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5.3 产业革命

2023-09-03 10:58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3、产业革命


  当生产还像工场手工业时期那样建立在手工劳动上的时候,资本主义不能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根本的变革。这种变革是随着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而发生的。机器工业在18世纪最后80多年中开始萌芽,于19世纪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美国得到了扩展。

  机器是这一变革的物质技术基础。

  大机器工业开始于英国。在英国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的有利的历史条件:早就废除了农奴制和消灭了封建割据,资产阶级革命在17世纪取得了胜利,用暴力剥夺了农民土地,通过广泛发展的商业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资本。

  18世纪中叶,英国是一个拥有大量手工工场的国家。当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纺织业。正是从这个部门开始了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产业革命。

  市场的扩大和资本家的追逐剩余价值,必然使生产技术日益改进。

  在比其他生产部门发展较快的棉纺织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手工劳动。棉纺织业中的主要作业是纺和织。纺纱工人的劳动产品是织布工人的劳动对象。对棉织品的需求的增长,首先促进了织布的技术:1733年发明了飞梭,织布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提高了一倍。这就造成纺落后于织的现象。在手工工场中,织布机往往因缺乏棉纱而停顿,于是迫切需要改进纺纱技术。

  装有15个至20个纱锭的纺纱机发明[1]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最早的机器的动力是人力或畜力,以后才出现了用水力推动的机器。技术的进一步革新不仅增加了纱的产量,而且改进了纱的质量。18世纪末已有达400个纱锭的纺纱机。由于这些发明,纺纱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在棉纺织业中又发生新的脱节现象:纺超过了织。这种脱节现象由于1785年发明了机器织布机而被消除。机器织布机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后,在英国广为流行,到19世纪40年代,它完全排挤了手工织布业。布匹的加工过程    漂白、染色、印花    也起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的应用缩短了这些过程,改进了产品质量。

  最初的纺织工厂都建在河道旁边,机器靠水车转动。这使机器的运用受到很大限制。必须有一种不受地点和季节限制的新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就是蒸汽机。

  蒸汽机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蒸汽机是一种发动机,它没有水力发动机的那许多缺点。蒸汽机消耗燃料和水,产生出完全受人控制的动力。这种机器可以移动,因而使工业摆脱对自然能源的依赖,使生产有可能集中在任何地方。

  蒸汽机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其他国家也得到迅速的推广,它为拥有许多机器和大量工人的大工厂的出现创造了前提。

  机器使一切工业部门的生产革命化。它不仅普及于棉纺织业,而且被用于毛、麻、丝等纺织业中。

  起初,机器是在手工工场中用手工劳动制造的。这些机器价格昂贵,功率不大,不够完善。手工工场不能大量生产机器,供应迅速发展的工业。这一问题是由过渡到用机器生产机器解决的。新的工业部门       机器制造业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最初,机器主要是木制的,后来,机器的木制部件开始为金属所代替。金属代替木头,提高了机器的耐用程度,使工作能够达到过去想象不到的速度和强度。19世纪初,发明了铁锤、压机和金属加工机床,最先是旋床,以后是铣床和钻床。

  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外贸易的扩大,引起了运输和通讯工具的革命。蒸汽机在运输业中获得广泛利用。1807年美国制造了第一艘轮船,1825年英国建筑了第一条铁路。

  生产机器、机车、钢轨、轮船需要大量钢铁。冶金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发现用矿质燃料代替木质燃料炼铁的方法,对冶金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高炉日益完善。从19世纪30年代起,热风开始代替冷风,这就加速了炼铁过程,大大节约了燃料。新的更完善的炼钢方法发现了。蒸汽机的推广和冶金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煤,这就促使煤炭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产业革命,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继英国之后,机器生产开始普及欧美各国。

  资本在贪得无厌地追逐剩余价值时,得到了机器这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第一、由于应用同时推动许多工具的机器,生产过程摆脱了人的器官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狭隘范围。第二、由于应用机器,第一次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的巨大的能源       蒸汽、煤气和电力。第三、由于应用机器,资本能利用科学为生产服务,科学不但扩大人对自然界的控制,而且不断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新的可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是在大机器工业基础上确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在大机器工业中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


注:

[1] 1765-1767年。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5.3 产业革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