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界动态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视翻译研讨会圆满举办

2022-04-25 19:50 作者:翻译技术点津  | 我要投稿

2022年4月23日晚,由深圳市翻译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硕星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视翻译研讨会”在云端圆满举办。


        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为影视翻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次沙龙活动由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曹达钦老师主持,分为主旨演讲和互动研讨两部分,旨在共同探索智能技术在影视翻译中的应用,涵盖人工智能、影视翻译、智能语音技术、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影视本地化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甲骨易(北京)语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光华、北京新宇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刘开军作主旨发言,并与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丽、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王华树博士等共同参与了互动研讨,2000余名观众通过小鹅通、B站以及CCtalk等线上平台观看直播并参与讨论互动。


主旨发言环节


        在主旨发言环节,甲骨易产品总监李光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语言服务新发展”的主旨发言,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翻译在语言服务行业的广泛应用。他指出,人工智能已在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译后编辑、交互式翻译、远程口译、AI同传、视听翻译等领域为语言服务赋能。除此之外,翻译APP、翻译机、翻译笔、网文翻译的出现也扩大了语言服务的范畴,使得语言服务行业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接下来,他通过案例解释了目前机器翻译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并且从人机协同翻译、多模态、内容无缝流转等方面对AI+语言服务进行了具体的展望。


        新宇智慧总经理刘海明结合在影视本地化行业的实战经验,围绕“技术赋能影视本地化”这一话题展开分享。首先,他通过影视作品片名翻译的案例,强调在实践中总结方法论的重要性。接下来,他从听、译、制这三个视频翻译典型情境出发,介绍了各环节中的难点。他指出,视频使用的语言是非受控语言,且视频翻译流程长、工具多,因此,做好视频翻译并不容易。最后,他针对以上实践过程中的痛点,阐述了智能翻译平台在视频翻译中的角色和价值。


        云译科技研发总监刘开军分享的主题是“AI赋能影视翻译技术创新”。他首先介绍了影视翻译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比如语音识别中的转写准确率、时间轴切分、混合语种等问题,机器翻译中的隐形信息表达、简化翻译等问题,以及翻译项目管理中的多人协同生产、需求响应式服务等问题。然后,他从影视翻译一站式平台化、影视翻译算法模型研究、影视翻译工程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展开,总结了用技术赋能影视翻译的相关经验,并分享了云译近年来在影视翻译技术方面的探索和成果。


互动研讨环节


        在互动研讨环节,各位嘉宾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翻译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智能技术在影视本地化中的应用、技术赋能教育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丁丽董事长分析了翻译技术对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她指出,人类有了汽车后仍需走路,同样,语言专业的学生依然应当学好语言,不要被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所吓到,而是坦然接受机器翻译发展,并且学习如何驾驭机器翻译。此外,她还简要介绍了智能语言教学系统和口译质量评测系统如何为翻译教育提供助力。


        王华树博士结合数字人文时代发展趋势,分析了人工智能和数据革命为翻译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翻译技术对翻译能力、翻译职业、课程设置、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翻译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翻译的跨学科的研究。他就“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借助技术赋能推动影视翻译事业的发展”这一问题,针对政府机构、影视制作方、影视翻译企业、人才培养单位等相关主体,分享了真知灼见。他指出,翻译院校应当大力加强翻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校本特色适当调整培养定位,走专业差异化建设,比如,开设影视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方向和影视翻译技术相关的课程,加强影视翻译产学研协同机制建设。
刘海明总经理作为本地化行业的资深前辈,简单介绍了本地化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然后,他表达了对语言专业学生的期待,希望同学们增加中英文语法和知识点的积累,形成个人知识体系,从而构建自己的工作能力,抓住机遇,在影视本地化工作中一显身手。
        李光华总监介绍了智能技术在字幕翻译、语音识别、项目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于“合格的影视译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一问题,他认为,影视译者一定要有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技术保持开放的心态,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影视,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能在不同的项目中迅速成长。
        刘开军总监作为一名学者型研发人员,从科研角度介绍了翻译技术带来的新话题。他还指出,机器不具备知识背景和逻辑推理能力,取代的是大量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因此,重要的是要在专业上找到自己的技术创新点,并以此作为发展方向。
        在评论区,有观众问到,译后编辑人员的身份是否等同于译者?王华树博士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翻译的岗位在不断变化,译者的角色定位也在变化,时代对译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具备懂语言、懂翻译、懂文化、懂技术、懂行业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数字化生存。丁丽董事长也认为,译后编辑人员和译者不是同一概念,但译者在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可以做译后编辑的工作。
        还有观众提到了转写准确度的问题,刘开军总监表示,转写的准确度取决于音频的质量,目前一般是可以达到80%-90%,而对于传统的标准化文本,机翻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5%。
        至此,本次沙龙落下帷幕。沙龙所探讨的话题丰富,涵盖人工智能、影视翻译、智能语音技术、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影视本地化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们立足实践,交流经验,展望未来,启迪思想,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沙龙的圆满举办,有利于加深对影视翻译技术应用现状的认知,促进新时期影视翻译研究与实践创新,为影视翻译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对推动影视翻译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敬请期待后续的影视翻译系列沙龙活动!


作者:贺文惠

排版:贺文惠

审核:冯春霈

转载:丁羽翔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微信公众号“语言服务行业”,致力于语言服务行业资讯、洞察、洞见~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学界动态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视翻译研讨会圆满举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