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鸽鹉狂想】虚拟主播的本质探讨

2020-11-01 15:51 作者:鸽鹉live_大杨叔  | 我要投稿

10月份对于虚拟主播行业来说是个多事之秋,从爱奇艺的虚拟综艺上线,到hololive炸箱,到绯赤艾莉欧团长的风口,到OG和爽哥的互动……还有越来越多投身这个形式的倒霉孩子

一系列事件集中起来,对少部分人,至少是少部分有运营身份的人来说,虚拟主播,对我们这一代人到底是什么?又变成了值得深入的新问题。

————————————————————————————————————

由我这种重度mmr用户的角度来说,虚拟主播这一创作体裁的出现,给了他们能和一个自己喜爱的纸片人形象进行即时互动的可能性,另外L2D技术应用,使得国内很多mmr发现存在让自己可以降维转生的可能性,也导致了大量底边个人势虚拟形象出现的现象。但是这种说法不能解释早期爆火的vtuber反而是视频势创作者的现象。

和一些群友交流后,某位不能透露姓名的龙王提出了他的分析结论:虚拟主播是内容创作者进行内容升级的一个方向。

当然这一句话扔出来一下子就勾引起了我辩经的欲望,这是把虚拟主播定义成了一种升级插件而不是独立的创作体裁,和当下很多mmr的需求有一定偏差。但是我个人反对的也只是这种说法和我的基础认知也有一定差距,毕竟低成本面部捕捉方案的诞生给我带来的是一些以前大多人负担不起制作成本的音画作品,现在能用工薪阶层都掏得起的钱自负团队做出来了(这也是鸽鹉live未来要产出的一个重要内容的方向)。能帮助一些内容创作者做到从0到1,自然也能帮助更多内容创作者从1到2——是我之前的思路过于局限了。

但是要我评价虚拟主播对底边up到底又有什么意义?我说属于一种残忍的温柔。毕竟绝大多数底边创作者都是个人、兼职的创作者,新的流量渠道带给了大家新的希望,而个体的灵活性也容易第一时间在新渠道接到第一杯水,但是等到专业团队反应过来入场之后,流量差异又放大回去了。

————————————————————————————————————

虚拟主播体裁的成熟化,给了很多对自己创作方向渺茫的人一条和观众做即时沟通的新路子。从收益水平来说,游戏区是转型最容易,也是吃到这波新路线风口流量最多的群体(游戏区的up之前比较痛点的,就是腰部和臀部up在吸引新流量的时候面临老大难问题,虽然游戏挺多,但是能有流量被人关注的也就少数当时热门的新游戏,而新游戏的流量又基本被头部up大量截留),其次是动画区和音乐区的up也吃到了这波风口。

那么什么叫“内容升级的方向”?以下个人认知,不够完整,请大家再寻找其他专业分析人士的相关文章:游戏区每个up在内容升级上,个人理解最重要的就是给粉丝带来差异感,而不同up最容易带给观众差异感的,就是“人设”,当年纯黑少爷今天的纯黑姥爷的迅猛式攻略,喂狗组的流畅通关,嘟督的咆哮式流程等等等等……但是通过节目风格造人设,是一种效率并不高,而且不直观的办法,因为除了少数几期神回之外,路人观众不仅需要点进来看好多期,还要继续看好多期才能对up的人设做出总结印象,远没有一个直观的形象给观众带来的感受更为先入、直观。

用我这边的几个朋友看ACG作品的时候的习惯做类比,如果一部动漫作品同时有文字元典、漫画版和动画版,我们会选择先看一季动画了解下主要角色的形象、声线和行动形象,然后再去看文字元典补剧情,然后再补漫画版溜一下其他两个版本没有重点标识的重要信息。这个做法肯定不主流,但是我们的想法是如果想要尽可能接受作者本人要传达出来的信息,还是要先从图像入手,毕竟比起文字,图像带来的第一手直观信息量要大得多(文字需要更多的分析,并不是说文字的综合冲击力就一定要弱于图像),毕竟你要现在的路人再去掏一大把时间看文字挺难的了。那么要做内容升级,将自己的人设升格为一个可视化形象,是一条非常容易被大家选择的道路,哪怕是秦爽天,到了现在也在默认自己的狗鸭熊形象的存在,所以虚拟形象在主播群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是有着民意基础的

再到动画区,呜喵、壁姐、宅叔这些常年做漫评的动画区up,在有了虚拟形象的加持之后,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加上了“ta是长这个样子的啊”,这样对路人观众也带来了更直观的感受,“啊,这个漫评人长的挺好看,我再看一集ta的作品”,好的,上套了。

同理也可以类比音乐区的创作人的内容升级需求,之前那个cos弹钢琴的已经内卷成什么样子了都……那么一个可以扁平化人设,完美身材设计的虚拟形象会让多少路人观众满足,也是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

那么到虚拟偶像这个角度上来说,是企业最喜欢的形式,当年的初音演唱会、到LL、到爱马仕都可以证明这种模式对受众的吸金能力和付费粘性都是非常高的,而且打包生产一名偶像对偶像企业就非常轻车熟路了,还能流水线生产,还有非常完善的周边生产体系。就算是有梦想的艺校生,也可以利用刚起步的新赛道赌一把,万一火了呢,没火也不会付出人生失败级别的损失。

——————————————————————————————————

所以,为什么我要分成几个分区来写自己的经?毕竟过于本质的东西太形而上,不真的自己实践是没法从形而下的东西里总结出什么的,毕竟现在国内比较特殊的情况是:

1)虚拟主播的壮大离不开b站

2)虽然b站已经在努力调整用户结构了,但是80后到90初的那批老婆罗门的声音依然非常庞大,他们对ACG产业的商业化依然保有很大的戒心,但是只要看不出来明显的商业运营痕迹,这批老婆罗门对虚拟主播的产出内容还是很宽容的

这个问题再向深挖掘一点,那就是宅宅们不喜欢商业屎,ACG产业的良性发展避免不了商业化,可国内只想着赚快钱的资本下场后又只能生产商业屎,这就诞生了买方和卖方的对立。

——————————————————————————————————

PS:近期热度已经开始下降了,说真的,爽哥这种温柔又有钱的意见领袖是真的十分难得,OG的几个姑娘们真是摊上了一个非常好的老大哥,能心甘情愿拿自己的流量帮姑娘们垫软着陆,尽管爽粉的热情可能让一些姑娘不太习惯(蒜头绝对是装的,一个老提督怎么可能没了解过爽哥,她就是羡慕爽gachi的数量和纯度)

PS2:虚拟主播和虚拟偶像到底是什么?观众其实没必要真想那么多,你看主播是为了啥?就是快乐和杀时间,当看她们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时候,那就本末倒置了

【鸽鹉狂想】虚拟主播的本质探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