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桂枝加桂汤治疗慢性胃炎、呃逆医案。一男51岁自诉五年前曾因胃脘胀闷不舒,隐隐作痛

2023-11-16 10:3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桂枝加桂汤治疗慢性胃炎、呃逆医案。一男51岁自诉五年前曾因胃脘胀闷不舒,隐隐作痛,食欲不振,经某医院诊为慢性胃炎,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近二个月来,胃脘时有不舒,半月前又因受凉而见呃逆,日渐加剧,伴腹胀,纳呆,困倦。曾多方求治,迭进中西药,而无显效。近两日呃逆频发,故前来求治。刻诊:证如上述,见其呃逆频作,音低声微,面黄体瘦,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证属脾胃虚弱,寒邪侵袭,胃气上逆。 治当补脾胃,祛寒邪,降逆气,用桂枝加桂汤加味:桂枝20克,白芍、党参各15克,甘草6克,干姜、生姜各9克,大枣7枚。服药2剂后,呃逆次数明显减少,腹胀、纳呆也有好转。又服2剂,呃逆消失。上方桂枝减为9克,再进3剂而愈,随访无复发。按语:久患胃病,脾胃已虚可知,又寒邪直中,致脾胃不和,冲气上逆而发呃逆。桂枝汤能外和营卫,内调脾胃。加桂枝者,“为其味甘,故又善调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医学衷中参西录》)。又加党参、干姜温补脾胃,待阳复寒去,脾胃调和,则呃逆自除。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诊断依据的病证。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西医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和胃肠神经官能症、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及胸腹手术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之呃逆,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诊断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症。常伴胸膈痞闷、胃脘嘈杂灼热、嗳气、情绪不安等症状。 2.多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受凉等诱发因素,起病较急。 3.呃逆控制后,作胃肠钡剂X线透视及内窥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干呕干呕与呃逆同有胃气上逆的病机,同有有声无物的诊断依据,二者应予鉴别。呃逆的特点是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其声短促而频;干呕的特点为胃气上逆,冲咽而出,其声长而浊,多伴恶心,属于呕吐病,二者不难鉴别。 2.嗳气嗳气与呃逆也同属胃气上逆之证,但呃逆的特点为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嗳气的特点则是声长而沉缓,多可自控。 (三)辨证要点 1.辨病情轻重呃逆有轻重之分,轻者多不需治疗,重者才需治疗。若属一时性气逆而作,无反复发作史,无明显兼证者,属轻者;若呃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兼证明显,或出现在其他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则属较重者,需要治疗。若年老正虚、重病后期及急危患者,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饮食难进,脉细沉弱,则属元气衰败、胃气将绝之危重证。 2.辨寒热虛实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面青肢冷,舌苔白滑,多为寒证;呃声响亮,声高短促,胃脘灼热,口臭烦渴,面色红赤,便秘溲赤,舌苔黄厚,多为热证;呃声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气出无力,脉虚弱者,多为虚证;呃逆初起,呃声响亮,声频有力,连续发作,脉实者,多属实证。 三、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呃逆的治疗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法。平呃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在此基础上,可辅以降逆平呃之品,以利膈间之气。对于危重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治当大补元气、急救胃气。 (二)分证论治 1.胃火上逆证 证候: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代表方:竹叶石膏汤。 基本处方:生石膏30g,知母10g,北沙参30g,麦门冬20g,法半夏10g,山药15g,柿蒂10g,竹茹10g,甘草5g。 2.胃中寒冷证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代表方:丁香散。 基本处方:丁香3g,柿蒂10g,干姜6g,党参10g,通草5g,刀豆30g。 3.气机郁滞证 证候: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代表方:五磨饮子。 基本处方:代赭石10g,旋覆花10g,橘红10g,法半夏10g香附10g,党参10g,沉香10g,生姜5g,瓦楞子30g。 4.脾胃阳虚证 证候: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代表方:理中丸。 基本处方:党参10g,炒白术10g,炮干姜8g,吴茱萸5g,丁香3g,柿蒂10g,刀豆30g,炙甘草10g。

桂枝加桂汤治疗慢性胃炎、呃逆医案。一男51岁自诉五年前曾因胃脘胀闷不舒,隐隐作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