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凤求凰》琴曲减字谱 | 古琴十大名曲

《凤求凰》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传说是汉朝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时有文君卓氏新寡,而善听音乐。相如知而作是曲,附琴歌以挑之。

本曲最早见于明朝汪芝编纂的《西麓堂琴统》;现今流传最广的谱本为《梅庵琴谱》所载,与《西麓堂琴统》中的不同。
《西麓堂琴统》无媒调,即正调慢三、六弦各一徽,以四弦为宫之羽调。
全曲共10段,其中第3段和第8段全为泛音,分别配以汉代司马相如原词,
第3段为: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
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
胡颉颃兮共翱翔!
第8段为:
凰兮凰兮从我栖,
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
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
无感我思使余悲。
《梅庵琴谱》林钟调(慢角调),即正调慢三弦一徽。全曲配词,不分段。歌词最早见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曲意
《太和正音谱》中记载:是曲汉司马相如所也。时有文君卓氏新寡,而善聼音乐。相如知而作是曲,附琴歌以挑之。果遂夜往而成配。
《真传正宗琴谱》中记载:按是曲,乃汉司马相如所作也。昔文君卓氏新寡,相如主于家,而操斯弄,盖以琴心挑之也。已而文君果能审音私奔,竟不以当炉涤器为亵。後相如以辞赋得幸汉廷,而驷马高车,不负题桥之志,以此见上古。虽妇人女子,亦能究琴中妙理,而今岂易得哉。旧本音律寻常,指㳒不趣,兹于秣陵,桐菴周公谱中,检得是曲,其指法清新,独异时流,故梓之以适雅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