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据:2029年全球乳酸市场销售额将达到31.63亿美元
根据恒州博智调查发布的乳酸市场研究报告,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乳酸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乳酸(IUPAC學名:2-羥基丙酸)是一种化合物,它在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中起作用。 它是一种羧酸,分子式是C3H6O3。 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因此是一个α-羟酸(AHA)。 在水溶液中它的羧基释放出一个质子,而产生乳酸根离子- 乳酸质(Lactate) - CH3CHOHCOO−。
过去数年,乳酸的量价齐齐暴增,在这种趋势下,大部分企业的营收增长明显。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暴增,大部分乳酸企业的业绩增长明显,但是有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的趋势。进入2023年,随着全球玉米等原材料的全面下滑,各类原材料价格大跌,在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量升营收下降的情况。
在过去五年和可以预见的未来,乳酸行业呈现显著的周期性景气,乳酸的产能的扩张由于PLA的快速扩张的需求而带动的。乳酸的扩张周期将持续5-10年。预计未来将有数百万吨新增乳酸产能在中国投产,每年有几十万的新增乳酸产能。在大规模产能扩张周期后,预计由于产能过剩,乳酸的产能扩张将会放缓。
乳酸和衍生物行业的发展有数十年的历史,许多行业如食品饮料,衍生物,制药等应用已经趋于成熟,短时间需求的爆发性增长不太可能。短期内乳酸的需求主要是由PLA产能扩张应用所驱动的。
在化学工业中,乳酸可作为生产乳酸衍生物的原料。乳酸广泛应用于皮革、烟草、化妆品等行业。目前国内聚乳酸产业的原材料为乳酸,而乳酸多由玉米、甘蔗、甜菜等农产品制备得来,故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植业是聚乳酸产业链的上游行业。近年来年我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飞速发展,2021年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340亿元。而外卖需要消耗大量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盒、塑料碗、塑料汤勺、塑料吸管等。加之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到了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有序禁止、限制,对替代产品进行积极推广。可以预计外卖使用的塑料制品将会逐渐替换为可降解塑料制品,对聚乳酸的需求巨大。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乳酸市场销售额达到了9.21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31.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68%(2023-2029)。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L-乳酸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9年份额将达到90.43%。同时就应用来看,PLA在2022年份额大约是42.73%,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23.46%。
从生产商来说,全球范围内,乳酸核心厂商主要包括Corbion、NatureWorks和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22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Corbion、NatureWorks和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梯队占有大约58.51%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有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和Jungbunzlauer等,共占有11.83%份额。
尽管存在新进入者的问题,投资者仍对此领域持乐观态度。 未来,QYR预测,由于其潜在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加入该行业。因此,课题组对该行业持有乐观态度。但是,课题组认为,没有下游买家的支持;深入加工产品的能力,较为强大的营销渠道和方式,课题组不建议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此外,今天的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要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产量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对于真正蓬勃发展的企业而言,领导开发并将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以上数据信息来源恒州博智调研机构出版的【2023-2029全球与中国乳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完整版报告
本报告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乳酸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18至2022年,预测数据为2023至2029年。
详情内容请参考恒州博智(QYResearch)产业研究出版的完整报告,著作权归QY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恒州博智调查报告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历史数据、行业现状、技术革新、行业相关技术发展、市场风险、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端、供给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