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也撸猫吗?
猫咪,一种神奇的生物。 眼睛里装着星辰大海,脚爪乘着翩翩轻功。 如今很多人都喜爱“吸猫”“云养猫”,但吸猫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猫奴爱起猫来的疯狂劲儿,不亚于现代人。 从达官贵人到文人墨客,无数人彻底沦为了“猫奴”。 从先秦开始,我国就有非常明确的关于猫的记载。 《庄子·秋水》记载“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狴”,最开始把猫叫做狸,主要是用来抓老鼠守食粮的。 到了唐朝,中亚和西域开始向中国传入已经过驯养的猫种。波斯猫在当时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一跃成为宫廷贵族喜爱的萌宠,被唤作“狸奴”。 李商隐诗中曾写道“鸳鸯瓦上狸奴睡”。 及至两宋,中国人对猫的喜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在宋朝,养猫如同娶妻纳妾,是要下聘礼的,俗称“聘猫”。如果是亲戚朋友家的猫所生的小猫,要给主人下的聘礼是“盐”;如果是野猫生的小猫,要把小鱼串成一串送给野猫表示尊重。 一代大文豪陆游,算得上一个彻头彻尾的猫奴,光写猫的诗词便多达十二首,比如《嘲畜猫》、《赠猫一二》、《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赠粉鼻》、《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等。 所以也就有了“自古猫奴看宋朝,宋朝猫奴看陆游”的说法。 《赠猫》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这首诗名为《赠猫》,是陆游写来纪念自己成功纳猫。 他给猫咪的聘礼是盐巴,可见他领养的是一只家猫。但他用了猫薄荷,堂而皇之地戏弄小猫咪,还要戏称猫咪醉态百出,兴奋地去抓耗子。 陆游总觉得自己亏欠猫些什么,于是在《赠猫》其二中写道:“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猫捉老鼠有功,我要喂它鱼饭来犒劳它。 陆游当年曾在南郑前线投笔从戎,但是,现实却使他始终处于“报国无门”,“为国忧民空激烈”的痛苦之中。所以他晚年养猫,既是蛰居生活的反映,又是孤寂心态的安慰。 他在生命的最后20年,退居到了浙江绍兴老家。虽然他自称不再踏入仕途,但仍想着收复失地。而这种落差和苦闷一直困扰着陆游。幸好,他还有酒喝,有猫撸。
宋·佚名《狸奴蜻蜓图》 同样在宋代,猫咪不仅入诗,更达到了画猫的巅峰!南宋画家李迪就是当中痴客! 他极爱猫咪,留下了《秋葵山石图》《狸奴小影》及《狸奴蜻蜓图》等传世佳作。 到了明清,出现了一位重度吸猫患者——嘉靖皇帝。他专门下令创办宫廷养猫专用地——猫儿房,赐给每只猫儿官职和昵称。 当爱猫死去时,嘉靖帝悲痛得几天不吃不喝,甚至要求大臣们写祭文为其超度,用金棺材下葬,造碑立冢。 乾隆皇帝也是铲屎官中的高端玩家。他让皇家画院把自己宠爱的猫咪画成图册,名为《狸奴影》,并以满汉双文标注了名字,以供自己观赏。
宋·李迪《狸奴蜻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