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高等数学(1)(初中生可进)

2022-01-11 16:45 作者:-YD-LM-  | 我要投稿

一部数学史,正是你学习数学的全过程。然而,只有数学一门学科拥有这样的性质。

从这期起,我将用最初等的语言来讲述那些高等的数学定义。当然,正如之前所说,我将循着探索的过程,来逐渐接近并达到现有的定义或是某些方法。从理论基础上,编排顺序会基本按照同济版教材的顺序,但也会作些许调整。那些繁复而缺少直观的证明,我将尽量略去,但也并非完全省略。部分的图片或文案素材出自@混数魔王----雨殇的视频及与我的私信,且已经过本人允许。

第一期 极限的理解(一)

(自变量趋于常数时函数的极限  无穷小)

高等数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所谓“逼近”,或说“接近”,或说“趋近”。首先,必须要明确:逼近与达到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达到意味着完全相等,差严格等于零。而逼近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没有止境,却永远达不到这个数。例如向3的逼近,可以是3.1,3.01,3.001,……这样一个无穷数列,但这个数列中是没有3这个数的。这种思想的历史沿革已久,例如耳熟能详的“割圆术”,或者古希腊的“芝诺悖论”等等。

至于极限自变量逼近于常数时函数的极限有一个十分宽泛的理解:说白了,就是一个函数f(x),当自变量x逼近于某一个数x_0时,函数值f(x)也逼近于某一个常数A,那么就称常数A是函数f(x)x%5Crightarrow%20x_0时的极限,记作

%5Clim_%7Bx%5Crightarrow%20x_0%7Df(x)%3DA

这个定义,是高中及更以前时的定义。但又必须再次强调:这个记法与f(x_0)%3DA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能举出反例:f(x)%3D%5Cfrac%7B%5Csin%20x%7D%7Bx%7D.这个函数在0处显然没有定义。但当x趋近于0时,这个函数又会趋近于1:f(0.1)%5Capprox%200.99833%2Cf(0.05)%5Capprox%200.99958%2Cf(0.01)%5Capprox0.99998%2C%E2%80%A6%E2%80%A6(此后,若非单独说明,所有角度均使用弧度制计算).事实上,这个函数在0处的极限就是1,即%5Clim_%7Bx%5Crightarrow%200%7D%20%5Cfrac%7B%5Csin%20x%7D%7Bx%7D%3D1,之后会给出证明。这说明函数在某处有极限并不一定需要在该处有定义。其次,就算在该处有定义,两者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求极限代表了逼近的过程,是永远不会达到的。接下来,我们尝试对这一定义“翻译”成数学语言。

在中学阶段,我们就引入了“无穷大”这一概念。我们对无穷大,也就是记号%E2%88%9E的理解是:无论给定绝对值多么大的数,它的绝对值都能大于这个数。无穷大是数吗?不是。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逼近”的过程:一个数可以趋于无穷大,但不能达到它。那么什么是无穷小呢?类似的,我们给出这样的定义:无论给定绝对值多么小(但不是零)的数,它的绝对值都能小于这个数(这个定义是为方便读者理解,稍后会修改)。同样地,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逼近”于零的过程。无穷小虽然不是数,但容易想到:零是可以看成无穷小的唯一常数。无穷小可以用希腊字母%5Calpha%2C%5Cbeta%2C%5Cgamma等来表示。也就是说,

%5Cforall%20%5Cvarepsilon%20%3E0%2C%5Cvert%20%5Calpha%20%5Cvert%20%3C%5Cvarepsilon.

这样你就迈出第一步了。刚刚的无穷小是刻画趋近于0的,那如果是趋近于一个数A%0A的因变量f(x)呢?这就等同于f(x)-A是一个无穷小。于是有

%5Cforall%20%5Cvarepsilon%20%3E0%2C%5Cvert%20f(x)-A%20%5Cvert%20%3C%5Cvarepsilon.

我们把这个式子作为一个目标。也就是说,我如果给定一个正数%5Cvarepsilon%20,我就一定能通过某种方式,使得函数值到目标值(也就是极限值)的距离小于%5Cvarepsilon%20。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呢?通过将x限制在x_0附近的一个范围中。我们不妨把这个范围定为(x_0-%5Cdelta%20%2Cx_0%2B%5Cdelta)(当然%5Cdelta%3E0),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个范围还要去掉x_0本身,也就是(x_0-%5Cdelta%2Cx_0)%5Ccup(x_0%2Cx_0%2B%5Cdelta),也可以表示为所有满足0%3C%5Cvert%20x-x_0%20%5Cvert%20%3C%5Cdelta的点构成的集合。

之所以去掉x_0,是为了体现“逼近”的概念。那为什么之前描述函数值的逼近时,没有去掉A本身呢?我们考虑常值函数f(x)%3DC%20(x%5Cin%20R),显然%5Clim_%7Bx%5Cto%20x_0%7D%20f(x)%3DC,但是0%3C%5Cvert%20f(x)-C%20%5Cvert%20%3C%5Cvarepsilon根本无法成立。

话再说回来。通过找出一个合适的%5Cdelta,让x距离x_0小于它,我就可以让函数值距离A小于任意一个给定的%5Cvarepsilon.翻译成数学语言就是

%5Cforall%20%5Cvarepsilon%3E0%2C%5Cexists%20%5Cdelta%3E0%2C使得当0%3C%5Cvert%20x-x_0%20%5Cvert%20%3C%5Cdelta时,都有%5Cvert%20f(x)-A%20%5Cvert%20%3C%5Cvarepsilon.

最后一个问题:定义域。f(x)需要在何范围内有定义?方才的f(x)%3D%5Cfrac%7B%5Csin%20x%7D%7Bx%7D%20已经说明不必在x%3Dx_0处有定义。先引入“邻域”的概念:x_0为中心的任何开区间称为点x_0的邻域,记作U(x_0);在U(x_0)去掉中心x_0后,称为x_0的去心邻域,记作%5Cmathring%7BU%7D(x_0).也就是说,只需要在x_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即可。

于是,

定义  设函数f(x)在点x_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

%5Cforall%20%5Cvarepsilon%20%3E0%2C%5Cexists%20%5Cdelta%3E0%2C使得当0%3C%5Cvert%20x-x_0%20%5Cvert%20%3C%5Cdelta时,都有%5Cvert%20f(x)-A%20%5Cvert%20%3C%5Cvarepsilon.

则常数A叫做函数f(x)x%5Crightarrow%20x_0时的极限,记作

%5Clim_%7Bx%5Cto%20x_0%7Df(x)%3DA.

把定义中0%3C%5Cvert%20x-x_0%20%5Cvert%20%3C%5Cdelta分别改为x_0-%5Cdelta%3Cx%3Cx_0x_0%3Cx%3Cx_0%2B%5Cdelta则常数A分别叫做函数f(x)x%20%5Crightarrow%20x_0时的左极限和右极限,分别记作

%5Clim_%7Bx%5Cto%20x_0%5E-%7Df(x)%3DA(%5Clim_%7Bx%5Cto%20x_0%5E%2B%7Df(x)%3DA).

左右极限的概念是不难理解的:一个从左边逼近,一个从右边逼近而已。但有一个极重要的推论:函数f(x)在某处有极限,等价于在该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均存在且相等。这同样不难理解。如果有一个不存在,那相当于函数在去心邻域内不都有定义,与极限的定义相悖。如果存在但不相等,那就无法使得函数从两边逼近都能趋于同一个数A

讨论完第一种极限的定义,我们应当修改无穷小的定义。无穷小其实是一个函数,是一个当x%5Crightarrow%20x_0时的极限为0的函数。仍然,0是可以看作无穷小的,它是一个常值函数。

事实上,在我们的一系列思想活动中,已经得到了一个重要定理:

定理  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x%5Crightarrow%20x_0中,函数f(x)具有极限A,等价于f(x)%3DA%2B%5Calpha,其中%5Calpha是无穷小。

我们推理极限定义时恰是照此思路(这里的%5Calpha也就是函数g(x)%3Df(x)-A)。





浅谈高等数学(1)(初中生可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