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都值得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天气之子》影评

2019-10-26 23:43 作者:夏鳶  | 我要投稿


“我只是想再次与她,相见啊!”  ----森岛帆高

因为新海诚上一部作品《你的名字》的大获成功,诚哥时隔三年的新作《天气之子》早在上映之前就倍受关注。影片终于在7-19在日本上映,在大陆粉丝的辛苦等待下大陆也定11.1上映,而我也有幸抢在国内上映前在香港看完了这部作品。趁着上映前写下这篇影评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博客和b站账号,本篇影评可能含有些许剧透

本文含有大量个人主观见解,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理性讨论

首先说明我的观点,天气之子,作为一部动画电影 总体来说还不错,但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

画面精美,音乐出色,描写细致的东京街头,不错的人设

但是剧情还是一如既往的薄弱,节奏有些混乱,依旧是新海诚式“世界系”的设定,意料之中商业的模式化,一贯使用的剧情模式,太多逻辑硬伤、东拉西扯的剧情,

总体印象,比较稳中求胜,但缺乏创新,依然是画风绝美但讲故事能力为零的新海诚(hhhh有些夸张)

豆瓣本作品我打了4分 (满分5分 ),

作品本身我只能给3.5分,剩下0.5分给RAD的音乐与影片给我带来的一些感触

  • 画面:

首先要夸的绝对是画面

本作依旧是充满了新海诚的色彩,绚烂的画面,写实的场景,繁华的东京雨景,处处都是新海诚的水准。

全片一直出现的水的刻画,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光雨水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每一个水花打开的形状都不一样

这次的主题从《君名》的樱花散落换到了朦胧雨季中的东京,灰蒙蒙的天下着雨,帆高流浪街头时靠着的小巷,丸之内线出口的验票机,台场的大观览车,歌舞伎町那彻夜绚烂的灯火,都是每一个东京市民都无比熟悉的图景。镜头仿佛是在高空被丢下一样,夸张地翻转了一百八十度,于是那漫天瓢泼的大雨,似乎就要从荧幕上倾泻而出。那场雨的下方,就是东京市。


整片几乎都在下雨的场景中度过,无论是天台的雨中对话,高楼丛立的都市中投下的阳光一束还是雨停破晴,俯瞰东京的花火大会,无一不表达了诚哥的美学功底,精美的作画把天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单是为了作画,我觉得都值得进电影院一看。个人觉得,就单论画面而言,本作比起前面的几部更加精彩。

  • 音乐:

其次我觉得也非常不错的就是音乐了,

这次的原声,也是由RADWIMPS制作(粉丝加成??),《天气之子》中音乐对于情绪的渲染和推动作用十分充分

但遗憾的是 正常剧情和大时间跨度的剧情用音乐进行更替,这一点理论上来看虽然合理,但是实际上给人感觉破坏了整部电影的流畅性 与诚哥糟糕的节奏配合起来却让我感觉有一种看音乐视频剪辑的感觉,而有时候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又变得难以和新海诚失败的叙事合拍。依然过滥的钢琴音也没能让我留下什么印象

主题曲《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海报

不过

《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

《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

《大丈夫》

这几首歌是真的好听,RADWIMPS真是宝藏乐队啊(✪▽✪)


  • 剧情碎碎念警告⚠️

个人认为  的失败依旧还是剧情,新海在君名之前的作品问题也是叙事,本作是 逻辑 节奏,矛盾冲突,还是表达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节奏:

本作的独白和情绪一切都很好,只是不像一部拥有流畅剧情和情感变化的动画电影。起承转合过于冲突,不知道是新海诚编写的剧本本身有问题,还是电影剧情推进问题,电影中的节奏转换过于频繁,导致有些生硬。剧情也缺乏清楚的交代,让人有时候会感到云里雾里,诚哥啊,不是每个人脑回路都跟你一样啊,所以至少再稍微交代的清楚一点啊。

逻辑:

逻辑上让我有些混乱,在影院很多场面都让我不禁 “卧槽,他为什么这样做,卧槽这么就这样了”。。。。。

例如:东京下了三年的雨,晴空树都淹没了半截,每个人却风轻雨淡接受了这件事??

男主捡了一把实弹装载的手枪并且居然纳为己有?惊了!就算你是因为离家出走不能去警局报案,那也不应该把这种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巨大麻烦的东西据为己有吧,万一走火伤了自己别人怎么办

此外,几乎所有的冲突都制造在和警察的冲突上,让人感觉有些牵强且缺少逻辑性,显得莫名其妙甚至有点引人不快(你非法持有枪械,还指着人开枪,抓你不是很正常的吗?)

表达:

诚哥在表达上也淡化了主角的前期生活的描写,(也可能是为了后半段男女主出逃剧情对比)让人觉得实在是太强行,两个人都互相扶持着,周围的鼎力相助,到了后来为了惨而惨。让我甚至感觉到男女主的爱情都有点生硬。仅仅靠男主不停的呐喊来刻意强调男女主角的相遇、连接以及彼此之间的感情,让我感觉有些苍白,对比秒五那种含蓄而真诚的情感叙述,这次的层次实在是低太多。


还有一个非常遗憾的地方就是设定也过于保守,本作看似更宏大的“世界系”设定,最终还是落在了小格局上。“天气之子”的能力,都市传说民间故事,云层里的平原,大气里游动的鱼,这些提前铺垫好的“天气之子”设定 可以看出是有一定的诉述野心的,应该好好利用才是,结果全成为了恋爱的配菜。

一遍剧情罗列过来,虽说其中是有成长与社会的碰撞和矛盾,恋爱等几条线支撑着,但无一例外都没有深入,没有延伸好

上一部君名不太明显的问题在这一部被无限放大。总体而言缺少逻辑性和连贯性,这种感觉贯彻了整个影片,非常影响感观,有些片段让我感受最多的不是感动而是疑惑。

 剧情的严重缺陷又让我想起了新海诚自己说过的,他很怀疑自己在没有安藤雅司和RADWIMPS的加持下,未来还能不能超越《你的名字》。

不过其实除去剧情叙事方面,这部作品的画面 音乐和其它元素 无不上乘


  • 最后谈谈对电影结局的一些看法(可能是误读)

大量剧透警告⚠️

从2002年的被誉为日本个人CG动画时代的开端《星之声》,到即将在大陆上映的《天气之子》,好像新海诚的作品总是离不开“世界系”这个类型。(“世界系”作品的特征在于,男女主角之间的“小小恋爱”被直接和“世界的存亡”这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

而《天气之子》也不例外

影片随着阳菜不断使用100%晴天超能力,随之而来的则是阳菜要付出的代价,阳菜必须以晴女的方式祭祀给上天,以换取东京甚至大半个日本的晴天,否则瓢泼大雨将会持续。于是阳菜选择牺牲自己,将自己祭祀上天,换来世界的晴朗。

帆高需要在天气恶化和阳菜之间做出选择,

但帆高做了和阳菜相反的选择,在帆高一意孤行努力下,他救出阳菜,把她带回到人类世界,但换来的却是东京的雨水泛滥,在短短3年,东京一大半都被雨水淹没。

相信很多人看了这个结局,都会感到意外和吃惊。以东京的过半淹没来换取两人的爱情。似乎让看了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主题的影片的我们有些不适应。

但这恰恰就是我认为影片值得思考的地方

影片结局表面看是一个有轨电车伦理难题,也就是在命运的洪流面前,少年和少女需要做出选择:小爱还是大爱,个人还是社会? 这道题新海诚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仔细想想,难道帆高的选择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吗?可能影片表面上确实是这样。但是正如须贺在片中说到的,这个世界早已陷入疯狂。

“许多年前东京就是这样的一片海湾,你不要想太多,这只是它回归了自己应有的样子而已。”

而造成影片中最后大雨不断的局面,真的就是阳菜和帆高造成的吗?

从影片一开始,阳菜照顾病危母亲时就已经持续大雨了,所以阳菜才会祈祷天晴,成为天气之子,让她和母亲能外出散步。

那么天气究竟是谁改变的呢?没错就是人类自己,

在影片结尾展现三年后的东京,雨水灌溉了半个城市,片中刻意没有去表现水灾对于人类的破坏,尤其是生命的损失,镜头更多的是放在了人们适应东京被淹没的事实,像是一切都相安无事的样子,人们依然工作生活如常。

我认为这里并不是刻意减轻帆高选择的负罪感,而是想要表现人类的发展,间接改变自然气候,事实上在现实中,人类似乎也真的在改变着地球的气候。

世界末日的景象并没有出现。这些都进一步的想证明,帆高和阳菜当初的决定,并不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倒退承担责任,每个人的选择,对比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规则和秩序,在影片的结局看来,对被处理得浪漫和理想化。

我想新海诚这样处理结局,是更想侧面放大帆高和阳菜两人的爱情。

退一步来看如果帆高的决定确实改变了世界,那让我们在仔细想想,难道帆高的选择有错吗?

在压力巨大的东京环境下,因为生活所迫,两个边缘的未成年人在社会中遭受排挤,(阳菜还因为要挣钱养活自己和弟弟差点参与特色行业)所以他们才想到了用天晴超能力来作为赚钱的方式。

利用天晴超能力来赚钱

帆高离家出走,影片对他的家和出走原因选择大面积留白,但我们可以从影片细节中略见一二,帆高坐船去东京时,脸上带着伤,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家暴。

脸上贴满了创可贴

在来到东京后,帆高在东京找工作并不顺利,处处受阻,最后只能到麦当劳每餐都吃着最便宜的玉米羹。影片选择了,东京人口密集区新宿,在新宿肮脏的角落,风尘的成年人酒店周围,时间则多数选择在夜晚,再加上影片一直下的雨,这些都映衬了帆高在东京浪迹的困境和不安。

新宿街头

东京冷漠和排斥,在家庭遭遇的不幸,让这位正在经历成长的男孩,对这个社会并没有抱予太多的好感。

而阳菜就是帆高的阳光,

正如片中有一段回忆是帆高踩着脚踏车,疯狂的追逐着阴霾天气的一缕阳光,最后那阳光投向了大海,这才让帆高做了离家的决定。

帆高那时追逐的阳光也代表着自由和未来,而周围的阴霾天气则代表着帆高之前的压抑人生。而阳菜每次放晴天空,也代表了帆高心中一直压抑的心情一点点放晴。

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这个社会对于阳菜和帆高这样生活底层的人,有着原罪的代价,那么最后又凭什么让阳菜去为这个既得利益者的社会体系去牺牲呢。

帆高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他一直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影片让这样的人,有选择去拯救世界的权力,显然是影片给出最强的讽刺。

阳菜和帆高并不欠这个世界,他们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

与其说他们的选择不够成熟,倒不如说帆高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宁愿全世界下雨,这种不完美和躁动才是青春期的完美体现,这种无畏的不理性的自负的看似自私的举动难道不就是那个年纪的爱情吗?

如果说爱情是种信仰,那么这种信仰本来就是自私和极致的,爱情里面容不下第三者,而影片中的第三者,恰好就是阳菜和帆高要”拯救“的世界。

也许在每一个人的青春 都会值得一次,这样奋不顾身的爱情。而就像主题曲里说的,“为了爱我们能做到还有什么?”

虽然在新海诚的作品里,剧情薄弱一直都被诟病,但情感的冲击永远是轴心的东西,这可能就是诚哥的作品的特色吧

而情感这东西又恰恰非人所共有的东西,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

正如新海诚在访谈中也说到,影片中结局,可能会造成大家意见不一甚至会有分歧,但影片的目的并不是想做主流让人思考的大电影。

《天气之子》对比《你的名字》,我更喜欢后者,不是说前者不行,甚至说前者更具思考性更有深意 让我想起了新海诚另一部作品《秒速五厘米》,但真的作为一部电影本身评价,我认为后者真的蛮难被超越的

这部影片确实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也许有机会我会二刷三刷(如果这一次还没人和你一起刷(笑),欢迎约我一起,其实三年了我也还是是一个人看的

(写在最后:电影真的值得影院观看,但笔者自认为影片还是有许多值得斟酌之处。希望新海诚能够再接再厉,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的作品,也感谢您耐心看完我的这篇影评!!)

注:本篇影片部分观点来自豆瓣网友 @大聪看电影 @Xie3 Project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本人及作者。

『我们都值得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天气之子》影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