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不要放弃那一丝“希望”

从第一款预告放出的那一刻,《流浪地球》就成为了我今年必看的一部作品。
而自上映之后那迅速发酵的口碑以及逆袭的票房,更是让我期待不已。
最终,这部国产科幻片的观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即便有着相当多的瑕疵,但我仍旧想要去吹爆它!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样一部国产科幻片......


虽然没看过刘慈欣老师的原著,但《流浪地球》的格局设定确实是宏大的:在星球上安装推进器,让地球脱离太阳系,在宇宙中漂泊直至找到新家园。这个异常浪漫的设定就足够吸引人了。而片中那些细节上的设定,例如赛博朋克气质十足的地下城“第三新北京市”(误),被冰封的上海,厚重的运载卡车,车上的交通安全提示音,救援队帅爆的外骨骼装甲(虽然总有种死亡搁浅的既视感2333).....这些曾经在好莱坞科幻灾难作品中才会出现的设定,不仅被引了过来,而且毫无违和感。各种中国元素的搭配反倒让这些科幻设定亲切了起来,这是最让我感到惊喜和赞叹的地方。

其次让我惊讶的,是少有的集体力量拯救世界。在超英电影大行其道,原创科幻灾难片日渐稀少的当下,个人英雄主义似乎才是主流。但《流浪地球》却不寻常的走起了“众志成城”的国际化视野,虽然最终拯救世界的是中国人(和一个家庭),但全世界人们的努力并没有被忽略。国际空间站上的多国籍成员,世界各地的推进器,更不用说高潮段落,各国救援队听到广播后纷纷调转车头回去支援的场景,这一幕着实的壮观且感动。而上一部能够体现这种集体力量的科幻灾难片,还是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2012》。这种彰显人性的场景,虽然老套,但却总能打动人心。

而在科幻灾难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面对绝望时人性所爆发的光辉。所幸《流浪地球》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虽然有些地方过度煽情了一些,但在绝望之时永不言败的勇气和毅力,总是那么触动人心。像是救援队的队员们,韩子昂老爷子身上的亲情味,刘培强与刘启这对父子最后的告别,甚至是被AI莫斯宣告“地球无可挽回”这种绝望之时逆流而上的主角团.....他们看起来虽然都是微不足道的一环,但他们身上绽放的人性却是不可忽视的,这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塑造真是像极了1998年的《天地大冲撞》和《世界末日》。正如AI莫斯在即将报废时所说的“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性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人正是因为有着感性,才会生而为人。或者就像JOJO中的那句台词——“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虽然吹了这么多,但要说《流浪地球》一点瑕疵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剧情上的生硬断层,莫名其妙的人物动机(像是妹妹韩朵朵的塑造),演员演技的不足,即便特效这一方面被赞叹的最多,但也存在着诸如掉帧、近景镜头粗糙等等缺点......若是抛开国产和情怀这些加成,《流浪地球》放在国际的科幻灾难片之中,可能也就是刚够及格线吧。

但就像前面所说,正因为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片,我更想去吹爆它!它的宏大格局,它的视效观感,它所呈现的人性光辉,它独有的中国式科幻细节设定和浪漫主义......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希望是什么?”,这个在片中所提及的问题,放在剧情中是主角团面临绝望还能逆流而上的决心,放在现实中,则是《流浪地球》对国产电影和观众带来的一丝“希望”。

今年是不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或许还不得而知。
但只要在未来,能有更加优秀,更为心服口服的国产电影得以面世,那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流浪地球》或许不会是最好的那一个,但它绝对会在我心中留下一个位置。
最后,感谢郭帆导演,感谢吴京先生,感谢刘慈欣老师,有你们在真的是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