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存在
讨论纯粹的非存在是有意义的,而讨论存在中的非存在则是必要的。
可以确定的是,绝对的非存在它是无,我们不可能在绝对的非存在中寻找到任何东西。
存在中的非存在它是有,存在中的非存在甚至于比存在本身的量还要多。
于是我们可以给出存在的基本样态,自在存在的样态,非存在的存在样态,纯粹非存在的样态,存在中的非存在样态。
现有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在自在存在中,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去探寻其他的存在形式。
非存在的存在是一种从历史和未来中去确定当下的存在形式。
纯粹存在是自在存在的一种思维存在形式,纯粹非存在是思维意识的一种潜在性,只有通过人们的反思活动才能实现为纯粹的存在。
存在的非存在是一种从当下的存在去把握未来的存在形式。
言说的存在具有自在存在的属性,这是由于一切的存在形式都是建立在自在存在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在把握言说的自在性的条件下,才能更进一步去讨论言说的纯粹自为性。
当我们在言说存在时,言说本身已然是一种存在,言说的存在与被言说的存在之间是以互为的方式建立联系的。
一方面是言说的存在建立在被言说的存在之上,另一方面是被言说的存在以言说的存在为显现的唯一途径。
在言说一个它物时,只能以言说者的不同言说方式去体现它物与自身的关联。
由言说者的言说所勾连出它物的存在形态表现在言说者的言说之中,其言说结果表现为一种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而由它物的存在规定言说者的言说正确与否,在这种规定性中区分出哪些言说属于真理、哪些言说属于谬论。
对于可以言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去言说,而对于无法言说的东西,我们都不可能去言说。
当我们去言说存在的基本面(有和无)时,始终无法超越它们之外去言说,无论是言说有和无之外的非存在,还是言说有和无之外的存在,都是如此。
就像我们无法言说没有物质存在的空间那样,有和无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的东西,有和无之外的无本身就包含在有和无的无中。
如果有人胆敢狂言自己能够言说有和无之外的存在,那么他肯定还没有领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因为有和无之外的存在还是在有中,它并没有超越有和无的界限。
世界就是有和无的统一,可言说的东西都包括在世界之内,世界之外的存在是无法言说的。
言说是人类世界各个环节交互的具体表现形式,言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语言形式、文字形式、手语形式、视频形式、雷达形式,天文望远等等形式。
每一种言说方式都代表着一个类,所有类的总和就是我们可言说的世界。
从言说的客观实在性上去理解,言说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还没有文字出现之前,是以形体和简单的语言进行与外部交流的,文字出现之后,人们将自己想言说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表达。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言说的方式发展到了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而形成各种新的言说方式,比如录像保存和影像直播等等形式。
言说是能把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打通的唯一方式,穷尽一切思考去找寻其它方式,都以失败告终,在寻找的过程中渐渐明确,只有言说才是联系你我他的本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