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本·生物必修一】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Schwann,1810—1882)(图1-1)。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修正,综合为以下要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细胞学说的内容,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建立过程。
思考与讨论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从器官到组织
人体是怎样构成的?这个问题首先引起了解剖学家的注意。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A.Vesalius)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
维萨里解剖工作图
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的比夏(M.F.X.Bichat)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这对于人类认识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非常重要。
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这些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他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了下来,并把“小室”称为cell—细胞。
之后,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意大利的马尔比基(M.Malpighi)用显微镜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微细结构,如细胞壁和细胞质。此后,虽然观察细胞所获得的资料不断增加,积累了较丰富的材料,但是,在长达170多年的历史中,人们对细胞及其与生物体的关系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概括。
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形成理论
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且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在此基础上,他进行了理论概括,提出了植物细胞学说,即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施莱登把他的研究成果告诉了动物学家施旺,施旺很感兴趣并大受启发,决意要证明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两大有机界最本质的联系”。施旺主要研究了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他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为此,他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施旺还说:“现在,我们已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新细胞如何由老细胞产生呢?施菜登认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来的,或者是在老细胞的细胞质中像结晶那样产生的。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K.Nageli)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还有些学者观察了动物受精卵的分裂。在此基础上,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R.L.C. Virchow)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个断言,至今仍未被推翻。
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就像原子论之于化学一样,细胞学说对于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从而在思想观念上打破了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横亘已久的壁垒,也促使积累已久的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这些学科的融通和统一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细胞学说中关于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观点,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生物学的研究随之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新细胞由老细胞产生,老细胞由更老的细胞产生,如此上溯,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小小的细胞内部,凝聚着数十亿年基因的继承和改变。每个细胞,每个生物,都是历史的产物。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生物学大厦的基石,赋予生物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独特韵味。
科学方法
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就是归纳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正如施旺所说:每个细胞都相对独立地生活着,但同时又从属于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缩手反射就是由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共同参与完成的比较复杂的生命活动(图1-2)。事实上,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都说明细
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小小的细胞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呢?细胞虽小,但其结构却复杂而精巧。本书的后续章节将向你展示,细胞是一个由各种组分相互配合而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细胞是有生命的,是一个生命系统。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又是构成组织的组分,组织是构成器官
的组分,器官是构成个体的组分。组织、器官、个体都是有生命活动的整体,因此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在自然界,生物个体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种群,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群落,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构成更大
的整体——生物圈。可见,自然界从生物个体到生物圈,可以看作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图1-3)。
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大熊猫个体形成了一个种群,所有的冷箭竹也是一个种群;在同一区域内,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这个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审视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关系,我们发现,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这个生命系统都属于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的,就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本书将带你在这个生命系统中畅游,了解它的组成、运转和发展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