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4位顶尖学霸聊了聊,发现这些通关清北强基计划的 “窍门”!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开学,在休整了大半年后,各高校不仅迎来了很多熟悉的面孔,而且全国36所一流大学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首批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2020级新生。
我们都知道,和自主招生不同,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所以能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同学,无一不是综合成绩、学科潜质俱佳的尖子生。
今天,我们特别采访了几位通过强基计划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同学,看看如此出色的他们,究竟有什么“秘诀”。
以下内容根据采访内容整理,略有删改。
李晨奥:最重要的要清楚自己的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
高中就读于浙江省东阳中学,2020年通过强基计划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物理学专业录取,高考总分698分,语文128分、数学131分、英语139分、物理97分、化学97分、生物100分。
关于高考
爱培优: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你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那么你怎么评价自己的高考成绩,是比较满意,还是觉得是正常水平?
李晨奥:我感觉其实有点可惜,因为我本身学过物理竞赛,物理却只有97分,这稍微有点可惜,但总体来说,我感觉还是可以接受的。
爱培优:你觉得今年的高考题目难度怎么样?和你平时做的练习相比有什么不同?
李晨奥:主要说下数学吧,因为我感觉数学题目比平时做的题目难很多,和往年比难度也有比较显著的提升,而且计算量会比较大。
至于物理的话我感觉可能是受到疫情影响吧,感觉比以前都要简单很多,题目考察的总体思路都跟之前学过的差不多,方法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爱培优:在临考前的最后阶段,你会怎样备考?
李晨奥:相比之前,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错题上,我会选择在临考前多看一些自己曾经做过、做错的题目,反思自己会犯的错误、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我平常也会记要点笔记,临考前也会多翻翻。
爱培优:你的高考成绩特别优秀,那你的高中阶段是一直保持这样的好成绩吗?
李晨奥:也不是一直,因为我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物理竞赛,导致我高二和高三有一段时间成绩不是很好,其他时间还比较稳定,一般都在年级前五。
爱培优:那你在高三是怎么追上大家的进度,把成绩重新提升回来的呢?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想要知道的问题。
李晨奥:主要分外部因素和内因两部分,首先是学校会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环境,让我们可以自由找老师交流,不至于把课程落下太多。
其次就是充分利用一些空余时间,有计划的复习之前落下的功课。比如生物和化学,我会选择找时间翻阅课本,巩固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我本身学物理竞赛,所以说我会有意识的缩减学物理的时间,把更多时间投入复习其它科目。
关于强基
爱培优:作为顺利通过北京大学强基计划选拔的考生,你怎么评价今年北大强基计划的笔试考题?
李晨奥:我的笔试科目是数学和物理,两科都是选择题,难度和计算量实际并不是特别大,主要考察考生对于知识点的了解。我认为,如果没有系统学过竞赛或者参加过强基计划的课程、对于竞赛知识点不了解的话,做起来不会很顺畅。如果是有一定竞赛经历的人,做起来就会很轻松。
爱培优:那么在你看来,超越高考范畴的题目和知识点会占到所有题目的几成?
李晨奥:我认为在80%左右吧,如果是普通高考生的话,应该有80%的题目是完全无从下手的。
爱培优:那么面试方面呢?
李晨奥:也是因为疫情影响嘛,所以是采用在线面试,形式和内容比较基础,包括学习经历、简要概述特长和劣势、对你影响最深刻的人、高中学习和生涯规划。
爱培优:你这次参加的爱培优强基计划集训营,和之前学习的爱培优物理竞赛课程给你感觉怎么样?对竞赛和强基的备考帮助大吗?
李晨奥:我觉得帮助挺大的,首先是爱培优的试卷设置的很规范,基本上题目都是原创的,能感觉到老师很用心,题目能充分考察知识点掌握和对计算能力的训练,对我起到挺大帮助的。
这次强基集训营的题目,形式也跟真正校考比较类似,能够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甚至难度和真正校考都很接近,所以在校考时轻松了很多。
爱培优:作为优秀的学长,有什么经验和寄语能够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李晨奥:我觉得最重要的要清楚自己的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知道自己将要经历什么、面对什么,提前做好准备;其次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知道其实多数人其实和你水平差不多,所以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吴卓丞:好成绩来自于大量训练和规律总结
高中就读于浙江省瑞安中学,2020年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类)录取,高考总分696分,语文118分、数学139分、英语139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技术100分,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约90.74分。
关于高考
爱培优:你的高考成绩算是最顶尖一批,是不是整个高中阶段都能保持这样的好成绩呢?
吴卓丞:我的成绩也并不是一直很好,在高一的时候并不太好,不过学考过了之后,课程变少了,也就能更专心的学习选考科目,主要是高三这一年提升比较快。所以成绩波动是很正常的。
爱培优:那么在成绩提升这方面,你有什么样独到的方法?
吴卓丞:语文还是要靠刷题和积累,因为阅读和古诗文的题目套路比较固定,所以需要靠大量积累和刷题之后,才能培养出手感。有时候可能一些同学想法很好,但是和题目考察方向背离,反而考的不好,所以这就需要大量的训练。
在高三时,老师就给带我们做很多专题训练,我们在这些训练中总结规律,就可以在阅读、古诗文方面拿到比较好的分数。
在物理方面,我会比较注重一些逻辑的推断和应试技巧,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大量做题积累起经验。
除了技巧之外,得益于我学习过物理竞赛,所以对知识的掌握还比较扎实,所以面对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就更有把握,因为这些难题主要考察对知识点本质的掌握,特别是光学、电磁、力学等方面。
同时,刷题也不能盲目,刷题的目的一是要多见识一些题目类型,因为正式考试不会出现你平常做过的题目;二就是要注重总结规律,如果只是单纯地刷比较类似的题,只是不断提升计算量,那就没什么意义,有时候反而会被限制住。
爱培优:在最后冲刺阶段,你有什么独特的备考策略吗?
吴卓丞:因为今年遇到疫情,所以和往年有点不太一样,从疫情一开始,我就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因为到了高三下学期完全不用担心说试题、练习或是解题模板不够,所以越到后来,反而最重要的就是减少自己的焦虑,因为越到后来,你手头的材料越多,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做判断,只把自己最欠缺的部分整理出来解决掉,然后归纳总结。包括一些技巧型的方法和经验,也是如此。
关于强基
爱培优:对于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笔试题目,有什么能和我们分享的?
吴卓丞:数学题目还是比较常见的题型,感觉和往年的三一(即三位一体)题目类型比较接近,只要会方法,基本都能解决。题目本身并没有设置很多超越高考范畴的内容,只不过可能有竞赛背景的人解答起来会更直接和有效。物理方面就包含了很多竞赛知识点,包括一些竞赛才会涉及的常量和计算方法,并且这些题目不会给出任何(超纲)提示,所以有可能一些人看到题目就会懵掉。
爱培优:在面试方面有什么新奇之处?
吴卓丞:清华的面试是给出一段材料,阅读材料之后要自己列出框架,然后给面试老师做一个3分钟左右的演讲,之后面试老师会提出1-2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在材料中给出的问题,有一些是临时性给出的问题。在面试这方面,我觉得爱培优强基集训营面试课程的训练挺有效的。
爱培优:既然你提到了我们的强基集训营,那你觉得我们集训营的训练对你有没有起到整体的帮助?
吴卓丞:我觉得帮助挺大的,课程可以回看,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巩固一些难点;而且题目质量也很高,数学题目很有新意,并不是传统的套题或者经典例题,应该都是老师出的原创题;老师方面的话,对物理李尚老师印象比较深,上课很有意思,很轻松,面试课程的姜老师也很棒,训练课程很有效。
于昊新:要充分信任老师,跟着老师走
高中就读于山东省山大华特卧龙学校,2020年通过强基计划被北京大学化学类Ⅱ(地球化学)录取,高考总分684分,语文116分、数学144分、英语142分、物理93分、化学95分、生物94分。
关于高考
爱培优:昊新你的成绩这么出色,在山东省内可以排到300名左右的位次,那么你保持这样好成绩的秘诀是什么?
于昊新:主要还是老师好吧,只要充分信任老师,每一步都跟着老师的节奏来就好,疫情期间你们爱培优不是也有强基计划免费学的课程么,我们学校当时也组织学习了,感觉也不错。
包括高考前规划也是由学校安排好的,会按照疫情之前安排的课表上网课,也会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交作业,可能和其它学校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学校在执行的时候比较到位吧。
还有我觉得运动是很重要的,不光能保持身体健康,也能很好的缓解高强度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疲劳,所以我们学校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安排的体育课还是比较多的。
关于强基
爱培优:今年北大强基计划化学Ⅱ的考核难度怎么样?
于昊新:山东是新高考改革省份嘛,所以我们考的是物理和数学,难度挺高的,我感觉物理还好,数学真是挺难的,我学过数学竞赛也感觉特别吃力。
爱培优:因为我们之前也预测过,强基计划校测笔试题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超越高考范畴,所以你作为今年的考生,又有竞赛背景,你认为有多少题目是高考范畴以外的?
于昊新:我个人觉得数学基本都是吧,高考内的题目很少。纯高考生如果没有系统备考的话,笔试难度还是挺高的。不过和清华比,北大的面试还是比较基础的,可能一些表达能力好的高考生会有优势。
爱培优:那你作为竞赛生,备考强基计划的时候和普通高考生有什么不同吗?
于昊新:我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全新的选拔方式,可能一些学校也没有特别多的经验,所以我感觉爱培优的集训营还不错,课程和题目难度是线性分布的,没有竞赛基础的学生也能学。
朱华天:高分来源于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高中就读于上海市七宝中学,2020年通过强基计划被东南大学数学类专业录取,高考总分561分(上海市高考满分为660分),语文111分、数学131分、英语127分,强基计划综合分数约85.6分。
关于高考
爱培优:华天首先来评价一下今年上海的高考题目吧,你觉得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吗?
朱华天:我觉得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新,这个新体现在命题风格和方向上吧,比如今年数学填空第11题,第一眼看上去感觉比较简单,主要考的是函数和集合的特点,但是在解起来的时候就发现要比看上去难很多,涉及分类讨论的方法。
这道题虽然知识点完全是高考范围内的,但是感觉解题的思维模式比较接近竞赛。
爱培优:对于高考,你个人有什么比较独特的备考策略能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朱华天:我觉得高三,尤其是临近高考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不一定是错的,因为多数人的成绩并不取决于这段时间,而是高中三年已经“铺垫”好了,短时间内不会有特别大的起伏,我有个同学就是高考那阵3天都没有睡着,还得了重感冒,但是一点都没影响他考上上交大。
关于强基
爱培优:能简单和我们介绍一下东南大学强基计划的校测吗?
朱华天:东南的笔试是根据选择的专业而区分的,我报的数学类专业,笔试就考数学。题型的话是20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难度也并不高,即使有一些不会做的题目,也能通过一些“小聪明”或者之前学过的小技巧、小方法解决掉。
面试方面就比较基础了,会问一些个人信息、兴趣爱好、专业志向和一些学习之外的情况,我感觉可能是强基首年招生,或者是东南大学更注重笔试,所以面试并不会特别“刁难”考生,只要放松心态,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
爱培优:通过参加东南大学的强基计划,有什么新的感触吗?
朱华天: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还得多做题吧,因为东南大学的强基笔试并没有像清华、北大那么难,即使是像我一样没学过竞赛的人可以尝试去冲一下,所以在考试之前做过很多习题,包括一套和北大博雅相关的题目,感觉都挺有帮助的,因为有些题型还是比较类似的。
“窍门”总结
通过和这几位同学交流,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人,他们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实际上是很类似的:
1、坚持不懈
这几位同学身上最相似之处就是无论在学校,或是疫情期间居家,都没有一刻放松,甚至在高考过后也立刻就投入到爱培优举办的强基计划考前集训营的学习当中来。正是这种持续性的学习,才能让他们在整个疫情期间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应考状态,最终在考场上100%的展现自己应有的水平。
2、紧跟老师节奏
时刻紧跟学校和老师的节奏也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是第一次面对高考,但对于老师们来说,他们已经具有多年经验,足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同学给出不同策略的指导。所以紧跟老师节奏,是迈向成功重要基石。
3、刷题
从几位同学分享的经验来看,刷题仍是目前应对理科考试、有效提高成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训练应试技巧、思维模式还是开拓眼界、熟悉该校校测题型,刷题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就像吴卓丞同学所说,刷题重质不重量,刷题的目的是要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如果只是为了刷题而刷题,那就成为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也就失去其意义,甚至有时候反而会被限制住。
4、提前规划、落实到位
虽然这几位同学的学习经历各不相同,但相似的是他们都很早之前就规划好了自己的升学之路,在确定了走强基这条路之后就会根据各校校考安排来规划备考,并在高考结束后立刻投入到强基校测备考中来。这样不仅让他们在考场上表现的更从容,更能很大程度提高录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