗争来夺取革命的胜利。

  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当时资产阶级反革命的力量还没有完全组织起来、巩固起来,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时,列宁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但是,不久以后反革命武装力量很快地组织起来,破坏了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白匪军用暴力镇压了工人士兵群众的和平示威。于是列宁宣布,革命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已经不可能了。已经开始走上了非和平的、最痛苦的道路[4]俄国工人阶级通过武装起义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注:

[1]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载《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96页。

[2]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载《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19页。

[3] 列宁:《革命的任务》,载《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0页。

[4] 列宁:《论口号》,载《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5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3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