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绿色兵团》中的背景板兵器13

图中右边较大的这架飞机是上单翼布局,双垂尾,机身两侧布置了巨大的斜切矩形进气口,符合这些特征的有米格-25/31、F-15。再看图中机垂尾切尖、而F-15的垂尾平行于机身。再看图中机机头下部较平,上部急剧向下延伸,而米格-31和截击型米格-25P的机头下部却向上弯曲。排除以上型号后,图中机原型当为侦察型的米格-25R(产品84号)。

米格-25“狐蝠”于1964年问世,是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创始人米哈伊尔·格列维奇的最后作品。它主要有两种亚型:P型是以敌国轰炸机、侦察机为作战对象的截击机;R型则是一种侦察机。米格-25依靠耐高温镍合金不锈钢和大推力涡喷发动机,可以以2.5-2.8马赫(倍音速)的高速(以色列声称其雷达曾跟踪并测到埃及米格-25R侦察机飞出了3.2马赫的极速),快速进入截击航线击落敌机。
米格-25一度是苏联高度保密的武器,是西方眼中最为神秘和可怕的战机。直到1976年维克多·别连科中尉驾驶一架米格-25P叛逃到日本函馆,西方世界才揭开了米格-25的秘密。此次叛逃促成了米格-25的出口,才让我们看到了伊拉克米格-25在海湾战争和禁飞区行动中的最后高光时刻。
顺便,米格-25“飞出3.2马赫”和“高速撇下敌机导弹”一般认为是在苏联/埃及与以色列的对峙中发生的两起事件。但近年来的中文互联网甚至科普读物中,两起事件常常被混为一起事件(90年代的书籍中还是两起事件),甚至连甩导弹事件都可能是子虚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