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赚钱方法 by 张优勋
最初接触金融产品是缘于帮一款基金APP做排名,为了更了解产品及写出较好的文案,自己也投了点钱实盘跟单去观察这个产品。
那段时间正值牛市,基金、股市都在涨涨涨,生活开支、消费观念也在改变,常常有种浮躁的感觉,创业也很火热,一些创业公司也做出了被大家追捧的理财产品。
2015年6月的5100点到7月初3500点,千股跌停给股市泼了一盆冷水,当个人能力不能驾驭市场回报时候,资金会像泄洪一样离开。
15年初我的资金集中在基金市场,品类配置有五个左右,千股跌停期间一些基金暂停回购,资金一时间出不来,后期市场有一次大的反弹,我筛选了一些已抛掉的基金重仓股,买了一些跌幅超过百分之三十的股票,挽回了一些损失。
16年我的资金开始流入股市,品类配置较多,用负载均衡的方法来分摊风险,用持有的市值打新股及高抛低吸。自己平时会关注一些理财公众号、雪球大V以及投资人的朋友圈,根据他们发布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判断去做交易,赚到期望值后减仓,跌了补仓或等到合适的时间点抛掉。维持一定的市值来打新股。
理财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易中建立适合自己的策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看清自己的本性,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没有一帆风顺的运气,市场很大,机会也一直有。
我的资产配置相对分散,高抛低吸,暴涨暴跌对我影响都不大,感觉打新的红利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十万+市值打新,到2017年初中了十三万五千多。
我身边已经有四五个人中签,这个事实说明还是有机会,至少2017年上半年还是有些机会。打新中签的几率高,大资金看不上这块小蛋糕,配额是固定的,放二十万和五十万打新效果一样,个人觉得打新机会是留给散户的,隐约中听过打新基金,有可能是200W建10个号操作的原理吧,提高了中签率而已。市值越高风险越高也是必然。
个人觉得如果有实体项目最好用心经营,股市相对于民间借贷、虚拟币、邮币卡、现货什么的更靠谱一点而已,闲散资金玩玩就行,记得15年初和几个伙伴吃饭,3000点盈利翻一倍,取走本金留了盈利陪着大家玩,4000点的时候有人开始空仓了,5000点的时候很多人都疯狂了,杠杆、融资、配资很是火爆,千股跌停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我在这场股灾中损失了一半以上的资金,为后期离开上海做了铺垫。
最好的理财应该是投资自身的能力,养只金鹅,持续的有鹅蛋产出,成为自己、家庭以及事业的现金流支持,让身边的资源升值才是好的理财。
年初有个域名卖了两千,接着买了一百五十多个全砸手里了,运气好的时候一定要有能力驾驭资源,看清形势,不然再多的利润也会赔的一干二净。
现在主要精力在创业方面,一直觉得金融会有很强大的力量,在创业中后期会给企业很大帮助,良好的运作资本扩张及收购合并、垄断细分市场,听起来可厉害但还是有几座大山摆在面前,
第一座,解决公司温饱问题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二座,优良的团队加上资本,做个厉害的品牌。
当钱作为一个数字的时候,升的快走的会比较快,作为一个资源的时候,其实和别的资源并无大别,作为交换或是估价定价的一个产物,权利才是核心。
其实三次中签我都在做一件事,每个交易日上午10点左右申购,坚持做了一年而已。
2017年9月买房时清仓,留了一点点钱在股市,18年一整年跌掉一半,索性一整年没怎么操作股市。
2019年初感觉股市要涨,放了点钱进去,两个月涨了百分之三十,可惜本金太少,勉强把2018年跌掉的补回来,股市嘛,就当做是一个感受市场的地方,偶尔玩一玩,申申新股,了解下各行各业的公司、龙头,赚钱还是要靠创业做规模。
最放松的心态去操作,涨跌对生活不要有影响,节奏很重要.
感受市场波动也很重要,通常线下市场不好的时候热钱会涌入股市,但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也可能会进入楼市。
说来也怪,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再次更新本文,前阵子没拿住的复兴,后面没拿住的比亚迪,以及六月底的清仓,少挣了有几万块吧,当然,这几万本来也不在咱的能力范围之内,
这么多年来还是习惯追涨杀跌,对抗不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