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请先看这里!
*高亮:本专栏第三次编辑于2022年10月,内容与前两稿已经有了很大差别,并删去了有关“弹幕饭圈化”的相关内容。
改的目的一是因为自己写第一稿的时候还处于中二期,二是想尽己所能地改善一下社群环境。

新人你好。
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点进这个专栏里,开始看《黑塔利亚Axis Powers》的,挖掘出这样一部旧番,可能是同人文化使然,也可能是慕名而来。但是《黑塔利亚Axis Powers》的剧情内容与其他动画可谓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不新的新人,很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些什么,防止各位被一些评论和弹幕带偏。
以下所有内容只是个人观点。

一.《黑塔利亚》基础社群知识扫盲
1.原作
《黑塔利亚Axis Powers》,台译《意呆利》,始于2006年,原本是一部免费网络漫画,连载于作者个人网站「北梦」(全称「北工梦杂货」),作者为日丸屋秀和(2007年前笔名为日丸屋和良)。
这部漫画自开始连载以来就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可谓是开创了“拟人化”题材漫画的先河。很快「北梦」网站的日点击率就已经逾十万次(数据源于小说家饭岛多纪哉的博客,2007年)。2008年,《黑塔利亚》的漫画单行本发行,半年就发售了10万余册。之后这部漫画还被朝日新闻报道,被诸微型国国王和官方媒体报道(西兰、瓦伊公国),被驻日大使馆推荐(匈牙利)。而你现在正在看的动画,则是2009年Deen社的同名漫改动画。
2.同人
曾经有人总结过黑塔利亚同人圈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史,过去分别在09、13和15年有过三次鼎盛时期(由于新动画的播出),在15-20年,由于第七季动画迟迟没有着落,同人社群的活力渐渐减小,被众人戏称为「养老院」。
在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人开始用《黑塔利亚》中众国的形象来调侃各国疫情防控和时政,让这个同人圈子慢慢复苏了起来。2020年底《黑塔利亚World Stars》(第七季)宣布准备开播之后,以及2021年初,一个黑塔利亚同人手书(万恶之源)《朝你大胯捏一把》的爆红和出圈,让它的知名度瞬间再次提升。目前,黑塔利亚同人圈处于极度活跃状态。
(一组数据:笔者看《黑塔利亚》动画的时间是2019年底,那时第一、二季动画总播放量才不超过六百万。而在20年8月底,它终于破了一千万。而现在已经有了两千多万播放,可见这两年其在路人中的知名度的上升是十分迅速的。)
3.关于角色的定位
作品中角色互以国家名称呼对方,有些网友管这些生物叫做“国家意识体”。
笔者偏向认为他们是“土地意识体”,因为除了一个国家的彻底消亡,政权替换、意识形态替换、被殖民被占领时他们还是他们,沙俄不会变成苏俄再变成苏联再变回俄罗斯,他一直只是“俄罗斯”。这点和其他国家拟人化作品有很大差别。
而在弹幕或者评论里发的如“王耀”等人名,则是2007年作者在博客中被问到“如果给国家们取个人名会是什么”时的答案。作者表示他是个起名废,所以他非常支持大家给角色起同人名
另外,“国家名之间要打分隔符”这个规定其实只存在于贴吧和百度百科,官方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在b站,视情况而打或不打即可。

二.《黑塔利亚》与“叙史错误”
在这之前先说明两个问题。
有些人说黑塔利亚“洗白轴心国”,有一个事实是除了韩国没有一个国家禁过黑塔利亚,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还有关于“为什么主角是轴心国”这样的问题,解答是作者是从一个乳意段子里得到的灵感,再不理解,请看作品名字。
然后,我们来确定一下这是一部怎么样的作品。
有说法是,《黑塔利亚》原本是作者日丸屋秀和在纽约念书时的摸鱼。(其实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因为有些画作的背后甚至还有练习纸的横线....)
漫画中,提到创作的初衷是“让更多人对其他国家的人感兴趣”。
漫画的性质最终在2015年被定位为“国拟人化喜剧”。


它有一些类似历史小说的题材,而不是“历史书”,所以也就没有让自己所写的一切都客观公正,顺应时代要求,也没有教导历史知识的必要义务。
它没有标榜“看这个的话,历史会变好哦”,只有每卷漫画开头的一句话“本漫画与现实人物、国家、群体没有任何关系”。其实说白了,没有人说过它是一部历史正剧。很多人实际上是把黑塔利亚这部作品的立意拔高了。作者本身根本也不是在侧重写历史故事,这点你等看到第五季、第六季时会有更深的体会。
不过虽然它没有怎么写正史,但是据笔者调查,因为黑塔利亚而喜欢上历史的人十几年来数不胜数。
至于有人说它是“历史虚无主义”,那更是扯淡了。原因很简单,它的格局根本没有这么大。
前文介绍了,它是在作者个人网站上连载的漫画,一开始的性质是非商业化的,自然不会有多少严谨。打个比方,你在历史同人文里引用了错误的历史,最多也就是被人提醒然后更改掉,根本不会有多大的涟漪。
被人诟病最严重的,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剧情,自然有一派人认为是作者刻意为之,想把两个国家写的更像“人”,更加主观,情绪化,也有人觉得就是作者不懂历史,胡乱改编,误人子弟。
但是在那时,不论作者是因什么而这么画的,那还只是一个网络漫画,起码在当时,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黑塔利亚火了。连作者都没想到,它居然这么火。
于是它变成了商业化漫画,作者直接从学生摇身一变成了职业漫画家。
于是它被改编成动画,而许多可能是作者脑子一热就画出来的漫画情节也被改编成了动画。
于是风风雨雨十几年载,它还被以动画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在这里跟你见面。
于是你会看到有人在骂,骂作者史观不正,骂作者是右翼,骂作者美化战争,美化侵略。
说实话他们说的也没错。
但是就如同你在某个评论区底下留下的一条愤青言论,几年后又被人挖坟说你说得不对,这个道理应该是xxxxx一样,这个挖坟的人当然是对的,但这有什么必要呢?
在2009年之后,作者开始将角色的形象往“非政府”/“不代表国家政府”的方向引导。所以众国开始突出了自己特有的性格,癖好,特长。所以,起码在后几季动画的评论区里,那些把角色和真实国家直接划等号的慷慨激昂者完全错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刻画人物,我偏向是认为作者觉得只有这么写才能让前期一些不成熟的剧情(如独立战争)在角色塑造中不显得突兀。
我拿这个条漫举例子。(注:它并没有被改编成动画)


(为观看舒适,不加分隔号)角色是沙俄(俄罗斯)和立陶宛。俄罗斯看见民众大规模抗议沙皇,反应是觉得自己被讨厌了,明明自己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不能讨得大家的喜爱呢,随后拿起了枪,打开了窗户,“不能成为朋友的人,是不需要的吧?”(危)
换做是其他国拟作品,哪个作者会这么写?即使是在许多黑塔利亚同人作品里,这时候的俄罗斯也是一腔热血地跟着一起推翻旧统治阶级,“推开苏维埃的窗”。(不过这篇漫画并不是描绘十月革命的,故事发生在1905年)
很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作者想要的人设导向。
所以,黑塔利亚和其他国拟作品是不一样的。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是从如波兰球、那兔等作品那里得知到黑塔利亚的话,那你很有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里既没有办法抒发你那无处宣泄的爱国情怀,也没有激情澎湃的史诗故事,只是一个日本人以他身边的国际友人为原型画出的一部乌托邦世界的物语。
在这里,没有正面描写的战争,没有意识形态、阶级的对立,只是一些人,一些零散的故事,一些暧昧的关系,以及一声声呼唤着(注:指片尾曲《圆圆的地球》)“和平真好啊(平和が一番)”的声音。

最后的最后,我希望各位能对作者积点口德,他身体一直不太好,前些日子住院了三年,现在每天只有四小时的睡眠时间。不管其他的,作为一部漫画的作者,他真的很尽职。
打个小广告,我的另外一篇专栏(适合不是那么新的新人食用):


参考资料:
1.日丸屋秀和 (2008). ヘタリア Axis Powers [Hetalia: Axis Powers]. 幻冬社. ISBN 978-4-3448-1275-8.
2.日丸屋秀和 (2008). ヘタリア Axis Powers 2[Hetalia: Axis Powers2].幻冬社.ISBN 978-4-3448-1514-8
3.日丸屋秀和 (2021).ヘタリア☆Collezione.集英社.ISBN 978-4-0888-2870-1
4.北梦官网(http://www.geocities.jp/himaruya/t.html)
5.部分地方有翻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