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章:临江仙

2023-07-09 20:00 作者:月在青天丶  | 我要投稿

“老板拿罐可乐!”

身穿篮球服的少年朝身后中年大叔招手道,洋溢着阳光开朗大笑的脸上写满愉悦,咧着嘴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来了来了。”

麻辣烫老板吸了口烟,从旁边冰柜里取出一罐清柠味百事可乐,一边吐着烟圈,精准地将手中饮料扔向宋晴所在的座位。

眼疾手快,宋晴毫不手抖地一把接过可乐,行云流水地揭开拉环,甚至在大量泡沫溢出前一口气饮下了半罐多。

“这种重量级操作放在你身上,好像一切都变得合理了起来。”

坐在宋晴对面的叶尘无奈地按了下额头,手中木筷在桌上白瓷碗中的汤面里慢悠悠地打转搅拌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别太崇拜野王我的操作,下次找机会给你展示‘第三枪:盲龙’!哈哈哈哈哈哈哈!”

宋晴完全不管叶尘的反话开始胡言乱语,毫无顾虑地仰面大笑着,高兴地拍了拍桌子,再次喝下一口可乐。

“该怎么说你好呢……生怕不被热死选择趁着下午两点出去打篮球,流一身汗回家还不先洗澡,甚至连衣服都不换,论逆天程度还得是你。”

叶尘摆了摆手,端起碗喝了口汤。

“ok,ok,但是我选择回到刚刚的话题。”

宋晴依旧摆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故意用敷衍的语气连说两个“ok”,并以让人无语的方式岔开话题。

“所以——你为什么觉得《临江仙》的主旨情感更接近于无奈和悲凉,而非被更多人所接受的‘出世、洒脱、豪迈’这样的……额,较为普遍的解读?”

虽然语言组织有些混乱,但宋晴的确变得严肃了起来,摇晃着手里的可乐罐,托着下巴向叶尘问道。

小巷深处的麻辣烫店热气腾腾,此时还未到深夜,十点半仍陆续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光顾。

浓醇的面汤流入口中带来一股温和的暖意,叶尘随手从桌上抽纸盒中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嘴,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关于‘夜饮东坡’究竟是一个人喝酒还是和几位好友一起饮酒暂且不谈。第二句‘归来仿佛三更’,可见苏轼在词的开头便点明了自己刚喝完酒醉意朦胧、意识恍惚的状态。”

叶尘双手交叉架在身前,十指相扣作出一副认真分析的状态,无神的双眼若隐若现蕴含着一丝忧郁,但估计并不是因为临时改变作息而感到困倦。

在桌子的对面,宋晴将手中的罐装可乐放在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叶尘的讲解。

“很明显,这里并非是因为苏轼随性洒脱,无所谓于时辰的早晚,随便脱口而出一个‘三更’的时间点来。承接着前一句的‘醒复醉’,苏轼是被迫的,他的确不知道当时究竟有多晚了,才被迫作出模糊的估计。”

“上阕最后一句的‘倚仗听江声’也是同理。刚喝过酒的苏轼此时需要的是休息,可是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家里人全都熟睡了,没有人给苏轼开门,又是一处‘被迫’,被迫离开临皋亭‘倚仗听江声’。”

“同时,也正因为他是大文豪苏东坡,作为词人的苏轼对自然意象的敏感,眼前江水翻涌,恰恰激起了属于初到黄州不久的苏轼那颗诗心最脆弱的一面难以释怀的荡漾。”

八月既望的明月恰是圆满,这末夏一夜的天气格外清朗,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霓虹闪烁,几盏华灯之上,朦胧的月色向树荫涂鸦了一抹恰好的温度。没有云雾的遮拦,玉壶光转洒下流光寸许,正是如霜的月华。

叶尘摇晃着手中的玻璃杯,透明清澈的液体倒映着少年好看的面容,黑色瞳孔尽头的一抹深邃让人难以解读——或许是古代文学圈的叶尘对苏轼生平境遇有所感慨?究竟不得而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谓‘倚仗听江声’,江水就是时间啊。因此苏轼不只是在看大江东去,更是在阅读时间的起伏。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近年来的人生轨迹。苏轼酝酿许久,后知后觉地开口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同理于白居易长恨歌》的最后两句,我认为这里的‘恨’应该取‘遗憾’之意而非解释为‘怨恨’。苏轼感到遗憾,他惆怅迷茫,因为‘此身非我有’,苏轼无法让自己不生病,让自己不再感到饥饿而无须‘为五斗米折腰’。”

“当然,也包括自己此刻的处境,苏轼同时也做不到让自己眼下的醉意和困倦立即退去,这是第一层的无奈和遗憾。”

夜风吹起麻辣烫店的窗帘,尖锐的风声呼啸着带来凉意,也携着潮湿和厚重感迎面扑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月亮的光芒变得暗淡,天空中浓云密布,阴沉而死寂的氛围得以渲染。

停在枝头的几只鸟仓皇飞走,而远处隐约可以听见的蝉鸣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躁动,但声音似乎不再像先前那样的有力。

仿佛所有的事物都被放慢了——而一场大雨正在疯狂酝酿。

叶尘举杯再饮,脸颊已经有些微红,并非出于体感上的冷或热,而是因为叶尘正喝的清澈透明的饮料是白酒而非雪碧。

“所以,第一个层面是关于身体上的,那么第二个层面是什么?是意识。苏轼他说‘何时忘却营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忘掉、不去追逐这个世界的功名利禄,什么时候可以放弃和那些人一起去竞争,追求富贵和高位?”

“苏轼的回答是自己没有办法,不知不觉间已经失去了太多,‘此身非我有’让他陷入勾心斗角的政治漩涡难以走出来,跌落于深不见底的泥潭。”

“然而,更大的难以释怀和不自由、更大的‘长恨此身非我有’是什么——是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决定甚至确定自己的命运。”

宋晴清亮的眸子里透出独属于少年的热忱和稚嫩,此时有些不知所措。面对叶尘口中苏轼的遭遇,仅有十四年人生阅历的宋晴胸中有一股解释不来的感伤翻涌而出。

“二十岁的苏轼不会想到四十岁的苏轼——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崭露头角的他会因自己所写的诗文而获罪。曾经享誉京华、拥有豪情壮志,被欧阳修评价‘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的苏轼不会想到有一天会被别人从自己的衙门里拖出去,像拖一条落水狗一样。”

“苏轼更不会想到现在被贬黄州的他,失去了最初所拥有的一切,只能通过耕种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从‘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到如今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好像他从来都不会想到自己人生的下一刻会是什么样子,又或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如此……”

在说到“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这句时,叶尘的眼中似乎有股幽幽的光一闪而过,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让人难以解读。

包括最后将话题引回到现实中感慨人生无常时,叶尘话音中的微颤和忧伤也随之迸发而出。

另一边,宋晴的双眼也笼上了一层阴影,受到了极大震撼的他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终于,月亮仅剩的最后一角微光也被黑云所掩盖,紧随其后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就在不久前,屋外的天气还清朗无比、令人心旷神怡——此时豆大的雨珠却无情地倾泻而下,沉重地打在枝头,而繁躁的蝉鸣到这一刻才终于变得稀疏起来,再难以从夜色中让人听见。

叶尘望向窗外,沉默地将杯中白酒一饮而尽,心中思绪万千,眼前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人猝不及防,恰恰勾起了叶尘对某些久远往事的回忆。

讨厌下雨的天空。

第三章:临江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