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东女人不上桌?被媒体曲解的过年习俗

2019-02-09 22:44 作者:叶秋评测-欧阳秋叶  | 我要投稿

新春佳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假期。不仅是一年最大的团圆节,还是法定最长的假期。

而最幸福的北宋,一年的法定假日有113天。春节等5个大节要休7天。中国地大物博,地方习俗极其丰富。大家都有怎样的有趣习俗,一起留言分享吧。虽然也有陋习,但是很多媒体却蓄意放大陋习,引发批判,博取眼球。比如新京报说的山东女人不上桌。

仅仅一篇文章,就有多个错误。

1,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是山东济宁市。孔子故乡曲阜是济宁代管的县级市,孟子故乡邹城也是济宁的代管的县级市。

2,柳下惠原名展获,谥号是惠,所在的柳下邑在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

3,新京报编辑说的于庄,属于山东聊城市。聊城根本没有以孔孟之乡著称,也不是柳下惠的故里。 刻意带上历史名人,容易诱导观众认为,儒家和道家的传统糟粕影响了陋习的形成,影响了山东地方。

4,女人吃饭不上桌根本不是什么老礼儿,也不是山东人的特色。新京报这里倒是没有说山东都有这种陋习,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以为山东有。那么这种陋习到底有没有呢?

答案是基本没有。

山东是有一些地方聚会的时候女人和孩子不同桌,但绝对不是什么老礼儿,因为根本没有这种规定。基本上都是家里没有足够的地方,桌子和餐具不够用,所以主人会让女人孩子分桌,招待客人一起喝酒。有的是喝酒的大桌,其他小桌。如果没有额外的桌子,就可能坐在炕上沙发上或小板凳,端着碗在旁边吃。但是没有所谓的规定,所以菜都可以分一部分出来。女主人做饭的时候就留好了。没有歧视的目的在里面。端着碗吃饭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这不仅在农村普遍,很多城市人家里聚会都坐不开。而且不止山东,很多地方都一样。顶多是主人为了彰显一家之主的地位,让老婆孩子让地方,吹吹牛,男人都懂的。仅限于招待很多客人,面子赚足了,客人走了,就该哄老婆了。喝酒抽烟的场合,让女人孩子远离其实是一种尊重。非勉强坐在一起反而不美。

那么尊卑有序,是不是存在呢?

谈到中国传统,封建时期是最长的。尊卑有序容易跟破四旧联系到一起。其实极端的男尊女卑是对封建社会的一个误读。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不是按性别来定尊卑的,而是以地位来定尊卑的。公主,皇后的地位很高,比一般男人的地位高的多。大臣夫人也是有品级的。比如唐代以后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跟丈夫的品级一样,叫“诰命夫人”。有朝廷的俸禄,当然是没有实权的。要放到现在,没有实权,纯吃俸禄,这是很高的待遇了。而且不一定要干活,可能比全职太太还轻松。

那么男人能不能随便休妻呢?

Of course not!

休妻必须要犯了“七出”。一,不顺舅姑;二,无子(妾有子也是有子,一般无子会纳妾,不会休妻);三,出轨;四,妒;五,有恶疾;六,口多言;七,窃盗。

还有“三不出”,就是犯了“七出”也不能休妻的条件。一,无所归,妻子没有娘家可以回;二,服丧,给公婆服丧;三,“娶时贱后贵”。婚前穷,婚后富了,不能休妻。糟糠之妻不下堂。而且有品级的,皇帝赐婚的,都不能随便休妻。现在反而没什么束缚,离婚撕破脸的很多。

中国自古就没有一夫多妻,而是一夫一妻制。

那么是不是中国古代就男女平等了呢?

也不是,一夫一妻,但是可以多妾。妾的地位就差远了。夫妻是对等的,到了妾就是财产。有人说是能生孩子的xx娃娃。这是对女性的摧残。平妻不是妻,生不入族谱,死不入祖坟。嫡子没死完之前,平妻之子不具备家族继承权。宫斗剧这些年很流行,不用多说,大家都懂。

实际上男尊女卑也不是儒家发明的。最早可以参考周易,相传是周文王所作。其中写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尊女卑应该解释为男人要公正无私,跟天一样广阔。女人要谦卑亲和,跟地一样包容。这是相辅相成,不是相反的。中国的智慧就是这样,相反的东西不是对立,没有非黑即白,不用你死我活,而是共存。坎离相济,****。把卑理解成卑微是不对的,应该理解成谦和。根据a=b,b=c,所以a=c的原则。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女人的坤,也是厚德载物的意思。

儒家讲究克己复礼,复的是周礼。确实后面有了很多封建礼教。最有名的就是三纲五常。其实这是程朱理学推行的,跟孔孟的思想有很大区别。而三从四德,确实是从周礼就出现了。“三从”是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注意从,不是跟从的意思,是辅佐的意思。中国古代的文化是读书人传承的,老百姓大量的文盲,根本不懂文言文。很多牵强附会都流传下来了。新中国又遇上**,没有学过文言文的人很容易误解。到现在来看,辅佐和品德依旧是美德,值得提倡。但绝对不是束缚女性的枷锁。女强男弱,一样可以让男人辅佐。只要两个人过的幸福就好。当然女强男弱过不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压迫女性更严重的陋习,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明代“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其实一直是有批判的。古代青楼名女的才情,丝毫不逊文豪。放到今天就是女作家那类。红袖添香的大神们都不一定比得上。

现代的女德教育就很曲解古代文化了。女四书,《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是讲自我修养。都没有那么极端的说女性应该任劳任怨,也没有说女人肮脏低等。更没有打自己嘴巴的。极端的所谓女德完全是邪教。

缠足陋习大致是李煜时期开始的,具体始作俑者有争议,这里我们就不做展开了。

山东人我认识很多,大体上还是怕老婆的多,比较尊重女性。有北方人的身材,没有北方人的彪悍。有南方人的温柔,没有南方人的计较。山东商会跟南方没法比。相对比较官本位,非常好面子。在意地位远远大于在意钱。可以吃苦耐劳,但是必须要一个理,要得到相应的评价。酒桌文化特别严重。当然了,以偏概全都是不对的,刻板印象都有例外。山东当然也有很多坏人败类。

回到开头。我认为新闻,应该如实表达真实的事情。谁的事就是他的事。不应该随便引申到一个群体,最起码也要有样本数量的支持。新京报的这种行为,是某个编辑硬蹭春节热度,挑起争议双方的情绪,提升新闻价值。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应该就事论事,有一说一。连新闻都不能做到公正严谨,又能倡导出怎样的社会风气呢?

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春节快乐,抓住节日的尾巴,多多的跟亲人沟通沟通,联络联络。人脉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财富。人活在世,就是要营销自己。给自己增值,然后让别人了解,认可,赋予价值。做的好,价值稳固。做不好,泡沫一吹就破。

山东女人不上桌?被媒体曲解的过年习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