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黑格尔《逻辑学》笔记 1 纯有、纯无、变

2023-03-06 08:00 作者:斯图加特offical  | 我要投稿

1-1 纯有

为什么一开始说纯有是“无规定的直接性”:因为它是最抽象的。所有事物抽象到最后,都是纯有。所以它与一切事物都有同一性;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抽象得什么内容也没有了,因此它无法与其他任何事物比较差异,所以它没有规定性。

说它是直接的,因为这个时候“纯有”被理解为完全无中介的、被真正直接把握到的东西(因为实际上根本没法把握)。

一切被当成直接把握的事物都不是真正被直接把握的,都是中介过的。

1-2 纯无

如果说:纯有是我为了达到能直接把握某事物的目的而去抽象的事物的话(所以抽象出了一个不能把握的概念),

那么纯无就是我试图把握我根本意识不到要去把握的事物如果某事物是纯无,那么我根本就不应该意识到它的存在,根本就不可能去把握他,更不应该谈论它;当我意识到它的存在,并且将其称为“纯无”的时候,它就不是“纯无”了。

1-3 纯无与纯有的同一性

纯有和纯无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我们都有某种“决心”。

我们试图去把握,然后无一例外的遭到了失败:我们无法直接把握某事物(纯有),我们也无法在不通过意识到某事物的前提下把握某事物(纯无)。

把握纯有和纯无的失败共同说明,不可能直接的(起码像现在这样简单粗暴的,否则逻辑学开篇就结束了)把握事物。

所以,纯有、纯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的同一性就在于“不可把握”。

1-4 纯无与纯有的差异性

现在来看它们的差异。
直接把握的决心——通过绝对的抽象得到“纯有”——纯有无法被把握——现在我们意识到了,认识过程也是被我们自己的存在中介过的——于是我们试图排除自己的存在,看看能否直接把握事物,这便是“纯无”——依然失败。

于是,如果说纯有是人对其他存在的绝对抽象,那么纯无就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绝对抽象。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科学的开端是纯有:

因为我们一开始是相信自己的。我们相信自己的实践、理性,我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寻真理——因此,必然从对事物的抽象,而不是从排除自身的存在开始。

如果一开始便预设排除自身,那么并不是因为我们意识到自身的中介作用,而是另外的决心——我们直接不相信自己,试图通过把自己排除出自然界来得到自然界的真理。

这便是道家。

1-5 变

虽然纯有和纯无有差异,但是,人对自身存在的抽象,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与其他所有存在一样的抽象;这样,纯无便走向纯有,这样的纯有便是人的思维本身

而对已经被绝对抽象的存在(纯有)看来,作为纯有的人的思维相对于它也就成了纯无(因为在纯有看来,人的思维恰恰满足了“不通过意识到某事物的前提下认识某事物”的条件)。因此,纯有便走向纯无,这样的纯无便是人的思维本身

而这种两者以对方为中介的、互相走向对方的运动,便是“”。

黑格尔《逻辑学》笔记 1 纯有、纯无、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