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风云 第十三章 此即,换代之时
说了这么多,刘裕还是变了。切实地说,他是累了。
要放在之前,如果关中丢了的话,刘裕必然会大发雷霆,马上秣马厉兵,准备时刻把赫连勃勃给海扁一顿。可是现在不同了。刘裕已经东征西讨打了几十年的仗了,没人想做亏本的买卖,也没有人甘愿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刘裕的这一切动作,无不指向了一个人。
他就是当今的皇上·东晋的“仁君典范”·司马衷大仙在世的“高智商”皇帝——司马德宗!
说白了,刘裕要当皇帝!可是自己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把司马德宗撸下去啊,这不就成为了桓玄吗?桓玄当年是怎么死的,刘裕可是最清楚的了。所以这事儿得名正言顺。当然,这并不是要刘裕搞什么投票选举,让自己成为代表民意的那一个。
刘裕走的道路,叫做禅让。
禅让这把戏,在三皇五帝的时候就已经玩过一遍了。王莽干过,桓玄也同样干过。说白了就是当今皇帝无才无德,所以我甘愿退位,让你来执政。并且,禅让这把戏在南北朝之前是双赢的打算,篡位者得到了权力,禅让者虽然可能会断子绝孙,但是自己小命还保得住。
可惜的是,刘裕打破了这个规律,并且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吃到了恶果。
义熙十二年(416)十一月,刘裕正在伐秦正酣,他突然派自己的左长史王弘回到建康,去要一样东西——九锡。
九锡,同“九赐”,古代的九锡包含以下几样东西: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别看只是九样东西,但是得到九件套的人干了什么,当时大家可是一清二楚。王莽加九锡干翻了西汉;曹操加了九锡,其子曹丕就代汉建魏;桓玄加了九锡,司马德宗就下台了。
其实就是改朝换代的许可证。
王弘言一出,朝廷中的人立马心领神会。你刘裕不是要求九锡吗?啊,刘公功盖万世,接受九锡那是应该的。于是,十二月朝廷就下了旨意,加刘裕为相国、总百揆、加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地位在诸侯王之上,加征西将军。
刘裕推辞。
真是奇怪,明明是自己想要,为什么还要假模假样地不接受呢?但是,要是就这么接受了的话,自己的改朝换代的意图也就太明显了吧……刘裕生怕自己的位子被干掉。所以他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戏,其实就是欲擒故纵。
刘裕继续等着,直到义熙十四年(418)伐秦结束之后,刘裕这才满意了,功德圆满了!他慢慢地收下了这份任命并且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
刘裕奉继母萧氏为太妃,这是家事。以太尉军谘祭酒孔靖为宋国尚书令,左长史王弘为仆射,领选,从事中郎傅亮、蔡廓皆为侍中,谢晦为右卫将军,右长史郑鲜之为奉常,行参军殷景仁为秘书郎。其他的百官,人人有份,凡是对刘相国出过力的,统统可以加官进爵。
九锡有了,百官的支持有了,难道刘裕就可以当上皇帝了吗?没有。请注意,现在在那个位子上坐着的,还是那个皇帝司马德宗。司马德宗就是再傻,毕竟也是司马家的一块肉。前面已经禅让过桓玄一次了,司马德宗绝对不愿意第二次下台。
皇帝不肯让,那就干掉他。刘裕粗暴直爽,直接打算以暴力干事。
他找来中书侍郎王韶之和司马德宗身边的几个亲信,在私底下密谋:前几天我翻过卦书了,它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孝武皇帝死后还有两个皇帝。现在天命既已归我,我们何不就如此把皇帝杀死,立皇太弟司马德文?
周围人表示同意(谁敢反对)。
刘裕高兴了,他说:“王韶之,你把握时机,和这些人配合好。”随后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王韶之心领神会,他马上去刺杀皇帝,但是他发现,司马德文居然也不太好对付。司马德文看见宫中侍卫不在,于是就常常自己贴身陪在皇帝司马德宗身边,每天吃饭前都得要让他来验毒。
可是真是天要亡晋。司马德文他……生病了。于是他搬出去住了。王韶之马上入宫,觐见皇帝。司马德宗问他,臣来干什么呀?王韶之笑了笑,冲上来,连同那些亲兵,一同把司马德宗揍晕。接着王韶之拿出一根棉布,把皇帝挂死在房梁之上。
司马德文回来之后,尸体早就凉透了。他放声大哭,哭自己的兄长怎么死得这么惨……随后他被告知,他成为了下一任皇帝。
真是哭笑不得。元熙元年(419),司马德文奉遗诏(刘裕让人代写的)即位,大赦,改元元熙。葬大行皇帝于休平陵,谥号安皇帝。
在杀兄凶手的助推之下,司马德文坐上了东晋末代皇帝的宝座。
司马德文当了皇帝,但是刘裕不急。首先是因为自己真的只是为了应这卦上的谶文就把皇帝司马德宗搞下台去,自己的心思没未免也太过于明显了吧。其次,自己的位置还不够高,自己的位置是什么?是宋公!可是看看我们的魏武帝曹操,死前都当上魏王了!所以说,刘裕一定要把谋朝篡位的这一切变得合法化,程序化。刘裕一定要拿一顶宋王的帽子在头上戴戴过过瘾,哪怕其实不加的话也对自己的地位没有半分动摇。
元熙元年(419)十二月,刘裕接受朝廷任命,成为了宋王。
都成了宋王了,自然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如清算一下异己。特别是那些姓司马的,更是要一个不留。于是,司马氏宗室中有才干的人,比如司马宣期、司马贞之全部被刘裕下狱处死,罪名也十分简单且老套:图谋不轨!
当然也有没成功的。比如一个叫做司马楚之的人,刘裕派刺客沐谦去刺杀他。可是司马楚之居然把沐谦给感动了。沐谦直接坦明了自己是要来刺杀司马楚之,随后……两个人就一起流亡在外了。
有点扫兴,但总体上刘裕是快乐的,因此,他邀请部下们喝席酒。
会上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带到众人都到齐之后,刘裕坐在最高的位置上说:
“桓玄篡夺晋室江山,东晋气数已尽。我首先起义兵,南征北战,光复晋祚,平定四方,功名至此,因此才获得九锡。而如今我已经老了,还不如回到建康,自己好养老呢。”
群臣一脸雾水,宋王您怎么了,突然说出这席话。大家只好接着话茬说道——宋王您功勋卓著,真乃当世之神仙啊。
宴会在这样尴尬的气氛之下结束了。直到深夜,脑子灵活一点的傅亮才猛地醒悟过来:刘裕说这么一席话,他是要急着篡位啊!傅亮顿时发了疯,向宋王刘裕的府上跑去……可是门关了。傅亮狠狠地捶门。门开了,他见到了刘裕。
傅亮说:“臣今日要去建康城一趟。”
刘裕马上懂了,傅亮这是要帮自己禅位啊。刘裕立即让数十人随从傅亮,一同进京。
傅亮出门的那一个晚上,天上的彗星划过了夜空。古时认为,彗星经过天空,那就是要改朝换代了,此刻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天,也承认了刘裕即位的合法性了。
此即,换代之时。
傅亮四月到建康,打点好行李之后就入宫了。他见到司马德文,向他陈述利害,最后吐出了一句:“皇上,你还是就禅位了吧。”
司马德文苦笑,接过了傅亮手上的笔,一字一句地写下了禅位诏书。写完,他强颜欢笑一下,对身边的人说:“桓玄在时,司马氏已经失去了天下,只是因为刘裕而延长了十余年,如今要禅位,我心甘情愿。”
由于史料的复杂性,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刘裕编的,还是司马德文自己真心说的。
两日后(元熙二年【420】六月十一日),建康皇宫。
司马德文上朝,并宣布自己退位与宋王刘裕。刘裕接受禅让,在假意的谦虚之后,他在南郊的天坛即皇帝位。即日起从石头城入驻建康宫殿。
改国号为宋,大赦,改元永始,以元熙二年为永始元年,百官各有升迁。废晋帝为零陵王,享有优待之权。
刘宋诞生了。历史轰然进入了一个新篇——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