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已经死透了,一个植物人没死说出去好听一点,有区别吗
大家记不记得,之前上头几个部门只要一开会,重点讨论的问题就是给房地产企业化债,那时候我就在想,不应该是还债吗,化债是怎么个说法?现在啊,我终于明白这是为什么了!房地产企业都是在吊着一口气呢,上海的金科已经爆雷了。现在碧桂园也快了,之前他们在自己的半年报中,明确就说了,希望ZF和相关机构指导什么的,说明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在8月7号他们有两笔美元债,总共是10亿美元,利息到期了都没有钱还了。所以昨天他们的股价跌了15%,境内债更惨,100块的债券现在只值三四十块,已经是股债双杀了。
目前他们还不算实质性违约,因为还有一个30天的缓冲期,但按照现在的情况看,如果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那就要放烟花了,并且这个烟花比恒大小不了多少。他们手里的项目,可能比恒大还要多,一爆雷,那风险就全民化了,所以上面才一直说要给房地产企业化债,不是因为房地产企业有多么的重要,而是因为要保交楼。
这个碧桂园呢也是早有准备,在今年3月1号的时候,他们的老杨总杨国强,把位置传给了小杨总,也就是我们的首富杨惠妍。然后在7月30号就是上个月底,这个杨惠妍又把20%的碧桂园股份给捐了出去。这将近60个亿的股权,捐赠给了国强香港的公益基金。想一下老杨总叫杨国强,那么国强香港公益基金是谁的?看名字也能看得出来对吧,那,他们这不是就转移财产吗?要不然为什么连利息都还不起了,还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捐股权呢!还有他们碧桂园的服务总裁李长江夫妻两个人,股票套现了2800多万,都清仓了,看来他们对自己的情况是清清楚楚。
本来上面的意思呢,是让他们后面的这个金主还有股东们给自己公司增资,让账面上好看一点,然后再想办法给他们债务重组一下化化债,结果这些玩意儿不但不拿钱出来,还减持套现、捐赠股权,这就是明摆着说公司倒没关系,只要我有后路就行。反正公司破产,那都是别人的钱。
现在这个经济情况,房地产是真的不行,一系列政策兜都兜不住,大家看到了,先死的就是这些体量大的,因为他们的模式就是需要不断有资金注入进来,一旦断流,整个链条就崩了,他们一崩,那之前给他们注资的什么信托啊,这个理财产品那个理财产品跟着也就爆雷了,这连锁反应太大了,他们可以说爆雷就爆雷,但他们手里的那些无数个在开发的楼盘怎么办?要保交楼啊,想想都头痛,所以上面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他们的,就算是个僵尸,也得在那里站着。
可以这么说吧,现在的情况是房企爆雷和不爆雷区别不大,一个是已经死了,一个是成了植物人还没死,说出去好听一点。而造成的结果呢,就是收益私有化,成本社会化,风险全民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