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阿里巴巴QJ案沉下去,中国应该更加敢于去讨论这样的事情
吴亦凡、阿里巴巴QJ案、美国纽约州长X骚扰、14 岁的津巴布韦女孩通婚和难产、英国安德鲁王子QJ案,如果你熟悉这些事件,你就应该知道,METOO运动正在全球发酵,更多的勇敢女性站出来,表示她们受到的残害,是的,残害。
女性受到的X侵犯以及无数事件中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正在我们(中国)的网络上引发公愤,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工作)文化中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在全世界的这一系列事件,“绝对不是单一的、偶然的事件”,中国公司的性别不平等和娱乐圈甚至是生活中的,女性物化问题,到底有多深、多普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网民的愤怒还不足以标志着中国工作场所规范的转折点,但是很明显的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女性现在“更愿意站出来反对X骚扰和X侵犯。
女性权利在过去几年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当然与十年前相比,现在的社会似乎更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改变,也应该做出改变。
在美国,#MeToo运动于2018年兴起,引发了对好莱坞和企业界权力失衡和女性剥削的反思。但由于文化禁忌的原因,这场运动未能在我们这里(中国)获得同样的影响力。
我们这个国家,性别歧视和基于性别的歧视和骚扰在职业环境中仍然普遍存在,虽然同我们悠久的历史相比,我们确实进步了非常多,但是问题是,够吗?
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工作场所都存在这种歧视女性的问题。中国劳动法,尤其是反歧视和骚扰方面的措施,执行的很不力。
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在招聘中的歧视行为并不少见。高技能或高级职位的招聘广告通常会优先选择男性候选人,而女性候选人的职位通常是低薪职位,例如低级行政职位。
还有一些广告是公然的性别歧视,比如阿里巴巴在2015年发布的招聘广告,一个类似“程序员激励专家”的职位。要求人员,即求职的“女性”具有“令人惊叹的外表,或必须了解如何赞美和鼓励程序员,并唤醒 [他们] 参加早会的技能”另外一份知名金融企业的招聘信息是这样描述的,“候选人必须在30-35岁之间,家庭负担较轻,因为工作经常需要社交。她必须会喝酒,性格开朗,视力好,形象好,气质好,嘴甜。她必须开朗大方,不能表现得像个小公主。”
工作场所贬低女性并将她们视为X对象的做法更是司空见惯。2017年,腾讯年会上,女员工不得不用嘴撬开夹在男同事腿间的水瓶。女性必须忍受在工作场所受到的性别歧视行为和语言骚扰,你知道从阿里巴巴到百度再到腾讯,都发布过广告,吹嘘在他们公司工作的“女神”以吸引男性新员工,现在想想,大学入学季和报考季的“校花”广告,难道不也是校领导或校方对“女学生”的X剥削吗?
企业盛行的“996”和工作(应酬)场所的饮酒习惯也给中国职业女性带来挑战。一些女性会设计一些策略来避免在饭局喝酒,例如在假装喝酒的同时喝水或获得医生开具的说明。
最近的吴亦凡、阿里巴巴事件令人不安,但鉴于对受害者们受到了社会、网络和相关企业、执法机关的一致支持,我确确实实的看到了,这些事件可能会转化为中国男女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虽然#MeToo运动在中国,并没有像在西方那样激烈,但是新生代的女性明显敢于表现自己并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我们应该鼓励女性公开她们受到的虐待的细节(当然,尽量去避免面向公众,而是直接面向执法机关),也要让公众听到这类的事件。这会是一个永久性的变化。
还是那句话,我不愿意吃热点事件或受害人的瓜,有法律会去捍卫她们的权益,但是事件背后的意义,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