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桌游,能让身边朋友一步到位成为核心玩家?

本文首发于旅法师营地
大家好我是航仔。从桌游玩家的分类角度,大概能玩家分为以下几类:
毛线玩家-爱玩聚会欢乐动作类的桌游
轻策玩家-爱玩稍有思考短平快策略游戏
中策玩家-爱玩有一定策略和时长的游戏
重策玩家-爱玩精算深度沉浸的策略游戏
以上只是一种笼统的划分方式,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对号入座也没关系,但基本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在具有一定游戏频率的条件下,重策玩家一定可以被称为核心玩家。
我自己基本可算作轻策玩家,但这不妨碍我偶尔去玩一些中策和重策的游戏,因为重策桌游具有较高的门槛,所以如何从轻策玩家进阶成为核心玩家,对桌游的选取就很重要了。
我想一款桌游,它没有艰难的上手度和冗长的规则却独具策略,只用这一款桌游,就能让轻策玩家尽可能多的体验到桌游机制和思考深度,能够一步到位让身边朋友迈进核心玩家大门。
它叫做《伦敦公会》。

《伦敦公会》从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款朴实刚健的德式游戏,而且汉化代理的栢龙直接把游戏的机制写在了盒子上。

游戏时长45-90分钟,weight值在3.02,整个游戏没有文字量,2-4人都可以玩,游戏里还附赠了牌表,可以说已经把门槛降到了比较友好的程度。
据说在近代早期,在伦敦有许多公会,它们掌握着全城的商贸和生产,游戏里玩家就是要派自己的小弟们去统领各个公会,让自己成为伦敦最有影响力的公会之王。
在介绍游戏流程前,我想多说几句配件,《伦敦公会》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花花绿绿的,虽然我不是很喜欢Klemens Franz的插画,但是还是挺美观。

版图和公会板都是双面的,工人token们也很小巧,据说设计师Tony Boydell在设计时真的考究了伦敦的公会,只可惜最后只有3家公会授权他用了名字和徽章,但也是很用心啦。

《伦敦公会》的流程稍有繁琐,但是讲明白并不难,我最欣赏它的一点就是它涵盖了许多德式桌游的经典机制,很适合玩家短时间迈入核心玩家的队伍,我把流程逐一拆分并分析。
首先在设置阶段,就是使用了两个版图,一个是回合记录&跑分&殖民地版块的版图,一个是需要每次都随机初始设置的公会版图。


分析:游戏在设定时就用了两个版图,会让玩家在公会版图操作的同时,也要兼顾到跑分版图上的回合轮数,因为其中几个回合会有特殊的殖民地操作,双线作战很考验玩家的规划。
游戏开始时会按照分数的多少来决定行动顺序,每名玩家都有手牌,在自己的回合可以打出任意张,决定用它们是聘请会员、移动会员还是发动卡牌效果。随后根据本回合是否出牌来进行补牌,如果出牌了补2张,没出补4张,手牌上限7张。
分析:经典机制出现了!卡牌驱动+一卡多用,同时卡牌还被作为货币使用,不限制使用数量,使得玩家的操作十分灵活。同时还连带出了公会版图上的工人放置和区域控制,可以说浓缩了游戏的精华。

大家都行动完后开始按照顺序结算每个公会的归属。每个公会都是达到既定人数才会发生结算,结算时玩家有使用中立会员挤走对手会员的机会,同时结算是一块一块结算。
分析:这一块单用文字讲不太好说明白,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师在原本已经足够完整的机制上,又加入了一个小的区域控制环节,规则规定一个公会结算成功后,会员数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玩家会获得补牌、得分、额外行动等多种奖励,也是玩家间拉开差距的关键,所以心理博弈十分明显,并且因为结算是一块一块结算,所以一开始的公会归属很容易影响到后面,这也是我们玩游戏时最为烧脑和长考的环节,游戏策略度直线上升。
随后如果回合数在特定回合,还会发生一次扩张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公会版图增加以及结算殖民地版块。(二人规则时除外)
游戏就会依照此流程进行,直到标记的回合数到之后,大家结算市长奖励牌(游戏开始时会得到,进行中随着获得一些公会的控制权也会得到新的)、相邻会长(获得公会的控制权要牺牲一个工人token做会长,它会带来额外得分)和跑分记录版图的总分,分高者获胜。

封面上写《伦敦公会》每次都能探索新策略确实不是吹的,流程里还有一些结算细则没有写,但大体就是这样的流程,我觉得还算简明,但在实操上还会多打几轮才能掌握。
而且在结算时是可以玩出连击的快感的,占领新公会,使用奖励效果把会员们移到下一个要结算的公会,直接抢走归属权,游戏甚至可以通过平衡一个公会里会员的人数(因为平局都得不到奖励)阻止抢夺公会,厮杀还是很过瘾的。
而且游戏里手牌的限制是非常大的,常常不够用,所以规划好抢准时机补牌才是制胜之道。
另外每回合的行动顺序真的很重要,后手玩家优势很大,但也会承担分数落后追不上的风险,我们玩起来挺纠结。黑色中立会员和市长奖励牌,进一步丰富了游戏的策略深度。
总的来说,《伦敦公会》0文字量、机制丰富,卡牌、工人、版图全都有,让身边朋友一步到位成为核心玩家,它是个不错的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