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抽动症诊治篇

2022-05-30 09:30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抽动症诊治篇
 

家长:“医生,我孩子最近总是挤眉弄眼、耸肩扭脖,有时候还发出哼哼哼的声音,像是咳嗽,又不像,说是清嗓子可是又没有痰,有的时候还骂人,怎么纠正他都没用!” 

 

医生:“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多不多?” 

 

家长:“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就不会这样!”

 

医生:“嗯,有可能是抽动症,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总提醒他,这样只会强化他的行为!”

 

抽动症并不少见,但很多时候家长不清楚,以为只是坏毛病,我们今天就概要地了解一下该病。

 

 

 

 

一、抽动症有什么表现?

抽动症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出现频繁的眨眼、皱眉、吸鼻、噘嘴、摇头、耸肩、扭颈、甩手、举臂、踢腿、收腹等各种动作,喉中发出异常的声音,像清嗓子或犬吠、尖叫等。有些还会出现学习困难、睡眠困难、情绪异常、自伤行为、品行障碍、暴怒等。 

 

这些症状是不自觉地发生的,会反复发生。精神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会加重症状;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睡眠和运动,特别是精细运动会减轻症状。

 

 

 

 

 

 

二、哪些孩子容易得这个病?

此病在5-10岁的孩子中多见, 2-21岁年龄阶段皆可发生,男孩多于女孩。抽动症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心理和环境因素有关,如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类疾病患者,免疫失调(部分患儿合并过敏性疾病,鼻炎哮喘),学习压力过大,受到精神刺激等。另外,早产、剖宫产的孩子,或者大脑发育落后,尾状核体积小,也是容易发生抽动症的因素。

 

 

 

 

三、抽动症需要治疗么? 

需要治疗。目前治疗该病有教育干预、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法。该病总体预后好,比如有一半病人随年龄增长、大脑发育症状得到完全缓解;另有30%的患者成年后症状减轻,但有5%-10%患儿的抽动不仅在成年期恶化,且发展为严重的形式。因此早期识别,合理治疗,积极改善生活环境等至关重要。

 

 

 

四、我院诊治抽动症的特色

我院设有抽动症专科门诊,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院形成了治疗抽动症的代表性方药——益智宁合剂。研究显示,中医药可单独或联合西药用于抽动症治疗,对比西药,中医药有副作用少、不容易反弹、综合调理改善体质等优势。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抽动症诊治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