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甘入疆日记,2023-7-22,抢救性旅游的张掖
翻译翻译,什么叫抢救式旅游。
先吐个槽,中国铁路兰州段,列车推销不能太过分。你吆喝就吆喝了,但不能把东西往人身上摔。一旦有了身体接触,分寸感就没了。这个感觉就很无耻了。
今天只有两个半小时的火车要坐,肯定比后天舒服,后天是没座位的而且时间还长,从张掖到哈密。就在快到张掖的时候,我听见前面有几个操着三亚口音的东北哥们在聊天,是的,东北三亚口音。比方一个说贵州没啥好玩的,都是山,而且景点之间离得远。一个说三亚好,租车绕着跑,只不过稍微贵点,其他地方200每天,估计三亚要300每天。我其实挺想录一段的,我觉得很有代表性。
因为简化了装备,这次基本上可以背着原封不动的行李到处走的,上个阶段光是那件速干衣就已经够麻烦了。所以今天早上还是选择骑车,先是骑到了武威站,后来又骑车从张掖的钟鼓楼到酒店。除了太阳晒点,其他倒是还好。只是一比较起来,张掖跟武威骑行起来的差距也挺明显。每个地方都会有逆行的,但我觉得张掖的逆行真可以叫肆无忌惮,对这里的人来说似乎靠右行驶只是机动车的事儿,而单向非机动车道基本上就是再分为两路,靠右行的跟逆行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串。文明的,太文明的张掖人。
这次在张掖订的酒店是个家装,这有点意外,甚至完全不像个我熟悉的快捷酒店的陈设。好在网络适应了之后也就还好,否则周末可就有点麻烦了。
这里回收下开篇,周末对我来说,或者对旅游来说太不友好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上个月初在曼谷的第二天,把自己锁在房子里10个小时,上课上课再上课。
趁着晚上上课前跟下午五点后的吃饭时间,我骑车跑到市中心去,走了走中心公园,看了眼大佛寺外面,然后就被40块钱的票价劝退了。NND,我在泰国看卧佛寺也就40块(200泰铢)了,可那是什么级别的东西。国内的门票啊,真YYDS。当然,我吃晚饭的时候才去的张掖博物馆,那时候自然是关门的,可笑的是也不写个开关门时间,猜去吧。文明的,太文明的张掖。但愿明天还能有点时间把它给看了。
因为晚上的希腊语学生忘记掉了要上课,我们就把它放在了明天,所以晚上的时间也空出来了。先把希腊语讲义整理了一堆,然后出门找点宵夜吃。在马路对面有个北关美食街,大概叫这么个东西。当我走进去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来早了(8点来钟)。里面稀稀拉拉没几个人,我一路走过去,觉得困困的,耳边都是“老板吃什么,什么都有”。甚至有一个妹子说到最后还说破音了,生怕我听到不到她想强调的那点。也许一群人来,比方一家子、一群兄弟,吃吃夜啤酒还行,我一个人,实在没啥消费欲望,所以我觉得这一路穿过去有点拉仇恨。
最后在旁边的小店吃了个驴肉锅贴,味道就那样了,但分量是真不少。
吃了饭,我没选择去市中心,而是到酒店旁边的湿地公园边走了一圈。当转过生活区,钢筋大楼结束之后,我看到了晚上九点半左右的晚霞,是的,在另一端已经全黑的时候,西边还有一抹红色,然后是渐变,青色到蓝,到深蓝,再跟黑色接壤。我认为这可能是我到甘肃之后看到的最美的一段景色了。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调整,本来是想着大站三晚(兰州、乌鲁木齐),小站两晚,但时间不够了,除了砍掉河西四郡中的两个以外,把哈密的两晚砍掉一晚,于是乌鲁木齐就变成两晚。好在还没给哈密订酒店跟买从哈密到乌鲁木齐的票,这点灵活性还行。
最后再提一嘴,下午有人在微信上留言:
绿色:你去张掖干什么?坐什么去的?因为我知道去张掖的票不好买(笑脸)。
我大概回了一下,但没有ta更进一步的消息。现在想来,有点古怪的口吻,但愿我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