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撤退也是种胜利——浅谈《敦刻尔克》

2017-09-01 13:18 作者:孤独の观测者01  | 我要投稿

(第一次投稿专栏,希望大家多支持!)

等了一个多月,诺兰的《敦刻尔克》终于在国内上映了。

本人也是满怀期待的跑去看了首映,并再次被诺兰大法征服了。

因为这部战争片,确实颠覆了以往观众们对战争片的固有印象,同时也带上了诺兰本人强烈的实验色彩。

看来,今年的“年度推荐电影”榜单上,《敦刻尔克》的名字势必会频繁出现了(应该不是毒奶吧2333)

①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

谈到《敦刻尔克》的第一印象,可能很多人的感觉都会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没错,无论是本片的题材也好,叙事也好,演员的表现也好,甚至是汉斯·季默的配乐也好,它们无时无刻都在营造一种紧张和悬疑的气氛,并且这种气氛从头至尾始终贯穿,这在以前的战争片中可以说是很少见的。

不过,也正因如此,《敦刻尔克》对观众的吸引力反而更高。正是这种“踹不过气”的紧张感,让观众不得不全神贯注于本片的进度,为几位主要角色的命运感到担忧。

在气氛营造上,诺兰就已经先发制人了。

②最大的敌人——时间

提到上面的紧张气氛,就不得不提到本片中最为关键的存在——时间。

时间这个因素,倒是颇受诺兰的喜爱。无论是早期的《记忆碎片》,亦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时间都在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到了《敦刻尔克》,时间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片中最大的敌人。

等等,最大的敌人不应该是德军吗?你怕不是在逗我???

确实,片中英法联军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德军的步步紧逼和压迫。但有趣的一点是,本片中德军一方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角色,除了空中剧情线的德军战机,德军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整的现身过。

相反,通过在配乐中加入时钟不停转动的声音,并贯穿全片的手法,以及叙事中的各种细节,诺兰也在暗示本片中真正的敌人是时间。毕竟,这场撤退行动,并不需要多么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需要多么缜密的战略思考,唯一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救出更多的士兵。因此,敌军的围困以及逐渐减少的时间,都是滞留在敦刻尔克的人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以时间为敌人,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抽象和费解了。

题外话:说到时间手法,突然想到了F/Z,每集结尾的四战倒计时同样为动画带来了紧张气氛

③三线叙事(剧透注意)

作为诺兰作品中最不烧脑的一部,《敦刻尔克》虽然并没有大量的伏笔暗示,也没有神反转或开放式结局,但诺兰一直以来严谨的叙事逻辑仍旧保留下来。同时,通过主角们带来的不同视角,以及不同角度的剧情线,《敦刻尔克》仍旧为战争片带来了新的叙事角度。

归结下来的话,《敦刻尔克》的剧情线可以分为三条:

防波堤线,一周:三个有点怂的年轻士兵想尽方法逃离敦刻尔克;另一方面,防波堤也是敦刻尔克滞留部队必须守住的希望.....

海上线,一天:老船长和他的儿子(以及他儿子的朋友)响应政府号召,前往敦刻尔克救人,途中,他们创造了奇迹.....

空中线,一小时:三架喷火战斗机前往支援敦刻尔克大部队,势单力薄的他们要随时面临敌机的威胁......

这三条线从海陆空三方面对敦刻尔克战场进行了描述,同时,当这三条看似平行的剧情线最终交汇到一起,角色命运终于重合之时,相信你也会惊叹于诺兰强大的叙事逻辑具体怎么交汇的就不多剧透了

④用眼神演戏

因为《敦刻尔克》特别的叙事角度,以及本片极其稀少的台词量,本片对演员演技的考验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

而可怕的是,无论是本片中的一众老戏骨(汤老湿,马克·里朗斯....),还是颜值极高的一众年轻演员小鲜肉们,都奉献了不俗的演技。年轻士兵的无助和绝望,老船长的坚定意志和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冷静,飞行员眼中复杂多变的情绪......每个角色内心中的所思所想,似乎都已经传达在眼神里,台词在这部片中,反而显得有些多余。

就我个人来说的话,还是最惊叹汤老湿的演技,作为一名时刻都要遮住半张脸的飞行员,汤老湿却能用露在外面的眼神来传达自己的心态变化,真的是太强了(所以说诺兰你敢不敢给汤老湿一个露正脸的角色???)

汤老湿:我内心大概是崩溃的


⑤撤退也是种胜利

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为题材,本身就是种挑战。因为这既不是一次至关重要的战争,也不是战场英雄的个人自传,归根结底,这是一次以保住性命为最优先的撤退行动。

也因此,本片中的绝望感几乎是弥漫至片尾:德军无时无刻的轰炸,毁坏的船只,被海浪冲上岸的尸体,苦苦等待救援的士兵们.....这些本就绝望的景象,再配合上之前提到过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诺兰将敦刻尔克的惨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临近结尾,当三线交汇,主角们的命运终于汇集到一起,那一刻无论是观众还是角色,都终于放下心来长舒一口气。随后无数艘民用船只的到来,既是希望,也代表了“胜利”。

而在最终,伴随着丘吉尔对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的宣言,影片结束。或许有不少人会像片中主角那样,对这次撤退感到羞耻和惭愧,猜想家乡的人们会如何唾弃他们的狼狈样。可最终迎来的却是火车站里回响不绝的掌声和欢呼声,他们都在为敦刻尔克归来的士兵们进行庆祝。

事实证明,战争胜利的方式不只有一种,撤退并不是耻辱,反而是奇迹。

通过这次大撤退来反思战争的残酷,固然是《敦刻尔克》想要表达的。但在危急关头,人们下定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同心协力的去完成同一个目标,这种精神,或许才是诺兰真正想要表达和传递的吧。

危急时刻的互助精神,才是最为重要的


独特的拍摄手法,独特的题材,再配合诺兰导演的野心和高完成度,《敦刻尔克》绝对是今年最为精彩的电影,也是未来几年讨论最多的战争电影。

让我们在期待诺兰下一部作品的同时,也期望《敦刻尔克》能助诺兰夺得一座属于他的“小金人”吧!

p.s.IMAX为《敦刻尔克》增添了强力的代入感,某些镜头真的是残酷又惊艳。

p.s.s.心疼海上线无辜牺牲的小哥以及汤老湿饰演的飞行员,他们都是本片中的无名英雄。

撤退也是种胜利——浅谈《敦刻尔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