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試聽】RAIDHO ACOUSTICS X-2
細緻、明快、低頻墊底足
Raidho Acoustics X-2座地喇叭
Review by Lee388
來自丹麥的Raidho Acoustics,一向給予我的感覺是結合高科技設計和藝術美感於一身的喇叭。首先它們的單元是自家設計,用了很多高科技元素,可謂與眾不同,至於藝術美感方面,這個真的不用多說,只要大家有機會親身近距離看到Raidho的喇叭,因為相片實在沒法完全表達出來,你會被它獨特外觀所吸引,細看喇叭的手工精細,每一個接合位也達至天衣無縫,而今次我試聽這對喇叭是雀眼楓木紋,喇叭是完全對紋,再加上精細拋光,整個聲箱光滑如鏡,簡直是賞心悅目。

今次試聽這對是Raidho廠方的入門系列,X系列,是這個X系列最細型的座地喇叭,型號是X-2,X-2往下還有一對X-1書架喇叭,往上分別是X-3和X-5。廠方除了X系列之外,高級一點有一個名為XT的系列,這個系列與X系列可以說是孖生兄弟,因為無論設計和外觀也一樣,只是中、低音單元是用「氧化鈦陶瓷」,而X系列是用「氧化鋁陶瓷」。對上系列由低至高,有C、D和TD系列,至於這些系列的詳細資料,希望將來有機會試聽時,再跟大家分享。
體型小巧,藝術品的外觀
談回今次試聽這對Raidho的X-2小型座地喇叭,用小型來形容它,真的貼切不過,整對X-2的體積是143 x 1040 x 410 mm,即是前面板闊度不夠6吋闊,以我印象中,真的好像從未試聽過這樣窄身的喇叭,再看看每邊兩枚中、低音和低音單元直徑只有100mm(廠方數據),我親手量度連膠邊計也是5吋直徑。誠心說,看到這樣漂亮的外觀,確實對X-2很有好感,不過當理性一點,見到這兩枚只有100mm口徑的低音單元,使我對它的低頻表現也沒有太大期望,只是誠心禱告,希望這對喇叭聲音表現不要太差,免得要代理大費周章後,需要搬回去。當然大家見到今次這篇分享,就知道聲音表現完全過關。

自家研發高科技發聲單元
未談這對X-2聲音細節之前,就由Lee388先來交代一下這對喇叭的細節。X-2是二路半,三單元的設計,就如上文提到,採用的單元全部是自家設計。高音單元是鋁帶高音,當然不同傳統鋁帶高音的設計,可以說一個變奏版,採用一幅相當薄和輕的鋁膜作為震膜,而厚度只有0.1 mm,重量約0.02克,發聲面是35 mm x 80 mm,背後是以釹磁建構出一個強力磁場,如果走近細看高音單元,看到一層保護網後,一幅銀色震膜上貼滿黑色波浪紋,這就是導電箔,以波浪紋設計,使到導電箔更平均佈滿在震膜上,當震膜震動時力量更均勻,還有這樣輕的震膜,要起動和制動的能量自然更少,所以傳來的訊號更有效率轉化成聲音,提升聲音還原度,這個密封式鋁帶高音往上伸延至50kHz,而往下分頻點是3.5kHz。



3.5kHz之下就交由高音單元對下的中、低音單元負責,而再在220Hz以下,就由這個中、低音單元和最下面這個低音單元一同負責,直至60 Hz以下就平順滾降。而這兩枚單元的設計是一樣,看到雪白的震膜,原來這個廠方名為Ceramix的震膜,是以鋁盤為基材,再以高溫和高電壓下的陽極處理,鍍上一層氧化鋁,這樣複雜的製作,是為了震膜更輕和提高剛性,目的是提升震膜活塞效應,將盆崩裂推至12.5kHz,遠離單元的工作範圍。單元背後的磁體結構同一般的單元不同,是以多枚條狀的磁棒,垂直方向圍著音圈,而音圈材質使用鈦金屬,這樣設計的驅動系統,震膜後有足夠空間疏導背波,使到單元的反應速度提升。



不止講求外觀,亦考慮到聲音表現
Raidho X-2聲箱採用長而窄的設計,不單更易擺放,當聲音播放時離箱感強,一對喇叭彷彿在音場消失。前面板採用後傾方式來達至高、低音時間相位更為一致,亦使到聲箱內喇叭頂跟喇叭底不對稱,再加上兩邊的弧形側板,除了美觀之外,亦可減低箱內駐波,提升清晰度。而最特別地方是出氣孔,一個既漂亮又實用的設計,出氣孔就隱藏在聲箱兩側下方,外型就如跑車風冷的進氣口,據講這樣設計可以提升氣流排出的效率,提升低頻的質量。喇叭出氣口的下方,看到單線(Single-wire)設計的喇叭接線位,以前這個接線位只可用蕉插的喇叭線,現在改為蕉、“Y”兩用,更加方便用家。喇叭底以兩條8 mm厚實心鋁條承起,鋁條兩端鑲了特別設計的避震腳,在兩片圓形金屬片中間有金屬珠,形成一個搖晃效果,當喇叭重量壓下去是非常穩固,但有外來震動,這個設計就可以御走震動,另外,可以轉動銀色的金屬圈來調校喇叭水平。



今次試聽這對Raidho X-2用了一套相當合襯的組合,我覺得可以將X-2發揮出相當理想的聲音效果。配合CD機是日本Soulnote S-2 v2旗艦SACD機,擴音機用了Dan D’Agostino 的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機,我覺得這套組合無論聲音取向和價格水平可以說是門當戶對,線材方面,起初SACD機去合併機用了一對Burmester銀平衡線,可能用了Soulnote SACD機,又或者X-2的高頻量感足夠關係,之後換了一對Soulnote的RBC 1.5m長的單支銅平衡線,聲音來得更自然,中頻厚度感提升,低頻質感更好。供電給Soulnote S-2 v2用了T-Adler Black Tortoise電源線,而Black Tortoise是經日本Isumi Denki隔離牛供電,至於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機連接Signal Projects的Silverquest電源線,再經由Lightspeed Reference Ultimate Analog取電,最後喇叭線是Signal Projects的Hydra。

精品級的聲音
前文提到X-2 座地喇叭是Raidho廠方的入門系列,雖然說是入門系列,不過這類精品級喇叭廠,入門的門檻也相當之高,我聽了這對X-2的聲音後,憑我經驗來監別,X-2絕對達Hi-End級數的聲音,至於如何發揮出來X-2的Hi-End聲,就要看用家的配搭及技巧。另外,接觸了這麼多年音響,明知不要以眼代耳,不過今次同樣犯了這樣的錯誤。因為起初看到這兩枚只有100mm直徑的單元,真的非常擔心這對喇叭的低頻表現,實在應該理智一點,一切要憑耳收貨,音響器材最終是聽不是看。坦白說,X-2的表現確實給我驚喜,特別是這種低頻墊底聲完全足夠,低頻細節清楚,速度明快,當聽交響樂時,低音提琴只是輕力拉奏這種低頻聲,X-2也能清晰表現出來,可以浸滿前面的音場。高、中音方面,X-2是相當精緻、細膩,密量感充足,音樂起伏節奏明快,人聲口形結像清楚,結他彈奏彈力十足。

今次這對X-2在這個大約150平方呎的空間,我按照廠方的指示來擺位,一對喇叭盡量貼近側牆,之後以Toe-in擺法,在聆聽位只看到喇叭的正面,看不到喇叭兩側,經過一輪擺位和調校水平等,最後喇叭的位置是高音相距1.8m,高音離後牆是1.1m,離側牆大約0.4m,聆聽位置離喇叭高音是2.1m,最後發覺X-2的能量感相當充足,可以完全填滿這個空間,一對喇叭彷彿消失在面前,只聽到一個無縫的音場,聲音相當細緻、自然,整體高、中、低平衡度好好,播放那一類型音樂也沒問題,試聽了很多不同的音樂後,最後選了以下幾個錄音同大家分享。

人聲不厚不薄,追求高還原度
這位來自韓國的爵士天后Moon,先前以Winterplay二人組合出道,近年以個人發展,今次推出第二張她的個人專輯【Chromatic Paradise】,聽到她的歌聲更見成熟,歌聲更多內心情感。今次以X-2播放是相當完滿表現出這張專輯應有的情感,大家不要看到X-2的中、低音單元,就以為人聲會偏薄,就以X-2播放Moon的歌聲,不會有種過份年青或成熟的感覺,可謂恰到好處,忠實表現出來,為何我這樣清楚?因為我聽過Moon的演唱會,並曾跟她面對面接觸和交談。至於音效感方面,就是聽第一首「Upon The Sky」的前奏,銅鈸的聲音極為通透和清脆,這正正是這個鋁帶高音單元的強項,還有一些輕聲的墊底低頻,一不留神就不會察覺,X-2可以好好呈現出來,這個真的要加分!還有音樂中段的鋼琴伴奏,使我感到X-2播鋼琴相當出色,有質量之餘,亦非常通清,至於Moon的歌聲就如前文所說,還原真面目,證明這對喇叭的音染相當之低。還要特別提提第二首「Let It Flow」的結他聲,又是這對喇叭的強項,很有彈跳力,弦聲在空氣中消散的微細變化,完全活現在眼(耳)前。

剛才提到X-2播鋼琴相當出色,就找來這張來自挪威作曲家及鋼琴家Andreas Ihlebæk,最新推出一張鋼琴獨奏專輯【I Will Build You A House】來試試X-2的表現。這張專輯不是講求音效感,是浪漫鋼琴音樂,如果喇叭只追求音效和刺激感的表現,聽這張專輯可能未聽完一首已經想換碟。幸好X-2不單顧及音效感,在音樂感方面也表現出色,就如這張專輯,不止播出粒粒皆清的琴聲,琴聲在空間中慢慢消散的感覺強烈,營造出很好的浪漫氣氛,我覺得X-2就是因為夠傳真和低失真,自然就能播出這張專輯的原貌,音樂氣氛自然出來,使我一刻間已經投入到Andreas Ihlebæk的浪漫音樂世界,忘記了正在試音。

動態對比強,瞬態反應快
相信大家看到這刻,應該和我一樣想探究一下X-2播大動態音樂的表現力,選了這張發燒唱片公司TACET的錄音,由András Keller 指揮Concerto Budapest演奏Shostakovich Symphony no. 9 及 no.5。我用X-2試聽了第五交響曲的最後一段,聽到銅管樂相當之清楚,但不會有前傾的感覺,可以清楚分辨出是在音場較後的位置,繼而定音鼓的位置同樣交代得好好,弦樂群奏的線條感極為清晰,到音樂中段是相當低的音量,弦樂組輕力地拉奏,如果喇叭表現弱音能力差一點,一定要開大音量才聽得清楚,X-2完全不需要,可能與X-2單元質量輕有關,交代得相當清楚,之後到豎琴彈奏,就表示音樂高潮開始來臨,X-2遇到這些大音量下的複雜樂段,毫無陣腳大亂,仍然有條不紊,而且細聲與大聲之間的動態對比很好。低頻方面,如果是喜歡暴力式低頻,X-2是處理得到,不過我覺得有其他喇叭更為適合,如果閣下的CD架上佔了一半以上也是鬼太鼓、天下第一鼓這類音樂,坦白講X-2應該不適合你,相反CD架上是弦樂、結他、爵士、流行和交響樂作品,而擺放喇叭位置有一定限制,想找一對精品級,外型美觀,聲音要求精緻、美聲、還原力強的小型座地喇叭,預算是15萬左右,這對Raidho X-2就一定要找個機會去試聽。

最後,關於Raidho X-2配搭擴音機方面,X-2的聲音特色是細節充足,速度明快,音染低,不算過份大食,所以配合擴音機不一定要大瓦數,反而要求有大電流,瞬變速度要夠快,可以略帶厚聲底,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前後級,這方面也不一定,因為我覺得使用X-2,應該在空間上有某程度的限制,但又想追求優質的聲音,如果是這樣,找一部優質合併機也是一個好方法,好像今次配搭Dan D’Agostino 的Progression Integrated合併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配搭,加配數碼模組和唱放模組,可以聽到串流音樂和音樂檔案,再多加一個黑膠唱盤,只是兩部器材加一對喇叭,已經可以組合出一套有型又Hi-End的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