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附录2 一个英格兰人的自述

2023-07-23 14:17 作者:天空上的向日葵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于“豪奇实验室”,侵删,故事纯属虚构,史实属实)

       我,出生于975年“殉教者爱德华”在位时期的伦敦(975年-978年),是一名纯正的昂撒人

       从我记事起,就听长辈们说,爱德华国王是被人刺死的。具体是谁,他们也不清楚。有人说是被某个郡长杀的,也有人说是被她的继母杀的,谁知道呢?

       爱德华国王之后,由年仅13岁的“埃塞尔雷德二世”统治这个国家。

埃塞尔雷德二世


       我对这个国王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很没本事的人,是靠着他母亲上位的。

       很快我就到了该入学的年纪。在中世纪的英国,行政区划分为三级:郡——地区——教区。我在我们教区中的一所修道院学校上学。

       

英国巴斯修道院


       在修道院,我认识了好多朋友。其中有一个黄头发的男同学,我和他玩得特别好。我们都叫他“阿诺”。

       阿诺的爷爷是维京人,跨过海峡从丹麦过来的。他的爸爸和一位昂撒女人结的婚,所以他也算是个混血了。

维京人


       本来之前阿诺和亲戚们都住在北方,即以前丹麦法区的地界(原诺森布里亚),后来他爸爸到伦敦做生意,就一起搬过来了。阿诺家里挺有钱的,为人也慷慨,我经常白嫖他一些羊肉吃。(白嫖文章可不是好习惯!)

       在学校里,我们首先要学习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然后学习逻辑学、修辞学、诗歌和算术,再学习音乐、欧几里得几何等等。

       总之,我们的教育任务就由修道院给包办了。我上的班叫做“外学”班,毕业之后就进入社会工作。隔壁还有“内学”班,这个班的学生们会一直学习,最后进入教会,成为专业的神职人员。

       阿诺家里是经商的,知道特别多的新闻。

       他说维京人还和以前一样,老是抢劫英格兰的沿岸地区。我对于这种野蛮的行为不抱有什么好感。

在美洲劫掠的维京人


       而阿诺算半个维京人,他对这种事情一直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觉得维京人毕竟算自己的同胞,另一方面他也不喜欢这样野蛮的行为。

       可是我听他说,他的祖辈们倒是觉得这种事情很正常,不就是掠夺嘛,为了生计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游戏中的维京入侵


       本来这些新闻其实和我也没有什么关系,直到991年,我16岁时,爸妈突然说政府让多交一笔税,叫什么“丹麦金”。

       因为维京人太强了,埃塞尔雷德二世为了息事宁人,就想用交付赎金的方式避免冲突。

       这让我多少有一点不爽,一方面我们家庭多了一笔额外的支出,另一方面我觉得,你埃塞尔雷德二世能不能别这么怂啊,和维京人干呀,你越怂,敌人不是会越来劲?

       事实证明,我想的是对的。丹麦金交上去没多久,维京人就又来劫掠了。

正在劫掠的维京人


       毕业之后,我选择了跟着阿诺和他爸爸一起做生意,我感觉这还挺赚钱的。

       阿诺他爸爸也很有趣,长时间的奔波使他练就了一副邻牙利齿。我老是被他逗笑。

       他会给我们讲他在外面经历的一些奇事,让我大开眼界。我们就这么祥和地度过了很多年。

       1002年,我27岁时,突然间一切都变了!埃塞尔雷德二世终于被逼急了,下令屠杀国内所有的维京人。

       阿诺他爸爸提前得到了消息,赶在屠杀开始的前夜,带着家人一路跑到港口,坐船去了外地。此一别,便是几十年。

       第二天,城里开始了大屠杀。整条街上血雨腥风,我和家人都躲在屋里没敢出门。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我能清楚地听到孩子在哭着叫妈妈,随后声音戛然而止;男人在哽咽声中骂埃塞尔雷德二世,之后是一声惨叫;士兵们残暴而病态地笑着,那声音令我战栗。

       这次风波持续了很多天。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埃塞尔雷德二世的残暴以及他性格上的极端,我,不喜欢他。

       风波过去了,埃塞尔雷德二世也和海峡对岸诺曼底公爵的妹妹艾玛结了婚。诺曼底公爵是法国的一个爵位,不具体指带某一个人。

       这件事情为以后的诺曼底征服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丹麦金也加重了。但和以前一样,只能换来短暂的和平。

       十年之后,也就是1012年,丹麦人抢劫了坎特伯雷大教堂并杀死了大主教。这在全国是个大新闻。

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格兰排名第一位的教堂,我们的胜地。维京人这么做,可谓是一点面子也不留了。如此激进的行为,只有一个解释,维京人要开战了!

       在维京人那边,他们的国王是斯凡(又译斯韦恩),由于留了一把漂亮的大胡子,号称“八字胡王”。

       斯凡的爸爸就是大名鼎鼎的哈拉尔蓝牙王。

       十年前的那场屠杀中,斯凡的妹妹在英格兰举家遇害;同时,受国际局势的影,丹麦国内的经济呈下滑的趋势。于公于私,斯凡都想对英格兰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十年磨一剑,斯凡觉得是时候了。

       1013年,斯凡进攻了诺森布里亚地区,也就是原丹麦法区,并很快就被接纳为王。

       他在对待被征服者的政策上恩威并施。大军每到一处,只要开城投降则不犯秋毫,如果冥顽不灵则格杀勿论。

       他还将自己塑造成英格兰的解放者,声称他的敌人是昏庸无道的埃塞尔雷德二世,而不是暴君统治下的臣民。

斯凡——八字胡王


       这年年底,斯凡的大军势如破竹,毫无压力地就攻到了伦敦。郡长紧急动员,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参了战。我作为商人,主要进行后勤补给工作。

       伦敦保卫战打得很惨烈,我时不时会听到身边朋友的噩耗。但伦敦毕竟是个大城,斯凡久攻不下,就放弃了伦敦,转而向西行。我们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各个部门都在进行休整,准备下一场战斗。

       这时,我们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埃塞尔雷德二世丢下了他的臣民,潜逃去了法国!我们非常愤怒,这几乎和叛国无异。

       随着国王的出逃,上层也不想打了,便向斯凡投了降。1013年底,整个英格兰都被迫承认了斯凡的王权。从此,我的国王变成了斯凡,一个丹麦人。

       战后,大家都各自恢复着以前的生活。虽然对这个外族统治者有抵触情绪,但是生活总要继续嘛,只有收拾收拾自己的心情,咬牙坚持下去。

       但没想到,来年2月,也就是1014年2月,斯凡就暴毙身亡了。斯凡的后继者有两个,哈拉尔(因为和祖父重名,为方便区分,称为哈拉尔二世)和克努特

       哈拉尔做了丹麦的国王;克努特做了英格兰的国王。但是,克努特刚登基,人心不稳,我们英格兰的上层就抓住机会把克努特给赶了出去。同时,埃塞尔雷德二世也被迎了回来,继续当我们的国王。

克努特


       原本大家的生活都重归正轨,但谁知,一年之后,克努特得到了他哥哥哈拉尔的支持,卷土重来,先是控制了威塞克斯地区,随后很快向北推进。

       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控制了英格兰大部分地区,除了伦敦。1016年,我41岁,埃塞尔雷德二世在伦敦逝世,享年54。他的儿子埃德蒙二世继承了王位。

       由于即位在战乱年代,埃德蒙二世必须对这场战争表一个态。

       最后,他的态度是:打!

       整个伦敦城又开始积极备战。这次换了一个可靠的领导,我们的士气完全不同了。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我们终于夺回了伦敦以南的地区,为了表示对领袖的尊敬,我们称埃德蒙二世为“刚勇者”。

       但是英格兰大部分土地依然在克努特的手里。仅仅七个月,埃德蒙二世就去世了。不寻常的是,因为他并没有死在战场。按理说年龄他比我还小,不应该这么快就正常死亡啊。

       我们都觉得他是被谋杀了。其中一个说法是,有维京人藏在粪坑里刺杀了他。但真实情况是什么,没人知道。

       国王突然死亡,我们群龙无首,克努特抓住我们政局混乱的时期,控制了整个英格兰。结果仅仅过了两年,我们又回到了维京人的统治之下。

英格兰之王


       哎,难受!

       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情况比我想象的好。

       虽然维京人在我们看来都是一群野蛮人,但克努特好像不一样。

       克努特坐稳江山之后,并没有带领我们到处去劫掠,反而很重视经济的发展。他颁布了著名的《克努特法典》,规范了社会秩序。托他的福,我的生意也恢复得很快。

       克努特还娶了以前埃塞尔雷德二世的遗孀——艾玛公主。

       总之,虽然有抵触情绪,但我们并不讨厌他。三年后,也就是1019年,远在丹麦的哈拉尔国王去世了,克努特立刻回到丹麦夺得了王位。从此,他就是英格兰,丹麦两国的国王了,克努特的帝国初具雏形。

游戏中的克努特大帝


       1020年的一天,我正在店里和客人讲价,突然有一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身体强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我正准备招呼, 哪知他二话不说,直接抱了上来。我好尴尬,问他哪位,他也不明说,让我自己认。

       我打量了一下,好不容易才认出他就是阿诺。他说他到丹麦之后,一直都很怀念英格兰,所以等克努特统一两国之后,他立刻就动身搬了过来。后来,我把我俩的生意合并了,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商贩。(市民阶级的兴起为日后英国的“大宪章运动”做好铺垫)

       生活就这样继续着。

       直到1028年,我虽已53岁,但身体依然硬朗,在这个年代我已经是极年长的了。我们打听到消息说,瑞典的国王奥拉夫二世由于统治昏庸,不得人心,被克努特一举击败,至此,克努特就成为了三国国王,名副其实的“克努特大帝”、“北海之王”!

北海帝国疆域


       (克努特所建立的帝国,史称北海帝国

       (然而北海帝国极盛时期疆域也才50多万平方公里,有效统治面积更加狭小,也就放在那个时期算是大一点,跟今天比也就两三个吉林省那么大)

       “你说他这么卖力地去拓展疆域是为了什么?”某天阿诺问我。

       “建功立业呗。”我回答到。

       “你觉得有意义吗?”

       “不知道,反正我只要保护好我身边的人就行了。”

       克努特大帝于1035年去世。这年我刚好60,手里的生意也丢给了孩子们,逐渐远离世事了。

       (有删节,有润色)

附录2 一个英格兰人的自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