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苏省首个农业产业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全面封顶!

2022-01-26 01:55 作者:中国工程报  | 我要投稿

投身江苏省首个农业产业创新高地建设,

匠造长三角首个产教融合的

没有“围墙”的大学,

日前,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

作为江苏省重点工程,

中建安装南京公司承建的

南京林业大学溧水校区科技创新港一期

EPC总承包项目

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建成后,校区将集教学、科研、办公及

漫游式公共活动空间等功能为一体,

全力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30天965根灌注桩深入地下,

28天1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完成,

60天10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自去年6月底入场以来,

中建安装近千名建设者昼夜奋战,

全面克服疫情、场地、穿插施工等困难,

将精益建造、绿色建造、智慧建造

等新型建造方式贯穿应用施工全周期,

在建证现代化林业产学研互融发展示范区

拔节“生长”中,

缔造“中建效率”,诠释“中建品质”。


极速挑战

建证“中建效率”

项目占地面积超4万平方米,

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包括4栋单体、内外装修、室外管网、

道路绿化等建设内容,

作业区域分散、穿插施工频繁。


项目将施工区域精准划为49个施工段,

全员挂图作战、倒逼节点,

土方开挖与底板垫层穿插推进,

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预制构件吊装、

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无缝衔接,

三班倒“车轮作业”,

现场信息3小时反馈、2天全面闭环。

在灯火通明、昼夜不停中,

项目以日均500平方米的施工速度

全速前进。


项目深入探索装配式施工应用,

原主体结构设计工序极其繁琐,

项目团队精准计算装配式结构体系特点,

简化取消原500多根梁柱结构,
对近4万平方米叠合板进行优化设计,
全面实现构件工厂预制,现场一次拼装,
项目单体预制装配率达到45%,

单体“三板”应用比例高达85%,

实现工期节约近30天。


同时,项目联合开发的智慧工地平台

集成全自动智能降尘系统等

11项智能工地管理系统,

全面接入南京市智慧工地指挥中心,

现场各类情况可24小时进行动态反馈,

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实现闭环管理,

守好“安全关卡”。


创新突围

筑牢“广厦根基”

作为南林溧水校区首个入场项目,

项目团队在全速奔跑同时,

坚持高质量履约,

以全过程“一次成优”打造样板工程。


项目将“样板引路”“首件验收”

贯穿施工全过程,

以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质量提升。

步入施工现场,

5个1:1样板段单独设置,

每位管理人员都有“双重身份”,

既是主责区域的责任人,

更是交互区域的监督者。

从原料进场到预制件拼装,

11道关键工序环环紧扣,

上一工序“通关”后下一工序方能进场,

线性流程确保质量责任追溯到人,

质量隐患全面解决在前置环节。


项目单体环湖而设,地下水系丰富,

地下作业防渗漏系统设计及预埋要求高。

在做好结构自防水基础上,

项目团队引入高分子反铺自粘防水卷材,

该材料能够如皮肤般

与底板混凝土永久有机结合,

隔热防水、抗压防潮,

不仅全面解决雨季地下室施工难题,

单层铺贴还可达到一级防水效果,

从根本上杜绝地下水系渗漏隐患。


智慧互联

匠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项目紧邻校区中央水系,

以“亲水而立,紧凑组群、学科交融”

理念为基础,

设计风格融入自然园林山水元素,

内部以中庭、采光天井、景观平台等,

实现各功能区相互连接,

消减传统规整的学校空间,

建筑形态简洁清晰、明快流畅,

共享性与独立性兼具,

实现建筑空间最大限度利用。


同时,项目将全面搭建智慧校园系统,

落地集智慧教学、数字图书馆、

环境智慧调节、远程控制、

平安校园等于一体的

新型现代化智慧校园系统,

打造移动端“无边界课堂”,

满足师生工作、生活全部应用场景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建安装以极致匠心筑就精品工程,

助力教育强国战略实施,

以躬耕奋斗打造高质量学校工程,

推动产学研创新策源地能力再升级!

来源:中建安装


江苏省首个农业产业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全面封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