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差距10

2023-03-24 13:39 作者:姜维将军二  | 我要投稿

拖更久了,这期是大合集系列。

【一】曹操兵力并不是八十万(周三内容)

曹操在给孙权的信中,为了恐吓,就说是八十万,而根据周瑜的分析,曹操的兵力有可能有15-16万左右。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

——《江表传》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江表传》

【二】曹操并没有采取铁锁连环的策略(周三内容)

这是对史书解读有误所采取的情节。“方连船舰”出自《通鉴》(《三国志》原话并没有这句话),意思是把船靠在一起。庞统此时是周瑜功曹,不可能没有身份。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周瑜传》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

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

——《说文解字》

郡命为功曹

——《三国志·庞统传》

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

——《江表传》

【三】曹操并没有横槊赋诗(周三内容)

曹操横槊赋诗的来源是苏轼的描述,并没有史书依据。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四】蒋干并未倒数(周四内容)

蒋干曾经奉曹操之命劝降周瑜,周瑜不同意,蒋干回去报告,说周瑜难以劝降。

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乃布衣葛巾,自讬私行诣瑜。瑜出迎之,立谓幹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幹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瑜曰:"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因延幹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適吾有密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三日,瑜请幹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饰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江表传》

【五】草船借箭的原型

草船借箭的历史原型发生在濡须口之战期间,主角是孙权。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魏略》

【六】诸葛亮并没有激孙权、周瑜

激孙权的原型是下面的内容:

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三国志·诸葛亮传》

激周瑜是不存在的的,因为铜雀台当时并未建成。

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三国志·曹植传》

(建安十五年)冬,作铜雀台

——《三国志·魏武帝纪》



三国演义与三国历史的差距1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