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二使徒阶位寓意十地菩萨与等觉妙觉果位

2020-05-31 19:58 作者:bili_088742  | 我要投稿



《圣经·马太福音》记述耶稣挑选十二使徒,耶稣挑选十二使徒是个极其奥秘的事情但却没有记载耶稣是怎样挑选这些使徒的,耶稣挑选这些使徒的标准是什么,有谁能知?

要读懂《马太福音》,就必须要了解基督教的历史。早期基督教信徒原本都是犹太教信徒,他们为什么叛逆了犹太教,对于叛逆了犹太教的基督信徒,犹太教的统治者会不会置若罔闻,善罢甘休,对于罗马政权、和犹太教统治的血腥镇压,基督教的先躯者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搞清楚的。

没有东方博士,没有施洗的约翰,就没有西方的基督教,是东方博士、是施洗的约翰培育了基督教,东方博士、施洗的约翰是东方佛道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是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的真正原因,而耶稣挑选十二使徒的真相,则是犹太教统治者要把基督教赶尽杀绝的形势下,古代基督教的圣贤大德在蒙蔽欺骗罗马政权的宗教文化艺术作品《马太福音》中,略去了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前四十阶位,挑选了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最后十地圣位与等觉妙觉二个果位在《马太福音》中进行的掩盖和珍藏。

《马太福音》是对东方佛道文化的掩盖和珍藏,耶稣挑选十二使徒寓意的是东方佛道信仰理念。蒙蔽和迷惑犹太教统治阶级,瞒哄和欺骗罗马政权,把西方宗教信徒转而信奉的华夏佛道文化进行包装和掩盖,把基督教文化与犹太教文化进行人为的串通和对接,是基督教圣贤大德在犹太教统治阶层和罗马政权屠刀下的违心决断,是为了维护基督教的生存,保护基督教信徒生命安全的无奈举措。

让我们破译耶稣十二门徒名字的奥秘,展示出他们的真相吧!

耶稣挑选的十二个使徒,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如果把他们的顺序排列出来,即是:1,西门·彼得;2,安德烈;3,西庇太的儿子雅各;4,雅各的兄弟约翰;5,腓力;6,巴多罗买;7,多马;8,税吏马太;9,亚勒腓的儿子雅各;10,达太·犹大;11,奋锐党的西门;12,加略人犹大。



一、西门·彼得

西门者,西方宗教门徒的代称,亦有迷惑犹太希律王与罗马帝国统治者之意。

彼得者,《现带汉语词典》注解为你得,他得,其意当是西方宗教门徒得到了东方佛道文化的真谛。

西门·彼得的名字,道出了基督教诞生的原因;西门彼得的名字,浓缩了基督教的历史起源。

西门·彼得者, “初证圣果,悟我法两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 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欢喜地” 之果位,亦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一个阶位。


二、安得烈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安者,疑问代词,跟“哪里”相同,表示反问,跟“怎么”相同。得者,得到之意,否定式是“不得”,即不之意;烈者,强烈、猛烈、刚烈,心烦意动之意。

安得烈者,“断思惑,除毁犯之非”,“远离能起任何犯戒之烦恼,使身心无垢清净”。 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离垢地” 之果位,亦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二个阶位。


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西者,西方也;庇者,遮蔽,掩护之意;太者,极也,程度过分也;雅者,合乎规范,高尚,很,极之意也;各者,不止一个方面也。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者,“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殊胜之禅定,发出智慧之光”,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发光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三个阶位。


四、约翰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约者,约定也;翰者,经典也、戒律也、论证也。

约翰者,约定的文章。

约翰者, “于三十六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的彼岸,“使慧焰炽盛”。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焰胜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四个阶位。


五、腓力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腓者,枯萎,不向自身之外释放、施展之意;力者,力量也。

腓力者, “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定之彼岸,“令‘俗智’与‘真智’合而相应,极难做到”。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难胜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五个阶位。


六、巴多罗买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巴者,盼望,紧贴;多者,数量大,过分;罗者,招请、搜集;买者,拿钱换东西,意为接受东方宗教文化。

巴多罗买者, “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由“缘起”之智,引生“无分别智”,成就最胜彼岸,“使现前差别尽泯“。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现前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六个阶位。


七、多马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多者,数量大,过分;马者,大也。

多马者, “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住于无相行(在禅定中悟空寂无相之理),远离世间二称”“备远行资粮”。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远行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七个阶位。


八、马太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马者,快也,马上也;太者,高,大,极,最也,程度极高之意。

马太者,“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 “‘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不为一切事相烦恼所动” 成就愿的彼岸“于涅槃心,湛然不动”, 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不动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八个阶位。


九、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亚者,二也、进一步也;勒者,强制、之意;腓者,枯萎、无力之意。雅者,合乎规范,高尚,很,极之意也;各者,不止一个方面也。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者,“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四无碍解,具足十力,能遍行十方说法”,“善运慧解”。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善慧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四十九个阶位。


十、达太·犹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达者,通,达到,懂得透彻;太者,极也;犹者,如同,还,尚且之意;大者,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程度深之意。

达太·犹大是耶稣第十个门徒的完整名字,在《马太福音》中这个名字不让他完整出现,是古代基督教圣贤大德面对犹太希律王和统治阶级残酷势力不得已的举措。

达太者,是对数目十冠以数级顶峰的代称,是大乘佛教“十地菩萨”最高果位的代称。

犹大者,是对数目十内涵要义的代称。犹大二字的内涵是十数在十个数内如同最大,但他尚且还在这十个数的范围之内,是“十地菩萨”法云地果位之后还需要再精进的境界。

十字架,是对犹太希律王和罗马帝国屠杀基督教先躯的借称;是对古代基督教圣贤大德舍弃常人习性攀登宗教信仰理念最高境界的敬称。

达太·犹大者, “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大如云”。 这是寓意大乘佛教“十地菩萨” “法云地” 之果位,即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五十个阶位。


以上十地是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的十地果位,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即“十地” 果位,在此“十地”果位,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而达太·犹大之法云地果位则是了却欲念思虑,除酵离世,逾越“十地圣位境界”,丧失肉体生命得着永恒生命的关键阶位。


十一、奋锐党的西门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奋者,鼓起劲来,振作;锐者,锐利,锐气,急剧;党者,有一定的目标和奋斗智慧者;西门者,西方门徒。

奋锐党者,奋勇向前,锐意进取、信奉东方宗教文化永不退转的代称。

西门者,西方宗教文化之门徒。

奋锐当的西门,耶稣的第十一个门徒。十一者,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十数的注解“十二分”词目,可知,十一应是十与十二分的过渡形容词,形容程度极深(比用“十分“的语气更强)。

奋锐党的西门者,寓意的是大乘佛教取得十地果位之后的再努力一把,再精进一步,就是菩萨的另一个层次,另一个境界即佛果之中间阶段。

奋锐党西门者,寓意大乘佛教已是“等觉”的果位,“等是平等,觉是觉悟,诸佛的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此乃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一位,即十地位满,将证佛果之中间阶段,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觉,故名等觉,又名一生补处,或金刚心菩萨。


十二、加略人犹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解:加者,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略者,简单、略微;犹者,如同,还,尚且之意;大者,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程度深之意。

加略人者,略微增加的人。

犹大者,是数目十的内涵要义的代称。犹大二字的内涵是十数在十个数以内如同最大,但他尚且还只是在这十个数的范围之内,是“十地菩萨”法云地果位之后还需要再精进的境界。

加略人犹大者,耶稣的第十二个门徒。十二者,《现代汉语词典》对十数的注解中,“十二分”是形容程度极深(比用“十分“的语气更强)。 由此可知,十二是大乘佛教取得十地果位之后的再再努力一把,再再精进一步,就是佛教的最高层次,即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根据《犹大福音》,出卖耶稣的犹大才是十二门徒中唯一真正领悟了基督本意的使徒,也是为基督精神做出了最大牺牲的人,此乃及难密意!绝大部分基督徒很难接受和理解其中的慈悲。

加略人犹大者,西方宗教门徒接受东方佛道文化追求宗教信仰理念的最高境界,也即是佛教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中第五十二位,名为“妙觉”(亦即佛果),等觉犹如十四的月亮,妙觉则如十五的月亮。加略人犹大者,即是佛教的佛果也。


很明白,这就是古代基督教的圣贤大德略去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的前四十阶位,把大乘佛教菩萨五十二阶位最后“十地圣位”与“等觉”“妙觉”果位,喻称为“耶稣拣选十二使徒”珍藏华夏佛道理念的真相。

当然,大部分的基督徒并不认可佛教五十二阶位的理念,也不了解五十二阶位的理念,如果了解佛教的这个理念,对破译“耶稣拣选十二使徒”的奥秘会有所帮助,对耶稣圣号的由困惑而释然会有所帮助。

对耶稣名号的释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古代基督教的圣贤大德面对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势力,编著《圣经·新约》时千方百计采用迷惑之手法,用来避免识破其中玄机而横遭封杀的可能,但他们又期望着后世信徒能够破译其中的奥秘,编著《圣经·新约》采用必要的相互矛盾之手法,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早期的基督教的艰辛和犹太希律王与古代罗马帝国的罪过。

 




十二使徒阶位寓意十地菩萨与等觉妙觉果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