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问题》补:十、
【本文转载自 仅供学习参考】
P·5-6“······这就是说,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法则,使我们的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但是,不能把可能同现实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研究这个经济法则,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熟练地应用它,必须制定出能完全反映这个法则的要求的计划。不能说,我们的各个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都完全反映出这个经济法则的要求。”
此章中心说明,不能把有计划按比例的客观法则与计划混为一谈。我们过去也制定了计划,但时常发生风潮。多了、少了、盲目的碰,不知怎样才好,经过了曲折、马鞍形的教训,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才找到了总路线,才有农业纲要四十条,客观实践证明四十条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制定新四十条,苦战三年再发展,充分讨论再通过。总路线这一套是否能完全反映客观法则,还要到实践中去证明。过去工业搞了八年,不知道以钢为纲。现在找出了工业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一元论。大、中、小,以大为纲。中央与地方,以中央为纲。矛盾两方面,有主要方面。八年成绩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个摸索过程。不能说我们完全正确计划了生产,不能说我们完全反映了客观规律。计划机关应当认识计划工作不只是计委、经委搞,而是全党来搞各级搞,大家搞。斯大林这段话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并未仔细研究,没有展开说,说清楚。苏联没有大、中、小,中央与地方,工业与农业并举,都没有两条腿走路。规章制度束缚人。我们也没有相当充分地研究、掌握,因此我们的计划也并没有完全反映客观法则。
P·6“否认这个原理的人,事实上就是否认科学,而否认科学,也就是否认任何预见的可能性,因而就是否认领导经济生活的可能性。”
斯大林到此为止还没有展开,斯大林脑子里还没有解决,因为没有几个并举,规章制度束缚生产力。至少说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活的,但我们的计划是绝对平衡,死计划,必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过去革命是否合乎规律,胜利已经证明。40条也已证明。总路线是否合乎规律,很难说,好多东西见了效,现在还要看,还要继续丰富和发展。
P·7“我们来分析一下恩格斯的这个公式吧。恩格斯的这个公式不能认为是十分明确的,因为其中没有指出,究竟是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还是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即一切生产资料转归全民所有,还是仅仅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归全民所有。这就是说,恩格斯的这个公式可以了解成这样,也可以了解成那样。”
这一段分析周到!问题是把它分成两个部分。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值得研究。
(在原书第七页,对“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这一章,主席有如下一段批语)
商品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最终与生产力也有关。因此即使是完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了,某些地方仍要通过商品来交换。
P·8“由此可见,恩格斯所指的是这样一些国家,在那里,不仅在工业中,而且也在农业中,资本主义和生产集中都充分发达,以致可以剥夺全国的一切生产资料,并把它们转归全民所有。因而,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消除商品生产。这当然是正确的。
斯大林对恩格斯的公式的分析是正确的。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看见商品生产就发愁,以为是资本主义。看来为了团结几亿农民,商品生产还要大大发展,货币也要增加,这是几十万干部的思想问题,是对五亿农民的团结问题。我们现在只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似乎有人想立刻宣布全民所有制,剥夺中小生产者,而不宣布范围,究竟是社所有,还是县所有?这样废除了商品与商品生产,只宣布全民所有,就会剥夺农民。1955年,连征带购,搞了不到九百亿斤,闹得很厉害,人人谈粮食,家家谈统购。这还是购,还不是调拨,后来决定搞830亿斤,才缓和了。这个事实,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