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商铺0元购,房企又在玩什么新套路?
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我其实并不太懂,仅仅是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从经济基础常识方面做了一些延伸。如果闹了笑话,大家看看也就行了~
事情是这样,今天早上听早间新闻,听到了一个关于恒大的信息。
内容是:【1月5日,网上出现了多张恒大集团商铺0元购的海报,称“0元抢商铺,预期收益每年10%,十年回本。”
恒大在湖南、江西、重庆等多地的分公司均在推销商铺“0元购”的活动。另有流传的恒大通知显示,自2021年1月1日起至1月31日,购买恒大集团旗下项目商铺的全款客户,恒大将会从2022年开始,每年返还购房总金额的10%,分十年返还客户的所有购房款。
返还期间正常签订网签合同,并按时办理房产证,房屋所有权归购房者所有。对此,恒大向华尔街见闻表示,恒大全国1300个楼盘中有极少数楼盘为了实现商业的整体开业,对剩余商铺进行了10年返租的清尾处理。目前该清尾活动已结束。】

我听完的第一反应是好家伙,这是又搞了个金融创新啊?这哪里是什么0元购商铺,这就是个每年10%的理财嘛。这投资转化率由不得人不心动,最主要的是不同于理财产品的不见实物,恒大这个商铺可是实打实的。
但是问题也来了。
第一,默认这不是个坑,
什么情况下企业会大出血?
首先我们假定这个活动没有任何的坑存在,商铺的位置很好,不愁租,不愁转让,仅仅是恒大在搞促销活动,所以让渡利益,搞了0元购的活动。
那企业什么时候会这样搞促销呢?
1)库存压力
库存对企业一直是一个负担,占用了空间人资,还需要投入维护的成本,对于企业的账目来看,也是一个扣分项。可以说没有企业喜欢库存,都期望能够少库存,轻压力。
所以恒大这次就是为了清库存,才搞了这个0元购的活动。
那么问题又来了,
什么样的东西会成为库层?
答:卖不出去的东西。
为什么卖不出去?
答:没有市场。
为什么没有市场?
答:没有需求。
商铺这些年的价值下滑和实体经济的波动下行都已经成为趋势,曾经那种一铺养三代一去不复返,而且随着线上经济和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商铺的价值还将进一步下滑。
加上高铁交通网的进一步打通,小城市日常需求网购可以包全,节假日逛街也都可以去省城了。大城市中心商业体扩散,网红商圈层出不穷,每年死掉的商业体不要太多。

所以这样的商铺拿在手里图啥?
假设100万的商铺,每年的定期收益4%,十年下来也有最少50万以上的收益了。届时那样的商铺又是否值50万呢?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算上通胀6%上下,十年间损失的理财收益就差不多等同于100万这个值了。
因此这个0元购是0元购吗?
又是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2)资金压力
一般清库存的目的都是因为回款压力,企业急需一批钱,但是又借不到,就只能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不要的东西能卖点出去收一点钱回来。所以这一波商铺的售卖,也可以理解为恒大缺钱了,向大家借一笔钱,用商铺做了抵押。
如果恒大扛过去了,这笔钱分十年还给大家,到时候再送一个商铺给大家。10%的融资利息对于民间借贷来说,真的不要太低,恒大要是用这种方式能融到钱,远比借其他的民间资金便宜的多。
如果恒大没有扛过去,那这笔钱就更没有后续了,公司都没了,按照债务清算,等算到商铺业主这块,都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而就恒大来说,之前限制银行给房企借贷,又遇到疫情的压力,还有那次的逼宫新闻,缺钱估计是没法避免的了。再加上年底供应商要结算,员工的奖金年终,杂七杂八的费用等,这一波0元购商铺也就说的清了。

第二,默认这就是个坑,
又会有怎么样的玩法?
这块就能连上昨天的说的外包玩法了,0月购返还的玩法也是老生常谈的套路。找一个外包公司和业主签合同,然后一段时候承诺的返还没有了,这个外包公司倒闭跑路。业主虽然手上还有一套商铺,但是商铺的价格值不值全款购的那个价格呢?业主是否能运营保障每年的营收可以超过全款的投资收益呢?
反正一堆问题在全款购买后就已经和恒大没有关系了,80万的铺子100万卖,返还了一年的10万跑路,一算还超额创收了10万块。
不过说这些也都是马后炮,第一是商铺已经卖完了,说明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既然是投资,那就盈亏自负,赢了是本事,输了别抱怨。
第二是0元购的玩法玩了这么多年还能继续玩下去,说明这东西就是我开始说的金融创新。没有人看重商铺到底能不能赚钱,而是看中了其中的投资收益,和曾经的债券玩法是一模一样。既然是债券,那比的就是投资眼光了,买定离手。

所以今天写这个是想说什么?
想说的是:
第一,商铺这个玩法你可能赚,但恒大绝对不赔,不要抱着能占恒大的便宜去买。
第二,金融玩法及时金融玩法,最终是要击鼓传花在炸弹爆炸前递出去的,千万不要用业务运营的思路去考虑这个商铺的运营价值。如果运营价值真的很高,恒大是多蠢才会搞零元购?
第三,经济下行期才是各种金融暴雷的高潮期,上行期各种项目扩大再生产没人愿意承担暴雷可能存在的法律人身风险。只有在下行期,为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才会搞出各种的金融创新。
金融有一个核心:
不创造价值,只是优化配置。
那多出来的这些价值是哪来的?
这才是经济最有意思的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