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锦华】为什么影视作品越来越懂得取悦女性了?

2023-03-28 13:00 作者:Winston_Zeng  | 我要投稿

Q:劳动者形象在电影里缺失,为什么最近的劳动者都处在被拯救或被反思的尴尬境地?

A:这是一个关注到“看不见的形象”的提问。底层人的形象,不仅难为主角,甚至成丑角和客体。知乎有一个提问“北京有穷人吗,有的话为什么看不到?”

两者是互为映照的。社会对人群的分切、隔离,同时也因为“我们的眼睛对他们不曝光”。

肯洛奇,<面包与玫瑰>,“穿上工作服的人就隐形了”,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在北大校园漫步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只看到师生。

年轻导演作品里重新把镜头朝向边缘、被资本结构划分的底层,不是朝向电影界的贩穷鬻昧,而是在平等理念下的观照。

白左总是讨论“非物质劳动”,但所有支撑我们日常生命基本的依凭,如劳动、穿衣,都是物质生产和劳动者所创造。


Q:女人凝视(欲望观看)男人的目光

A:女性消费群体以消费力影响市场,市场迎合这一群体生产,由此前所未有的女性占据观看的主体位置。

在宏大产业结构上看,女性消费者受高度重视,被资本所瞩;(从内容看,) 双男主剧成为潮流,构成剧情结构自身内有了新的观看结构。

对后者,有时我会生气、哑然失笑,他用同样的(权力)结构反转了看与被看的性别主体(从男性凝视变成女性的)。从过去男人是欲望与行动的主体,而女性是被看、被拯救、被定义;哑然的是,反转过来用过去拍摄女性身体的特写、局部去拍摄男性的身体。

除了和嘉宝的脸、梦露的腿同构的男性肌肉身体,还有袖口、领带夹、钢笔,带着广告暗示的投放对象也是错乱的。这种反转的性别角色,在反转之时复制了父权结构。

父权结构不止是象征权力,也是资本权力。有钱的女性因此可以消费男性身体,这个时候观看者是男或女已不再重要,背后的金钱与权力。

我也对“萌即正义、颜即真理”的消费文化逻辑感到保留与怀疑,希望女性以消费力占有市场的时候,我期待某种不同的颠覆性的观看,有没有可能原创出平等的相互观看。

【戴锦华】为什么影视作品越来越懂得取悦女性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