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考情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618/847考研信息汇总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木容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
文艺学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木容学姐
专业方向:文艺学
初试390+
助你2024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4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141]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亚太高校书院联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成员,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藏资源包括古今中外各类印刷型文献和数字文献。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教育学、地理学、文史哲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的文献见长。 截至2021年底,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493.86万余册,其中图书407.86万余册,期刊合订本41.28万余册,古籍文献33.48万余册,学位论文5.79万余册,非书资料5.1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64个(466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8.02万余种,电子图书220.16万余种,学位论文789.0万余篇。
知名校友数名。20世纪50年代初高校调整后,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程俊英、周子美、余振(李毓珍)、万云骏、史存直、彭鹏、林祥楣等一大批一流学者均执教于华东师大。从钱谷融先生引发全国讨论的“文学是人学”命题、王元化先生撰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学著作,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研究方法论大讨论,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论争等,中文系都在学术界赢得了巨大声誉,获得了“中国批评家摇篮”的美誉。70年代,华东师大西语系(今外语学院)还有一个雅号叫“大使培训班”,言下之意是出过许多大使,同时,这个系也有意为国家的外交战线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声誉离不开一大批著名前辈学者的开拓之功。20世纪50年代初高校调整后,许杰、徐震堮、施蛰存、徐中玉、钱谷融、王元化、程俊英、周子美、李毓珍、万云骏、史存直、林祥楣等知名学者均曾执教于此,一时云蒸霞蔚。新中国成立后,钱谷融教授关于“文学是人学”的命题曾引发全国大讨论,徐中玉教授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为该学科的现代拓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元化教授的一系列学术思想著作更是开一代风气,影响深远,海内同钦。改革开放以来,中文系几代学人各领风骚,以敏锐、稳健、扎实的参与姿态与实绩,始终走在中文学科前沿。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各个研究领域,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在学术界赢得了巨大声誉。
1995年,中文系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中文系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中文系入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一流学科。2018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的打样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2020年,“元化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拥有国内一流的学术平台。本系有1个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有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4个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和中国茅盾研究会挂靠本系,4家学会均获得民政部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3A等级,其中2家入选2020年教育部主管重点联系社团,这些学会的会长、秘书长大多由本系教授担任。中文系参与建设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和“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此外,中文系下属的研究机构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学资料研究中心、王元化研究中心、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身体美学中心、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史专业委员会也挂靠在中文系。
中文系主办9种全国性学术刊物——《文艺理论研究》《现代中文学刊》《词学》《中国文字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诸子学刊》《中国美学研究》《辞书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中国文字》) ,和1本语文教育刊物——《中文自修》。其中,前七种为国内CSSCI来源期刊与集刊。杂志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全国高校中文系中居于首位。
学校官网:https://www.ecnu.edu.cn/
研究生招生信息官网:https://yjszs.ecnu.edu.cn/
02
报录比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a. (代码、名称)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01英语
科目三: 618写作
科目四: 847文学基础
b. 专业课试卷结构
①命题内容:
618 写作
大作文: 1500-2000字记叙文 (90-100分)小作文:800-1000字学术议论文(50-60分)
847文学基础
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内容包括美学、中西方文论、作家作品、文学史。
命题题型:
文学基础(847): 5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题、2个论述题(从考察内容中随机挑选)
③命题大纲:


22年部分真题解析(847+618)
618写作
大作文题目(90分)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理解材料,围绕青春为话题,任选角度,要求1000-1200左右。
题目的考察方向也都比较常规,大作文给了一个非常宽泛且比较老生常谈的话题,相比去年给出鲁迅和张爱玲的两段话而没有一个明显的主题而言,今年给出固定话题的大作文题目让同学们更容易把握行文的总体方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写偏题的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大作文材料中这段话是李大钊先生在1916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青春》中的部分内容,联系时代背景,不难看出这段内容总体的基调是昂扬奋进的,口吻是鼓舞性的,行文的时候只要把握住总体的基调就不会出太大的错误。
22年的这篇大作文也没有规定体裁,考生可以选择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性散文,但是木容学姐还是建议大家写成标准的记叙文的形式,因为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华师大研招网上对618大作文的要求是“20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或议论文”,所以写议论性散文有一定风险,如果没抓住散文的特征写成了纯粹的议论文可能就不太好,如果坚持要写议论性散文的话,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写成那种喊口号式空洞的文风。
根据学姐总结的经验,写议论性散文要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并且最好能够做到对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或者文艺评论作品信手拈来,把例证和论述比较好地融合起来。否则的话还是写成记叙文的体裁更容易拿分。但是如果已经写了议论性散文的小伙伴们也不用特别担心,往年也都还是有不少高分的议论性散文出现的,具体肯定还是根据写的内容来打分,不会因为体裁问题就一棒子打死。
小作文题目(60分)
22年小作文的要求就更加具体很多,小作文考察的方向是文学研究中的整体性思维,考察的范围是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
今年的小作文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话题要求,即:“运用整体性思维,打通古代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学术意义”,同时框定了行文的方向和范围。但实际上这个范围也比较广泛了,毕竟囊括了所有的中国文学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任选自己熟悉的时代或文体。
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两点,其一是“整体性思维”。不难看出,题目中对整体性思维的介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通古今”,所以行文时只要抓住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之间的联通就不会出太大的错误。其二是文学研究的学术意义,这说明论述的重点除了放在古代和现当代的联通之外,还要适当论述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学术意义,即从联通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把握住这两点,再加上一个自己熟悉的切入点,应该就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文章。关于怎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木容学姐在618作文课上讲到过的方法,一定要尽量地缩小切入口,拓展答题的深度。
847文学基础部分真题分析
简评莫里哀的《伪君子》的形象。这个考点虽然并不是非常冷门,却因为华东师范大学从未考过而被很多同学忽视,但我们考生就因为没有完整的复习到就坐以待毙吗?不,相信我们的学员一定可以很好地掌握木容学姐的答题技巧,更为出色地答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我们可以运用答题模板3:略评某作品中某个艺术形象
从结合作品当中的情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特征以及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品当中整体把握某艺术形象所带有的时代性内容 、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意义以及自己的观点+所看论文的观点评价来思考,逐一来回答这道看似生僻的题目,这样即使你没有很好的背诵过,仅仅只是一个印象,也会大概回答出莫里哀的《伪君子》是在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个时代背景是怎样的?以及“伪君子”这个形象的塑造在古典主义时期具有什么样的时代内容~~你看,即使你忘记了剧情,不也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分数吗?
另外,简述20世纪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适用答题模板4:简评某一个作家某一作品的艺术特色(艺术创作个性、艺术手法、主要特点等。)
简述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适用答题模板5:简述.......发展的大致过程(一般为文学事件、文学团体或者文学流派 例如:简述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大致过程;简述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过程;简述文学研究会在第一个十年文学当中自身发展的大致过程等)
浅论朦胧诗论争。适用答题模板:比较分析作家们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现象的不同反应或相同之处。 即使问答不一样,我们也可以灵活运用,从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叙述视点、形式技巧和题材内容上的差异、举具体朦胧诗作品实例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来进行分析(注重艺术形象的把握和创作目的的分析)、以及自己的阅读思考以及结合相关论文阅读后的内容补充。作家专题出题规律性来思考就可以形成比较系统的答案啦~~
复试科目

华东师范大学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上线生源数达到招生计划数的学科不进行调剂。少量学科若需调剂,将全部通过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调剂复试比例将高于一志愿复试比例,详见2023年复试工作方案。
复试一般为2023年3月下旬至4月初,具体时间以届时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