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1.13 理论和实践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3、理论和实践
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政治生活、教育、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其中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人类社会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人们从事其它一切活动的前提,它制约着其它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因此生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从社会有阶级以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对其他社会活动有深刻的影响。但阶级斗争将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和阶级的彻底消灭而不复存在。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社会实践形式。它可以缩短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能使人们得到一般情况下无法得到的认识,对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重大作用。
理论是概念、原理、观点的体系,是人们把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达到的思维成果。科学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它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但又反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科学理论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指导人们的行动。
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的统一。教员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i]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然后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检验和发展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同实践的统一。理论若不同革命实践相结合,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同样,实践若无理论的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因此,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的理论,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革命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
注:
[i]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