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近赛车游戏--从键盘车神到吃土车手

2017-12-01 05:31 作者:惠痴赛车委员会  | 我要投稿



说起赛车游戏,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游戏?是EA旗下做了20代的《极品飞车》?还是手机平台上的《狂野飙车》?亦或是EA在手机平台上的毒瘤大作《“真实”赛车3》?在本编文章中,我将从一个赛车迷和LowB卡丁车玩家的角度给大家讲述一下赛车游戏的分类和发展,也会给对汽车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

    

赛车游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娱乐向,拟真向,模拟器(严格来说不算游戏了)。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结合三次元驾驶经验(赛道卡丁车驾驶和日常开车出行)和二次元驾驶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下各类赛车游戏以及其中的代表作品,并进行拟真度打分(以三次元驾驶为100分)

                                                             娱乐向

这一类赛车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为感官服务,物理在这一类游戏中大概是排最后一位的。比起物理,这类游戏的时候把“操作手感”排在更前面的位置。转弯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转向的时机和玩家的反应能力。刹车在这类游戏中更多只是一个让你打破平衡然后进入漂移的快捷键,而不是你真的需要大幅度减速。近10代极品飞车之中,只有13和15不是纯娱乐游戏。别的嘛......其实就是披着真车外壳的QQ飞车?大概。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使用EMP,钉刺带以及NOS加速等魔法道具用于提升游戏快感。在转弯的时候基本不需要大力刹车,而是轻点一下,然后进入浓烟滚滚的漂移状态。油量和轮胎损耗?不存在的。切记不能把这一类游戏的经验代入现实驾驶当中,否则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极品飞车14:热力追踪》

拟真度5-15

拿nfs14举个例子,这个游戏和现实主要的联系可能就是车子的外观和声音了,以及车子都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飞起来之后会往下掉(至于游戏里重力加速度是不是9.81还是不得而知呢)。玩家在游戏里可以扮演警察和飙车党相互追逐。警察可以使用EMP,直升机,路障以及钉刺带来帮助逮捕犯人。飙车族则是把直升机和路障换成了涡轮系统和干扰器来躲避警察追捕并取得好名次。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情景进行娱乐,也可以驾驶已经解锁了的车辆在背景地漫游欣赏风景。

第一次玩NFS14是在玩过相对拟真的13之后,于是过弯时时刻刻遵循慢如快出黄金法则,结局就是被ai暴虐。当我扮演警察一对一追捕逃犯时,成功让犯人扎上钉子之后我以为游戏结束了,结果他只是掉了三分之一的血,继续与我斗智斗勇。不是我不懂阿虚的名言警句,但这种玩娱乐游戏有时真的是能让人三观爆裂。NFS14的操作手感总体还是不错的,转向偏中性,不强迫玩家漂移。很多弯道还是直接抓地过弯更快。反观NFS16,基本是不漂移转不动弯的那种。虽说这个游戏十分魔法,但适应之后手感意外的不错。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款娱乐向赛车游戏。

近年来,nfs的评价是一代比一代低。最主要的原因是EA对于这个系列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玩家群体。EA也不知道自己想吸引的是汽车迷,赛车迷,还是一般游戏爱好者。速度与激情火?那我们下一代就做地下飙车的。最近流行二五仔背叛然后复仇?那就做个payback。头文字D那边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去挑战别人?那就做个生死卡本谷什么的去征服城市。驾驶手感基本每一代都有不小的变化,不变的是EA对于金钱的向往和对热门IP的追逐。缺乏核心发展理念在长期的系列游戏发展中自然也就很难获得稳定的品质和较好的评价了。


《狂野飙车》系列,拟真度评分 2

这是一个手机上很多人在玩的“赛车游戏”。其本质就是一个拼反应的贴地飞行游戏。拟真度给的两分一分给建模,一分给车辆版权。极品飞车也许有时还需要用到刹车,但是这个游戏似乎完全用不到。你几乎无法将任何现实中的知识代入这个睿智游戏。我以前在安卓平台上玩第五代的时候,有用过杜卡迪和奥迪Q7宝马X5等两吨往上的SUV进行比赛。天真的我以为我身为高贵的摩托勇士,从起步开始在直线和弯道都能暴打这帮肥宅。然而我错了,这帮SUV在狂野飙车科幻引擎的buff下跑得非常欢快,在过弯和直线都对我进行了无情的碾压。比赛前我看SUV分级比杜卡迪高我以为是游戏评分系统太看重马力导致的,实**一定能虐他们,赛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狂野飙车8和5一样,也是魔法游戏,2.0T的ATS能虐2.5T的奥迪RS(具体哪一款我忘了),四驱系统毫无作用,因为ATS是充钱车,而RS是一般车。这个游戏其实就是一大堆铁块在地面飞行而已,千万不要代入任何三次元知识进入这个游戏,更不要试图把这个游戏里的东西带到三次元。


《极限竞速:地平线3》 拟真度 25

《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是微软在Xbox平台上推出的赛车游戏和Forza Motorsport系列不同,地平线系列的游戏背景是开放世界。以第三部距离,玩家可以在风景壮丽的澳大利亚自由驰骋。你可以欣赏到大海,森林,荒原,沙漠甚至是雪山等各种自然风光。游戏剧情设定是通过各种比赛来积攒人气从而扩建自己的赛车嘉年华。比赛的自由度也是非常之高,你可以选择自定义赛事也可以选择官方或者别的玩家设置的赛事。在自定义赛事中,你可以选择车辆的车厂,年份,生产地,驱动方式等等。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上演经典的AMG大战M-Power,三菱EVO拉力对决斯巴鲁WRX STI甚至是蛮牛与烈马的正面冲突。高度自由化的比赛设置着实为游戏增加了不少乐趣。官方剧情赛事也是创意十足,TopGear电视节目中的汽车与战斗机、汽车与快艇等载具的挑战活动在游戏都应有尽有。时光倒流功能可以让你犯错或者ai作死的时候避免重赛的悲剧。强大的涂装自定义系统也让各位死宅能够开着自己的老婆四处游玩,这一点非常的赞!

 

极限竞速的物理在娱乐向的赛车游戏当中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了。刹车不再是摆设,车辆也不再能以超出常识的速度过弯。更细腻的驾驶方式在这款游戏中能获得更快的速度。虽然拟真度不错,但也没有牺牲玩家的娱乐性。玩家依旧可以轻松愉快地拿着手柄得心应手地甩尾、烧胎。当然,毕竟是娱乐向游戏,在各种地方还是有很bug的设定。比如ai过水坑或者在溪流中行驶不减速,玩家却会减速。有时车辆经过一个减速带之后并不掉下来,而是悬浮在空中。虽说有各种bug,但是《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还是凭借其优秀的画质,良好的游戏体验以及丰富的游戏内容成为了这个级别的霸主。某位知名黑暗之魂主播也给出了“这也许是2016最佳游戏。”的评价。


                                                                   拟真向


恶评如潮依旧销量领先的 Gran Turismo Sport

随着物理引擎的进步和玩家需求的提高,魔幻的娱乐向赛车游戏很明显不能满足玩家们对于驾驶的渴求了。大家都知道娱乐向赛车游戏不能提高驾驶技术,甚至会带来安全隐患。一些比较硬核的玩家和赛车迷自然会去寻求更为逼真的赛车游戏。这些游戏可以帮助玩家掌握基础的赛车原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玩家的驾驶技术(主要是刹车和走线)。


《真实赛车3》拟真度20


 你没有看错,这个拟真向的手机游戏在笔者的心目中拟真程度比娱乐向的forza horizon还要低。虽然拟真度较低,但这可能是最普及的有拟真元素的赛车游戏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方向盘外设,但几乎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打开b站,看很多spa或者银石相关的视频,就会有手机车神来一句“我在真3上玩过xxx”。打开逼乎,有人问有什么比较真实的赛车游戏,居然有人推荐RR3的。

手机平台是一个很魔性的平台。手机平台上大部分赛车游戏都是NFS或者狂野飙车这种肾上腺素爆表,把牛顿和伯努利都能气死的游戏。真3确实与这些游戏不同,过弯需要减速,而且也有很多三次元存在的赛车场和跑车。但是,这个游戏对于车辆的模拟也就仅此而已了。各种赛车数据完全是胡编乱造、张口就来。柯尼塞格这类直线王弯道亡的小作坊超跑居然在游戏里面能暴虐FIA GT的赛车????而且是直线弯道都能虐????BMW M6的弯道性能居然和911GT3不相上下???游戏不管是发动机数据和弯道性能基本都是胡编乱造,至于车身动态和轮胎抓地理模拟更是可以用呵呵两个字一带而过。真3得益于EA的洗脑宣传,让很多人以为自己玩到了真实的硬核的赛车游戏。然而,真3实际上却是误导车迷并把他们引向键盘车神的毒药。作为一个保时捷车迷,个人认为保时捷干过最蠢的事情不是出SUV,而是在2000年和EA签署了长达17年的独家版权协议。于是,硬核车迷变从此很难再拟真向赛车游戏中体验到保时捷的乐趣。不得不说EA真的是用心搞商业,用脚做游戏,你开心就好。

最后附赠一句,手机玩家宁可多看看赛车视频也不要玩RR3,这个游戏批量生产b站弹幕大神和键盘车神。手机平台没有硬核赛车游戏。


《Forza Motorsport》 拟真度 40

FM7是微软极限竞速系列的拟真大作,在2017年获得了无数赛车游戏内的大奖。作为赛车游戏,FM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游戏材质比同时代游戏高清一个档次。由于有强大的Xbox one X以及各种怪物机PC主机的支持,索尼的赛车游戏还只是4K分辨率的时候这货已经是贴图材质4k的真4k了。游戏的动态天气让玩家可以体验在雨天驾驶的感受。游戏的车辆阵容也十分强的,由于FM5和FM6的积累,FM7可以为玩家提供多达700辆不同的赛车作为选择。丰富的游戏内容配合几乎无敌的画质让这个游戏在逼乎、贴吧以及逼站对索尼旗下的GT Sport都达到了碾压的效果。

 

尽管有超高的画质以及四五倍于GT Sport的车辆数目,这个游戏却并没有在销量上完成对于GT Sport的逆袭。GT作为索尼独占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这个游戏在重要的“模拟”以及“驾驶体验”上可以说是十分糟糕。作为模拟赛车游戏,轮胎不是在入场前可以自由更换的消耗品,而是在改装栏里面的改装道具。模拟赛车游戏和硬核模拟器一般把轮胎分为赛软,赛中,赛硬以及街胎四种。如果有更详细的设定还会有雨胎,并对街胎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FM却与众不同,只有一般轮胎踏面,跑车轮胎踏面和赛车轮胎踏面三种选择。想临场提高抓地力?请选择“模块”使用“轮胎抓地力提升模块”。注意,模块这种东西是通过抽奖或者花钱才能得到的一次性道具,作为拟真向单机赛车游戏,出现这种QQ飞车风格的道具,可以说是非常的滑稽了。FM拥有自称牛逼哄哄的天气系统,当大雨来临时,你却无法给自己的车辆更换成雨胎,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

先来说说FM6的驾驶体验吧,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手柄能获得不错的驾驶体验。但手柄毕竟是手柄,玩拟真向赛车游戏还是用方向盘更加精准。于是,当我接上方向盘(G29/G920)之后,噩梦来临了。方向盘上的力回馈虚无缥缈,你根本无法通过方向盘来了解车身的动态变化,只有当车辆发生滑移时才会有一点可怜的回馈。Thrustmaster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用罗技玩FM可以说是体验极差。FM7改善了方向盘力回馈。转向和刹车是都有明显的反馈。很可惜,这些反馈并不与车身动态相对应,反而让人无法把握车身重心变化和抓地力。FM的方向盘回馈并不能给玩家提供足够的道路信息和车辆信息,而是一种和街机厅赛车游戏类似的力回馈,力道不小,但是精细程度不足。FM大部分车辆的转向特性算是比较怪异,大多数车都有明显的转向不足。举个例子,我想大多数赛车迷都看过911 gt2 rs在纽北称霸的那个视频(AV14842456)。视频里的911车身稳定无比,过弯极少听见胎响,动力随叫随到。可在fm里却是一给油门就疯狂胎响推头,只能说这种体验极其糟糕。虽说推头的设定有利于萌新养成慢慢加油门的好习惯,但为了提升“真实性”而可以营造的转向不足却让老司机玩家的游戏体验大打折扣。转弯时轮胎啊经常发出尖利的哀嚎声,也许这种声音让游戏给人感觉更刺激、更逼真。然而对于赛车手或者车迷来说,胎响却表明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了滑动,轮胎抓地力降低。当你游玩FM,经常出现的胎响和推头也是让驾驶体验大减分的一项。FM的ai也是凶暴无比,当你正常行驶时ai也会无缘无故地来顶撞你,让你后轮打滑,车身失控。也许在别的游戏中,“时光倒流”功能是在车手犯错时节约时间用的,但是在FM的脑残ai加持下,这个功能完全不能关,因为ai实在太脑残了。

FM的车辆数量虽然很多,但不全部都是高精度建模,很多FM6或者FM5世代的车在FM7中可以看见明显的多边形(不需要放大,真的超级明显)。车辆性能模拟更是魔法的一逼。举个例子,在雪佛兰厂商比赛中,Inside sim racing的主持人选了三次元最快的C7 R赛车,以为能轻松虐AI,结果缺发现ai开着七几年的雪佛兰也在系统的buff下和自己并驾齐驱(三次元完全不可能有这种事,随便怎么改)。

总的来说,FM7是一部很可惜的作品。尽管获奖很多,但为了照顾手柄玩家以及扩大市场不可避免的牺牲了拟真度和“驾驶体验”这一部分。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赛车游戏,内容丰富,音效出彩,4k高清贴图使其鹤立鸡群。但FM并不算很好的拟真向赛车游戏,拟真的部分为扩大玩家群体牺牲了太多。其定位已经与其最初的假想敌《GT赛车》有了不小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未来也许会越来越大。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类似于cod和R6,都是FPS,都不是纯硬核,但很少有人拿它们比较。


赛车计划1
赛车计划2


SMS工作室系列 NFS变速 拟真度40,NFS变速2 拟真度25,赛车计划 拟真度50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SMS(slightly mad studios)制作的赛车游戏。这个公司把rfactor的引擎进行改造,然后制作了独立的赛车游戏。拯救NFS系列于水火的NFS13:shift便是出自于这个工作室。EA于2008年发售的《极品飞车:无间风云》销售成绩惨淡,于是找到了SMS做拟真向赛车游戏。

《极品飞车13:变速》

平心而论,在遥远的2009年,《变速》可以说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拟真向赛车游戏。当年的FM尚不能对GT赛车造成威胁,GT也还在不停地推后发售日期。就在这个时候,《变速》横空出世,以在当时已经很高清的画面加上不错的物理获得了不少喜欢拟真赛车的玩家好评。出色的音效以及动态模糊等特效(开真车并不会视觉模糊)带来的感官刺激也让传统NFS迷好评不断。这个游戏也是笔者接触的第一个拟真向赛车游戏,然后把我拉进了拟真赛车游戏甚至是模拟器的深坑。

就驾驶体验而言,这款游戏在娱乐和拟真之间的平衡做的很不错。车辆转向特性比较中性。开启TCS后,键盘玩家也不太用担心出弯驱动轮打滑的问题了。首创的辅助刹车和辅助转向系统更是帮助萌新掌握刹车和转向的时机,提高驾驶技术。游戏也提供比较细节化的车辆调校模式,让玩家可以提升对汽车的了解。符合三次元实情的车辆分组也让游戏看起来更加硬核。

不过,这个游戏还是有着不少NFS作为娱乐游戏的影子,比如撞击对手获取xp,长距离滑移(不是后轮动力漂移)获取xp等等元素一看就是传统NFS风格。所有的车辆高速出弯时都呈现转向过度的滑移也是为了提升娱乐性做出的改变。总的来说,这款拟真向赛车游戏对于是不错的新手入门游戏。

 相比《变速1》,《变速2》的命运就更加悲惨了。EA要求SMS在游戏中加入更多的娱乐元素照顾外围玩家,结果游戏变成了不拟真也不容易上手的尴尬玩意儿。游戏发售的前一年,ps3上的大作《GT赛车5》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并卖了个爽。有了个强劲的对手作比较,再加上EA玩坏了游戏,导致《变速2》最终销量惨淡,EA解聘SMS工作室。

 

离开EA的SMS找到了财团B作为发行商并开始自己开发游戏,也就是日后的project cars(赛车计划,以下简称PC)。2015年,PC1横空出世,虽然车辆不多,赛道也不算多,但是凭借不错的物理和一流的画质,让pc1获得了口碑销量双丰收。

PC系列的物理总的来说还是很三次元的。刹车时车辆的重心转移、早起涡轮赛车涡轮介入时的暴力以及奥迪R18超大下压力带来的超强抓地力都有很好的体现。游戏里胎温和刹车温度实时变化,在最佳工作温度时能获得最好的抓地力和刹车效果。美中不足的是,SMS无法很好的模拟轮胎滑移时的抓地力变化,导致很多车辆失控都是毫无预兆、突如其来的,导致玩家完全没有时间救车。游戏赛道建模很多都沿用了《变速》时代的数据,有的赛道建模会给驾驶体验带来一定烦恼。很多赛道在09年之后进行过改动和修缮,变得更平整、更安全。但是由于SMS还是用的老游戏的建模,所以这些改动并不能让玩家在游戏中被体验到。在PC2中,SMS对一些赛道进行了重新建模,并且修复了一些bug,但还是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车辆调校不够精细,变速箱调整不能微调,车辆贴图太渣等等。很多变速时期的影子还存在于这个游戏,限制了pc作为拟真向游戏更上一层楼。(这个游戏本身已经很不错了,这些东西不影响新手游玩,还是可以一买的!)

周可战斗过的地方,涩谷
冬马战斗过的地方,斯特拉斯堡
冬马战斗过的地方,斯特拉斯堡*2
须藤京一战斗过的地方,日本箱根山
《GT赛车》系列 GT5/6 拟真度45,GT sport拟真度60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索尼平台游戏 Gran turismo(中文译名:跑车浪漫旅)。这是一款带领玩家发现汽车之美的赛车(拍照)游戏。一般赛车游戏的BGM都是激情澎湃的摇滚或是电音之类的。GT却另辟蹊径,在主选单配上轻松的爵士乐、古典钢琴曲甚至小野丽莎风格(不知道是不是本人唱的,没搜到)的女声,反而起到了与众不同的效果。看着一辆辆风格各异的赛车和车身线条,听着耳边或舒缓或轻快的音乐,让人不由得发出这样点感叹:“汽车真美啊,喜欢车真是太好了”。游戏还有强大的拍照模式,让玩家可以在世界著名景点选你喜欢的车进行拍照。富士山、伦敦塔桥、死亡谷等等名景点都在拍照模式中可供玩家选择。拍照模式中,玩家可以对车辆位置、姿势,相机高度,拍摄者位置,以及单反相机的所有参数进行自定义。保证玩家能获得最美的游戏图片。

游戏的物理和驾驶部分也做得十分到位。多数车辆转向特性偏向中性,通过方向盘和屏幕能明显感受出车辆行驶中的重心转移和抓地力变化。转向不足和过度也能很清晰地透过方向盘传递给玩家。游戏中赛车个从空力到变速箱,从悬挂到发动机都允许玩家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校。TCS更是给出五段(前一代是十段,退步了)调整,满足各种水平驾驶者的需求。不足的地方和pcars类似,使用赛车胎时很多车辆偏向轨道车特性(抓地力过高),但是转向过度时车身动态比较诡异(但相比pc还是高出不少)。

过去的GT5/6拥有数以千计的车辆和繁多的赛道供玩家选择,这一代GT sport在制作人的持续摸鱼下(日厂速度慢),只有一百多台车和二十多条赛道,而且没有生涯模式。对于想体验多种车辆的单机玩家来说无疑是坏消息。制作人山内表示这些缺失的内容将会以免费DLC的形式放出。

内容匮乏的单机部分带来的是疯狂的差评。在各家媒体的评分上,GT都远逊于FM和project cars2。但GT依旧凭借远超于FM的方向盘驾驶体验和索粉的信仰完成了在销量上的胜利。就如我之前所说,FM的定位类似于COD在FPS中的定位,GT类似于R6的定位。一个强调更多的内容和更大的玩家群体,另一个则更硬核更注重竞技。GT的在线竞技比FM就好了不知道几个华莱士。官方精准的BOP(balance of performance)保证了所有赛车都有一定的竞争力。留下来的些许调校空间(一般是变速箱和悬挂)又让技术大神有了发挥的空间。在线模式的礼仪系统虽然不能杜绝野蛮驾驶,但还是有效减少了事故数量。凭借更加优秀的驾驶手感和全新的在线模式,让GT在拟真向赛车游戏中仍然有不俗的竞争力。希望山内不再摸鱼,多多推出DLC(我想要雪天的斯特拉斯堡新年广场)。


                                                            模拟器

拟真向赛车游戏已经足够人们了解开车的正确节奏和思路了,对提升驾驶技术有或多或少的帮助。但是大部分在物理和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做得不够完美,想要切实提高赛道驾驶技术甚至提升赛车调校能力,就要祭出我们的大杀器--赛车模拟器了。这些赛车模拟器,画质不一定高,但是物理一定不能魔法。赛车手和玩家都可以在这一类软件上进行孜孜不倦的练习,从而提高驾驶技术并提升行车安全指数。比较有名的有Assetto crosa,iracing,rfactor系列,automobilista等。

Assetto corsa(译名:出赛准备) steam版拟真度85

这是一款由kunos simulazioni开发的赛车游戏,是目前市面上公认的画质最好的赛车模拟器。游戏分民用版和商业版。民用版大家可以在steam上购买下载,商用版则是车队专用,用于测试赛车和训练车手,法拉利便是选用了这个公司作为自家车队模拟器供应商(个人玩不到的,以下评论只针对民用版)。

  游戏中所有官方赛道都是激光扫描的(FM和GT也是),每一辆车都经过现实中汽车厂商和工程师官方认证,保证数据完全一致达到模拟效果。美中不足就是没能模拟轮胎在摩擦力撕扯之下的形变,导致车辆的车身动态相比三次元还是有些许差异。车辆整体转向特性也偏向于转向不足,前轮比较容易失去抓地力。

  游戏的车辆数量和赛道数量都比较丰富,更厉害的是,这个游戏支持第三方mod。很多官方没有的赛道在被玩家做了出来然后放在社区上供大家练习,这是很实用的功能。举个例子,你约好明天和朋友去上海天马山赛道一较高下。有了AC的帮助,你可以下载mod之后进行一整天练习,然后第二天在赛道日大显神威。

 


Rfactor2 拟真度95


这个游戏唯一不拟真的地方可能就是无法让玩家的身体感受车辆的加速度变化了。游戏的pro版本被无数车队采用,工程师往往把实车数据测好后就发回总部让车手在模拟器上训练。Rfactor民用版也是相当真实,和开真车感觉几乎一致。留下来的那五分就算是对商业版的美好幻想吧。游戏对车辆的每一部分都有几乎完美的模拟。轮胎的细微形变、地形导致的抓地力变化、跑车相对于赛车的换挡延迟、给油过大时轮胎从抓地到打滑的过程等等都有十分细节的模拟。透过方向盘,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车子的抓地力变化和重心变化,甚至可以让车子处于打滑和不打滑的临界点,可以说乐趣无穷。喜欢硬核赛车和驾驶的朋友一定不能错rfactor2!!!

作为纯硬核模拟器,rfactor2的缺点也相当明显:车少,赛道少,画质辣眼睛。不过这依旧不能降低硬核玩家们对于这个游戏的热情。

 

                                           番外篇


介绍了那么多赛车游戏,装备当然也少不了。没有像样的方向盘怎么能驾驭住强悍的赛车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方向盘,供各位看官选择。

罗技g27/29/920 价格1000-2500

笔者最熟悉的方向盘,也是玩硬核赛车游戏最入门的装备,便宜而且十分耐用。电机的力通过齿轮放大然后传给驾驶者,优点是耐操结构简单,缺点是有细小的虚位(一般感觉不出来,不影响游戏),在过路肩等造成颠簸的时候齿轮来回摩擦会带来很恼人的咔咔声。

Thrustmaster T系列 价格2000-5000

相比罗技,thrustmaster方向盘有更大的diy空间以及更好的力回馈。方向盘和踏板大多可以自由搭配。电机扭矩通过皮带放大,所以不会有虚位。缺点是用久了皮带会打滑而且据说电机温度升高时会发出皮带的焦味。适合有一定财力并且喜欢DIY的玩家。

Fanatec 价格3000-20000+

Fanatec的方向盘大部分都是转向柱直接和电动机相连接,所以没有动力传动的困扰了,价格也上去了。该公司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定制,小到换挡拨片,大到驾驶座舱。液压刹车,震动回馈油门,碳纤维拨片,赛车方向盘盘面应有就有。只要你有钱,Fanatec就能给你最好的驾驶体验。

后记

目前市面上还有很多笔者没有体验过的赛车游戏,大名鼎鼎的模拟器电竞平台iracing以及和rfactor关系密切的automobilista都因为我囊中羞涩未能游玩,有的地方还有很多主观意见还请谅解。在现实生活中,车迷的数量还是相对较少。同理,玩家群体中,赛车游戏依旧是小众游戏,拟真向和模拟器玩家更是少之又少。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能够消除对模拟器玩家的一些误解(有钱买Fanatec为什么不买真车什么的),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最后祝各位小伙伴驾驶技术越来越好,道路行驶一路平安!


走近赛车游戏--从键盘车神到吃土车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