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丝源 | 探访古迹赏嘉礼,感悟历史品文化
【温陵丝源】【清源五中】
探访古迹赏嘉礼 感悟历史品文化
——清华大学温陵丝源支队实践纪实

府文庙

简介: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移建今址。府文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府文庙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

同样作为泉州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府文庙也是每个正宗泉州人绕不开的好去处。文庙建筑规模宏大,规制完整,是闽南古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要知道,在2016年春晚首设分会场时,泉州分会场就设立在府文庙,这足以见其强大的影响力。在涂门街闲逛的人们,不妨都到府文庙兜兜转转,强大的文化气场与恢弘的气派建筑将必定使你不虚此行。
——@sheny

闽台缘博物馆

简介:闽台缘博物馆是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是中宣部直接授予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究大陆与台湾关系史特别是闽台关系史的重要学术机构。是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是以台湾基层民众为主要对象,以“反独促统”为目标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台宣传场所。

象征海峡两岸同文、同种、同根生的亲密关系
闽台缘博物馆则讲述了闽台两地深厚的历史渊源,脱离了泉州的地理限制,上升到了整片八闽之地,涉及的地理范围应该是三天景点中最大的。从上古时期的化石,到现代的各种习俗,都指向了闽台同源。而闽台间的情谊,也在历史进程中若即若离,但又割舍不断,延续到了今日。这可能也启示我们,要注重闽台情谊,铭记那血浓于水的亲情。
——@caijj

南外宗正司

简介:南外宗正司位于旧馆驿西侧大船亭以北、古榕巷西北隅,今梨园剧团驻地。原为南宋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处所。建炎三年(1229),南宋宗室349人迁徙泉州,“南外宗正司”随迁。南宋皇室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了先进文化,促进泉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后南外宗正司被元军毁于一炬,如今仅存遗址。





提线木偶
简介: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提线木偶戏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珍稀的传统戏剧剧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观戏有感
木偶戏是泉州大地上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然而我以前只闻其名,未曾亲自观赏体验。此次前去观赏,我震撼于表演者精巧的技艺,一人操控数十根线,使得木偶灵活地活动着,完成各种动作。同时,表演者并不单单只是操作木偶,而是与木偶相伴着完成表演,实现了“人偶合一”。木偶戏保存着特色的闽南语唱词,其中的内容反映了泉州传统民俗文化或是经典的历史故事,尤其是保存着宋元时期南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等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申遗主题的重要体现。
——@chenhx
下午,我们来到通政巷内的泉州木偶剧团,欣赏古称“悬丝傀儡”的提线木偶戏。《贵妃醉酒》《小沙弥下山》《青春梦》《钟馗醉酒》四个剧目题材不同、各有特色,但所有人物的动作都非常细腻,甚至连表情都十分到位,令人一时间忘记了在台上“演出”的只是一个木偶。《贵妃醉酒》和《青春梦》中的两位妇人服饰美丽惊艳,情感丰富细腻;《小沙弥下山》和《钟馗醉酒》中的人物动作夸张滑稽,剧情幽默有趣,笑点不断。让我备受鼓舞的是,台下有很多观众是还在上小学或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表现出了对提线木偶的浓厚兴趣,在演出结束后争相与木偶合影。我想,如果能大力推广“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泉州提线木偶戏也就不愁后继无人了。
——@xuezh
通过观看木偶戏表演,我思考了非遗传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小小戏台却能包涵乾坤,演绎百代悲欣,数根丝线便能牵动精致木偶的一举一动,亦牵动满座观众的一颦一笑,一场木偶表演令我不胜惊叹于先民的巧思。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不应该只是博物馆中陈列的旧迹,而应该以鲜活生动的姿态为一代代人的精神生活增色。所幸,如今木偶戏正努力跟上时代步伐,新式音响设备与舞台效果增强了木偶戏的感染力,同时我惊喜地看见,台下的小朋友们挺直腰板、伸长脖子,目光紧追台上活动的木偶,并在表演结束后争相与木偶合影。由此可见,木偶戏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然而,目前泉州的木偶戏演出相对较少,我们前往的剧院位置较为偏僻,座位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木偶戏的传播。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妨多举行木偶戏进校园等活动,增进年轻人对木偶戏的了解,激发其兴趣,也可与当下教育领域的美育主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遗的当代价值。同时,也可以多举办大型演出,促进木偶戏的大众化,激发全民传承非遗的浪潮。
——@sheny

以上摘录自“清源五中”公众号。感谢作者:
编辑:@chenhx
排版:@chenhx
文字:@sheny、@caijj、@chenhx、@xuezh、@zhuangsy
摄影:@yangyx、@zhoux、@xuezh
审核:@y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