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大胆的问题:人类会征服太阳系吗?且听科学家分析

2022-03-07 10:12 作者:天文在线  | 我要投稿

海王星无法用肉眼观测到,它是太阳系中唯一通过数学预测而非经验观察被发现的行星。亚历斯·布瓦尔观测到天王星轨道的意外变化,他据此推测天王星轨道受到未知行星的引力扰动。布瓦尔死后,乔治·艾理和奥本·勒维耶分别独自根据布瓦尔的观测计算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

而后在1846年9月23日,约翰·伽勒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海王星,其位置与勒维耶预测的位置相距不到1°。之后不久,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被发现,不过直到20世纪,海王星的其他13颗卫星都没有被望远镜定位。

虽然人类已经成功地测绘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形 ,但是还有比如神秘的海底、冰封的南极或亚马逊古树林深处这样的无人之域,没有被人们勘测。

当人们继续热衷于为地球测绘地图时,我们的目光难道不应该看得更远?地球之外的还有浩瀚宇宙,星河璀璨。

如今的时代,人类需要回答一个宏伟的命题——我们能够征服太阳系吗 ?人类是天选之子还是尘埃蜉蝣?



倘若我们想要征服整个星系,我们必须比仅仅掌控自己的行星所探索得更多。我们知道生命目前只出现在地球,所以为了成功地探索 其余的太阳系,我们首先应该掌握如何生存在其他地方。比较就算只是探索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要去到最遥远的太阳系行星海王星,以现有最高速度也要航行至少12年。想要真正的征服太空中的区域,我们必须要能够掌握航行能力并且亲自发现每一个行星及其卫星,我们必须要在不同的宇宙空间设立战略基地以加快这一进程。



不可否认的是,在“征服计划”的开始阶段,我们必须要时常地返航地球进行燃料补充、再次发射,并且反馈外太空航行信息。但之后我们这些返航就不必要了。我们会有在外的殖民空间,之后整个宇宙都会有我们的永久驻扎在各个基地的探索者。

 

想要成为毕生奉献于“地球出逃”计划的人,自然首先必须要让征服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成为可能。这个目标的航行时间会更短而且可能风险会更低。



那么,宇宙召唤人类的第一个港口将是月球。人类已经成功地将旗帜插上了月球。当然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扩大我们的影响力,直至宇宙的其他角落,那么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在月球表面生存。据报道,美国宇航员阿尔忒弥斯计划(宙斯之女计划)即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实现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居住所。

这样看来,我们甚至可能不需要等待太久就能迈出这漫漫征途的第一步。距离地球三天时间就能到达的月球,时常被视为训练和提升在人类外太空生活方法的一个理想国。宇宙征途,从月球开始。

    但针对月球的问题,放在首要的还有关于经济和科学的原因。简单来说,从月球表面发射火箭要划算得多,这意味着——如果在地球运转一个月球基地——人类将能够用更少的燃料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发射更大的有效载荷。月球基地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月球上大气层的气体非常贫瘠,值得一提的是,大气贫瘠的条件也使月球成为了更加理想的宇宙研究基地——因为人类可以从月球的表面观察到更加清晰的天空视野。

由于以上原因,也许在未来地球上的太空发射任务全部从月球发射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人类甚至都不需要弥补那些由于天气原因产生的各种问题!假设人类真的成功建立了一个月球基地来完成发射任务,那么,这些迹象将表明它的“下一站是火星”。对火星的预期任务(其中有许多正在筹备中的任务)很可能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尝试在陌生星球上生活并与异质的大气层作斗争。这颗红色星球可能面临着“非胜即败”的境地。



未来的火星之旅将告诉我们,人类是否有希望在地球之外的条件下生存,抑或是人类是否有希望将地球之外的星球尽可能地改造为类似于地球的星球。如果人类想要征服太阳系,那么抵达火星将会是人类离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美国宇航局NASA已经制定了“月球到火星计划”,NASA预言这会是人类从一个单行星物种成长为一个双行星物种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征服火星表面(抑或是任何行星的表面)并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实体基地。

人类还需要去学习如何在外星土壤上种植食物、如何寻找水源,以及如何快速安全地处理突发情况。我们无法准确计算出实现以上这些需求要耗费多长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少需要好几个世纪。由此可见,在恒星系统中所展开的研究是多么漫长而费力地工作!如果在这个项目中,人类确实将火星驯服成了可以抵达和生存的基地,那么人类将获得证明自己成为行星跳跃者资格的凭据。



虽然下一步的展开仍然会存在一些行星跳跃者所独有的难题,但起码我们现在能相信生活在地球以外的地方是有可能的。假如说人类还想要探索火星之外的内行星,这将意味着,首先人类要克服金星上极端的温度和气压——因为目前来说,金星甚至能将人类最坚固的探索飞船直接粉碎成尘埃——其次,人类在克服了金星的极端气温和气压之后,还需要在贴近太阳的情况下幸存下来,才能到达水星进行探索研究。 地球登陆水星可以说是自我们探索的最初阶段,即我们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和发射台以来,向彻底掌控太阳系的计划跨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这是因为在月球上的发射,使得我们可以去探索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广阔的区域。在人类出现在水星上意味着人类向着掌控太阳能迈出的第一步、向着建立戴森球迈出的第一步。在理想的状况下,我们会找到一个方法,在水星上找到所有建设基地的所需材料,无须在地球和水星之间来回运输任何东西。



当我们到达水星之时,这或许可以安全地假设,我们的技术总体上来说要先进的多,我们甚至可以通过雇佣一个人工智能团队来远程控制一个戴森球项目。突然之间,随着最初步骤的实现,人类文明的扩张对于人类本身造成的危险会大大减少。去到木星意味着要先穿过小行星带,这在现实中会比在电影里要容易实现得多。尽管小行星带中小行星数量繁多,但它们分布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还是很有可能找到一个安全通道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略过小行星带,实际上,小行星带可以提供许多无价的材料和元素,帮助我们实现宇宙扩张计划。因此,当各种各样的处理行星的项目正在进行的时候,人类也需要小行星开采任务,仔细搜查小行星带中的任何可用东西。甚至在那,我们也需要人类的长期存在。对于靠近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巨型气态行星的基地而言,我们最有可能到转而去到他们的卫星上,像是木卫二和木卫六。



虽然这两者对于地外生存来说都不是最为完美的选择,但是它们都已被认为有了更大的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即使是在更为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已经可以实现远距离太空航行,然而,这些卫星所描绘的世界也同样存在着问题。这些巨型气态行星正在逐渐变得更沉,但都没有形成明确的表面供植物扎根。有了木星和土星,我们更应该长期将自己悬挂在它的大气层中,或许是在缓慢移动的轨道飞船中,来尝试理解这些星球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是否能够教会我们任何在前方的东西···

因为,假以时日,我们最终会到达天王星和海王星,然后再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地方。

 

 


当我们到达海王星时,我们应已掌握了它与太阳之间的一切。虽然低估“冰巨人”是愚蠢的(如果有人自以为可以掌握有关海王星的一切——这种想法是自大而愚蠢的),但到那时我们也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使我们可以相对轻松地接近它,并在其中生存了。不过,作为前往距离我们最远的太阳系行星这一重要旅程的一部分,我们可能还需更多了解海王星背后的世界。例如“太阳系的边缘”,总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但若要真正“征服”这一问题,我们需得前往并超越所谓的太阳系的边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解开第九行星之谜了。



在那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更遥远的世界,我们将最终确认奥尔特云的存在。通过第一手地了解我们特定恒星系统的结构,我们才终于能现实地考虑星际旅行。如果人类在约数千年的航行之后,发现自己正位于奥尔特云的外缘,凝视着宇宙的无尽深渊……那么下一步就要考虑完全离开太阳系,前往遥远的不同的星系。我们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无数的进步要取得——有些路和成就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恐怕是无法想象的,但这就是人类征服太阳系的方式。

 

相关知识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第八远、也是目前已知距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行星。在太阳系中,它是直径第四大、质量第三大、密度最大的巨行星。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7倍,比它的近邻天王星稍大。相较于天王星,海王星密度更大,体积更小,这是因为它大得多的质量会导致它的大气受到更大地心引力的压缩。它被称为太阳系的两颗冰巨行星之一(另一颗是它的近邻天王星)。

 


海王星主要由气体和液体组成,没有明确的“固体表面”。它每164.8年绕太阳运行一次,平均距离为30.1天文单位(45亿公里,28亿英里)。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命名,它的天文符号是♆,代表海神手中所持的三叉戟。

 by:霸气盖世,六七一,琬琰,聂菲

一个大胆的问题:人类会征服太阳系吗?且听科学家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