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毛泽东思想概论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或根据:⑴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维护主义的方法论。⑵现实依据。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中;人名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三位一体”的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现实依据:十个历史成就、九个历史改革。历史依据:4个实力和五个面貌(四个实力:经济、科技、国防、综合)、(五个面貌:党、国家、人民、军队、中华民族)
5、一个变两个没变: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变。
6、新时代的内涵:①从历史脉络来看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从实践主题来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从人民性来看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从民族性来看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⑤从世界性来看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或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我国从2014年10月提出了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9、下面属于党的基本方针有;(A )
A 人民为中心 B 人名民族专政 C 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10、习近平提出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坚持党的领导)
11、十四个坚持: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名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国 。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A,B,C)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 构建人类命国
1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4、中国梦的由来: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中华民族的今天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15、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6、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17、实现中华民族必须走中国道路或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19、“三步走”的主要特征(D)
A 温饱 B进入小康 C基本实现强国 D 温饱进小康
(第一步解决温饱 第二步进入小康社会)完成 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2035年到本世纪,实现现代化强国
20、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
21、经济新常态的特点:1.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生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2、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3、自主创新的内涵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引进再创新。
2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25、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26、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主要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 二是全面共享 三是共建共享 四是渐进共享。
27、供给侧核心内容(中心):质量和效益
28、什么事三去一降一补: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政策举措和行动:⒈大力发展实体经济。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⒊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⒋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⒌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⒍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三个坚持?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坚持::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32、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和3个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33、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4、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新的政治机关:监督机关
35、最高审判机关;检查机关
36、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院) 检察院
37、各级县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38、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扩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
39、人民政协的主题: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类。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40、人民政治协商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41、我国的两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2、去年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了新的机关是;监察机关。
43、我国既不是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
44、西方的三全分力制度由: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三者平衡关系。
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社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1、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 2、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议政党。 3、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亲密的友党关系和合作关系。
46、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有:1、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2、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4、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47、两个职能:1、大陆范围以内(我国的31个省级坚持社会主义制度)2、大陆范围以外(香港 台湾 奥门等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48、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1、“一国”即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基础和核心2、“两制”一个中国派生出来的。3、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制度自治权(除了外交权,对外宣战)
49、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手段和方式。(√)和平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核心(×)。一介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基础核心(√)
50、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民主改革 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1966年文化大革命
51、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是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式和平统一,
5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5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即允许意识形态多样化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54、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要从哪些方面做起: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的导向。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5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6、指导思想只能是 一元化(马克思主义)
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由: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有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个方面构成。
58、中国即是文化强国也是文化大国(×)
59、文化强国的基本特征;1、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2、发达的文化产业3、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60、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进行文化改革(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6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三个方面;1、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2、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2、文化事业是政府主导满足文化基本需求。 文化产业是市场主导经济效应满足多样化。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1、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革命文化3、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64、和谐社会是无争论无战争的关系(×)和谐是稳定的社会(√)稳定社会是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是民生问题最基础的(√)
65、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与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6、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有: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教育是最基础的)
67、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68、一带一路建设的三共:共商、共建、共享。
69、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70、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7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1、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1、尊重自然但是不能畏惧和崇拜自然2、顺应自然3、保护自然)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73、政府的三条红线;1、生态保护红线2、耕地保护红线、安全生产红线。
74、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有哪些: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
7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辩证了统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则后三者是战略举措。
76、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7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覆盖的人工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7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目标要求提出了(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⒉创新驱动成效显著。⒊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⒋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⒌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⒎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打好三大攻坚战: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0、全面深化改革的地位: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80、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1、改革是全面的也有重点的;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8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4、全面深化改革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85、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基础。
8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7、我国的法治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新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有哪些?或者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89、2010年,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或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90、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
9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建设的根本方针。
92、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93、党的十八届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94、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95、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96、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97、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时代主题。
98、党在新时代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99、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100、党对军队决定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性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101、(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102、坚持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103、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104、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最高准侧是把国家的主权和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我国对外政策的最高准则是社会意识形态放在首位(×)
105、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身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做出战略抉择。
106、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
107、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10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内容?
答:建设持久的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09、中国共产党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上的领导核心。领导核心的来源由:1、历史人民的选择2、现实证明3、党的性质和遵旨。
110、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
11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112、增强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 政治意、大局、核心、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度一致。
11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14、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115、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民族素质 国民精神
116、香港和澳门作为中国特别的行政区 具有高度自治区方针,有独立的立法。
117、金砖五:中国 印度 南非 巴西 俄罗斯
118、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11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120、各民主职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
121、基层群众政治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
122、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123、自主创新就是完全有自己创新(×)
124、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25、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