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学梗背后的真实——《白色相簿二》

不知不觉,2017年留给我们的,只剩下这最后一个月了。当人们还在欢乐的叫嚣着“打死白学家!”,玩着那几乎过时的鲁迅梗时。是否意识到了一件事:
“白色相簿的季节,真的已经到来了。”
“而伴随着人群玩梗的我们,又是否曾真正的尝试过,去了解触碰这喧闹背后的真实呢?”
或许只需略做尝试了解,你就会像我一样,感慨这场玩梗与“大众娱乐”的背后,居然隐藏了如此令人身心为之震撼的美。

白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白色相簿二》的一门学问。而想要了解白学,就要先尝试了解《白色相簿二》。
《白色相簿二》是由Leaf会社制作,丸户史明主笔编剧的galgame游戏 。该作分为IC(序章)和CC(终章)两部分,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售。同时一经发售就引起了在galgame玩家圈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攒了可怕的口碑。并于2013年由作者丸户史明亲自操刀脚本和系列构成将其IC(序章)部分改编成TV动画放送。(B站恰好有正版)
值得一提的是,补番的朋友完全可以不用担心自己没看过《白色相簿》就去看《白色相簿二》。因为《白色相簿二》并不如名字所写那样,是《白色相簿》的正统续作。其实两者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剧情关联。假如不去深入挖掘游戏的内容,而是只看番剧的话。大体上是可以当做两部分别独立的作品看待的。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在没看过《白色相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补《白色相簿二》,并没有问题。

而提起白二,必然要涉及的一个词就是“党争”。
丸户史明用他那可怕的剧情设计能力和细腻的台词构造能力把两位女主——冬马和雪菜的平衡,推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白二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作品涉及到“党争”概念。在白二之后,也有无数作品在不断的尝试把“党争”元素当做作品的一环。但是,谁也没能如《白色相簿二》这样把两位女主的地位和特性平衡到如此势均力敌地步。以至于如今,当动画中有类似“一对二”的局面出现时,群众都把它称之为“白学现场”。(PS:B站在举办第一届B萌赛的最后表演赛上,就有一组是“冬马VS雪菜”。)

校园恋爱题材能做到什么地步?可能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优秀的校园恋爱题材动画了。诸如《龙与虎》、《春物》等。。。都是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校园恋爱题材作品。但是笔者至今没能见到比《白色相簿二》更能体现恋爱中纠结情感的作品。作品主人公们的年龄选取也完美的体现了那个年龄段(高中毕业到大学)该有的爱情——不世俗,不青涩。既脱离了年少的懵懂无知懂得开始学会考虑他人,考虑现实。初次了解到人生和世界的复杂。又没有在一次次的情感经历中和社会打磨变得熟练和世俗,仍然会犹豫迷茫在纠结的情感之中,缺乏经验。在现实和理想的不断碰撞中挣扎成长着。
懦弱与自私,敢于奉献与不愿面对,责任感和爱欲,拯救和自我拯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独特的年龄阶层和认知阶层被演绎了出来。
年轻一分,便不会顾虑太多。年长一分,便不愿考虑太多。——这是这个阶段独有的一种纠结情感,它独一无二。
而“过来人”总会对这种纠结情感有特殊的迷恋之情。人们常常调侃《白色相簿二》是一款“三十禁”作品。沉醉于剧情的而放声大哭悲痛欲绝想要宣泄情感的人们多是选错了品尝时间。对于不到那个阶段的观众,这酒实在太烈,情也有点太浓。

虽然比起“三十岁”的观众品尝完这作品之后强压住内心波动的会心一笑,其他观众品尝完后的悲痛欲绝与失态确实有失风度。但正因如此,才会有着这部作品如此高的口碑和声誉。毕竟,或许醉倒的你分辨不出这酒具体究竟有多好,但是在醉的那一秒开始,它的好,就是你不能,也不愿去否认的事实了。
无数“白学家”为此倾倒,并愿意付出自己的心血去钻研作品。这绝不只是玩两句梗就能达到的层次,也不该是单纯的玩梗就可以随意相互称呼的名号。


不止MAD制作。每年都有很多白学家在圣诞节去作品的一个重要节点——法兰西的斯特拉斯堡朝圣。


甚至笔者接触的白学家中不仅有熟知原作剧情,还不乏有能背诵游戏作品文本的。有些时候,两位白学家之间能只靠作品人物的台词截图就能完成一场正常的对话。——这些都体现了作品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而支撑“白学家”们达到如此境地的,毫无疑问就是对这部作品的爱。是的,它就是有着如此的魅力。到七年后的今天,在日本的批评空间《白色相簿二:终章》任然有着高达95的中央值,几乎无人能出其左右。
而创造出如此魅力,恐怕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丸户史明独特的“弦外之音”式叙述手段。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声优配音的语气变化,只是多了一句牢骚,一句吐槽,一点情节的小插曲。实际上,后面很可能隐藏了一部短篇小说,一部广播剧,一个引发后期情节变动的伏笔,甚至二周目三周目你才能看见的隐藏剧情。而在这些被隐藏东西后面,还有着丸户老贼为了让这些隐藏内容合理所做的体量在这些隐藏内容十倍以上的思考、实验和调整。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冰山一角。

你能一次直接看到玩到的,是水面上的冰山。
你得玩第二第三次深入了解和思考才能得到的,是藏在水下的更大10倍的冰基。
而有些,你对全作融会贯通以后,结合现实和前后、分支剧情推衍出不是作品直面展现给你的,但是丸户可能为之思考处理过的东西,那是在作品成型后已经完全融化的冰水。
三者具体关系,如上图。
动画里也是一样。人物的每句话的背后,都隐藏了丸户细腻至极的伏笔铺垫和人物情感变化。真的是只要愿意挖掘,总是能不断挖掘出新的,令人惊喜的事物。(所以白学家们对于剧本文本的解析和挖掘都是非常感兴趣且有着非常强功底的。)
至于作品中体现的抉择背后有关幸福相关衍生思考,应当是深入作品以后的内容,不属本篇探讨范围内,不再多言。
TV动画只还原了IC(序章)的部分,而对于精华:CC(终章)的部分没有来及动画化。如果看完觉得不过瘾,或者想了解下面剧情的话,不妨试一试玩游戏。
拨开集体狂欢的玩梗浪潮后,我们才会明白这部作品的真实。
愿每个人都能在这场体验中享受到作品的魅力。
愿玩梗再少一些,热爱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