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15新闻打假|哪一条让你“信以为真”?

2023-03-14 16:36 作者:庖丁解news  | 我要投稿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都会有一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被曝光。


打假,不仅要打商品的假,新闻的假同样也要打。尤其是自媒体领域。


近日,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无中生有制造谣言;集纳旧闻旧事冷饭热炒,使用异地新闻嫁接拼凑,移花接木制造虚假消息等行为,都在整治之列。

一、涉甲流假新闻  


1、新冠抗原试剂能测出甲流病毒?

近期,国内部分省份出现了甲型流行性感冒高发的现象。核酸检测能鉴别流感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一部分网友质疑“核酸检测是用来测新冠的、还能测流感吗?”,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家里的新冠抗原试剂也能测甲流”。


真相: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刘胜称,感染甲流可以通过做核酸检测发现,但此核酸非彼核酸。每个病原体都有核酸,热搜中提到的核酸检测用的是针对甲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试剂。除此之外,在医院通过专业的试纸也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甲流。


2、奥司他韦是治疗感冒、流感的“万能神药”?


用于甲流和乙流的治疗药物奥司他韦近日受到广泛关注。一周内奥司他韦在网络搜索上涨1150%,被称为流感“神药”的奥司他韦断货的词条也多次冲上热搜。


真相:

上述说法言过其实。流行性感冒(流感)多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多为鼻病毒等引起,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其对普通感冒无效。且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使用时须遵医嘱,不宜自行服用;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也不宜长期服用。


3、怀孕后不能打流感疫苗?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吗?”“孕早期接种流感疫苗对胎儿有影响吗?”“孕妇能打哪种流感疫苗?”……网上针对孕妇打流感疫苗的说法五花八门。


真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郭兮恒表示:“怀孕是可以打流感疫苗的。对于孕妇而言,孕期可以接种灭活的流感疫苗,一般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涉新冠假新闻 


1、新冠消失了?


春节后为什么没有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新冠疫情还会再来一波吗?新冠病毒有没有“消失”?近日,关于“新冠病毒去哪儿了”的问题引起广泛讨论。


真相: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期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


2、第二波新冠疫情又要来了?


2023年2月19日,杭州一所小学出现10名新冠阳性,学校停课的消息,随即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


真相:

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的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 。


三、近期其他假新闻 


1、“杭州文旅局局长高清写真”疯传?


3月13日,打开社交平台,一则名为“杭州文旅局局长高清写真”的视频登上热门,辣眼的画风吸引了一批吃瓜群众。


真相: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回应:假的!平台不审核过怎么能随便发?请博主和平台赶紧删视频,我们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2、刘文正去世?


台湾歌手、华语乐坛一代巨星刘文正,在两天时间里经历了一场“死而复生”的闹剧。其“去世”消息于2023年2月15日由其前经纪人夏玉顺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透露。


真相:

据媒体报道,仅仅时隔一天,夏玉顺就改口表示,“刘文正其实是为了不想再被打扰,才会希望他放出死讯”。


3、杭州机动车取消限行?


2023年2月16日,一则杭州市政府将于3月1日取消机动车依尾号限行的“新闻稿”在网上流传。


真相:

据浙江之声报道,16日下午,杭州某小区业主群讨论ChatGPT,一位业主开玩笑说尝试用它写篇杭州取消限行的新闻稿,随后在群里直播了使用ChatGPT的写作过程,还把文章发在群里。其他业主不明就里,截图转发,导致错误信息传播。


4、男生进女寝被抓大喊“我爸是干部”


网传广东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一男生因进女生宿舍被发现,被抓时还大喊“我爸是干部”,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真相:

2023年2月27日,针对网传消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发布情况说明,该生父亲是省内工人,并非“国家领导干部”。该生是在值班老师陪同下于当天12时许进入事发宿舍楼,并无“在女生宿舍留宿”情况。


5、ChatGPT体验几次后要收费?


在ChatGPT大火时,各种“蹭热度”的行为也层出不穷:有的推出“山寨版”ChatGPT服务,免费体验几次后高额收费。


真相: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消委会提醒,这些产品大多只是借用ChatGPT热度赚钱牟利,而非真正的ChatGPT,其聊天能力和ChatGPT相差甚远,有些回复是统一的应答话术,甚至答非所问,对话质量低下。而且一些以短期牟利为目的的程序,收取用户会员费或套餐费用后,可能随时关闭跑路,用户售后服务无保障。广大消费者要谨防不良商家蹭热度非法牟利。


6、云南文旅局通知游客延期前往云南?

近日,有不法分子冒充“云南文旅局”的名义,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网络平台散布谣言,通知游客延期前往云南。


真相: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不存在“云南文旅局”这样的机构或单位,凡是以此名义发布的各类信息均为虚假信息。


7、鸭子给鱼当饲养员?

动物园内,一只鸭子化身“鸭妈妈”,多次给水池中的锦鲤喂食。3月11日,一段拍摄于北京海洋馆的视频引发争议。


真相:

3月12日,北京海洋馆工作人员回应,实际上是鸭子吃了一口食物后去池子里喝水,锦鲤凑过去吃它嘴边掉下的食物残渣,并非喂食。


三招让假新闻退退退!


面对如今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和假新闻,这三招能够帮助我们普通大众鉴别真假!


1、信息要有可靠的出处


在乱云飞渡、情况不明之时,特别要注意报道是否引用了权威信源。对于缺乏权威信源甚至没有信源的模糊信息,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


2、消息要完整。


完整的新闻要有六要素,即5W1h,简单说就是“某时某地某人出于某原因而做了某事导致了某结果”。若新闻做不到六要素俱全,真实性就会打折。


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单一信源主张的新闻,哪怕被转载一亿次,也不可信。所谓孤证不立。


看到一个对我们有影响的消息,别急,再找找其他权威媒体的报道,核实一下。


作者:魏园 熊静怡

编辑:熊静怡

责编:魏园


3·15新闻打假|哪一条让你“信以为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