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一由脾肾阳虚,肾虚不化,脾虚不运,而致水液潴留;一由肝失条达,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一由脾肾阳虚,肾虚不化,脾虚不运,而致水液潴留;一由肝失条达,气血瘀滞,血不循经,津液外渗而成腹水,此又因瘀而致。即《金医要略》所谓:“血不利则为水”。现代医学认为,血浆白蛋白减少,且伴有门静脉压力增高时,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使血管中的水分外渗,而致腹腔积液。中西医道理是一致的。故本方补虚与祛瘀综合运用,既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修复,调整肝脏代谢功能,促进蛋白合成,又可攻坚破积,回缩肝脾,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祛瘀利水的方法,即《内经》所谓“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水蛭的化瘀通络,利水消肿作用远胜于它药,而且软化回缩肝脾亦较它药为胜,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之功。
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每重用党参、白术,轻则15~30克,重则30~50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术具有较好的升高白蛋白,纠正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的功能。朱丹溪治臌胀“必用大剂参术”。再配合祛瘀利水之水蛭、益母草,伍以大队利水消肿之品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等,以达消除腹水之目的。本方以鳖甲一味,以软坚散结,回缩肝脾。柴胡、大腹皮疏肝理气消滞。在随症加减方面,若证偏肾阳衰微,肢冷神疲,呼吸气促,面色黧黑,腹水臌胀等,加制附片9~15克、桂枝9克,以补肾益火,温阳化水。早期肝硬化患者,少数有瘀黄出现,瘀黄必从瘀论治,乃治黄之变法,加水蛭治瘀黄有显效。
周信有特别强调:若食管静脉曲张,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史者,破血祛瘀重品宜少用或不用,但活血祛瘀轻品如当归、丹参等一般要用,而且最好加服有散瘀止血作用的三七粉。须知,肝硬化病变主要表现门静脉循环障碍、结缔组织增生,此属气滞血瘀,只有通过活血祛瘀,才能减轻或降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血脉瘀滞状态,回缩肝脾,消除腹水,达到止血目的。
周信有在多年的临床观察后指出:在用中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祛瘀利水的基础上,再配西药利尿剂氢氯噻嗪和保钾利尿剂螺内酯,以加强腹水消退,确实较单一的中药或西药利尿法优越。有的难治性腹水患者,输入适量的人体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从而加强利尿作用,减少腹水量。另外,肝硬化腹水虽多表现脾肾阳虚的证型特点,但有的晚期肝硬化腹水,由于水邪潴留而不化津,体液循环中之有效体液量减少,亦常出现口燥咽干,舌质红绛,阴津严重亏涸的阴虚之象。此时预后较差。须警惕阴虚风动,而出现肝性脑病之可能。
对本病之辨证分型与治疗,周信有强调:既要有所侧重,抓住各型的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治疗,又要统观全局,综合分析,进行整体调节,始为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