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长歌个人记(1)
是的,我自己一个人在哈尔滨呆了半个多月,每天居无定所,悠悠荡荡,靠着花呗和自己手里的一点资金,走到哪就玩到哪,说道这里,你可能会羡慕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自己已经二十二岁了,真的没有办法在开口管父母要钱,所以就借着找工作的时间顺便在哈尔滨游览了十多天,顺带一提,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但是哈尔滨我却并不经常去,这次算是把哈尔滨都走了个遍,因为手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所以我必须尽快找到工作,这么多天的行走,见到了太多的人和事情,每当心里有文字出现的时候,我总想把它记录下来,但是因为本人非常懒,所以不怎么写东西,但是这半个月接收到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输出出去会憋得难受,所以用专栏把这几天的感受给大家分享出来,其中也包含了我的一些思考,嗯——那么就从七月十一日开始吧
身上的东西太沉了,压得肩膀生疼,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东西放在哪里,面试的时候不至于很狼狈,虽然哈尔滨的夏天比成都武汉之类的地方要凉快一些,但是毕竟是夏天,白天最高温度也在二十七八度左右,加上我个人比较胖,身上还背着那么多东西,只要在外面稍微走一会,身上的汗珠出的比桑拿房都快,然而面试又是一个需要注意个人形象的环节,总不能一身汗臭去面试对吧,所以我在每天晚上找完住的地方之后第二天都会很早就找住的旅馆,然后过去把身上的大背包放到旅馆,然后自己在走出去安排今天的日程,旅店的老板一般都很好说话,把背包放在旅馆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收钱,所以可以放心。嗯,第一天找了一家胶囊旅馆,就是比较高级的上下铺,价格也很便宜,大家可能对哈尔滨的物价没有一个概念,可能有些时候你刷一些短视频,刷到过类似:“哦!看那!这是哈尔滨XXX的盒饭,真的是太便宜了,还管够管饱的只需要十块钱。这包子好大,哦!才两块钱一个”。这样的视频,我只能说,这种博流量的视频拍的都太过于片面,一个地方不管什么样,他总有一些饭馆是适合平民百姓和工人们去吃的。也总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地方。不能总盯着一个地方看,便宜不便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假如你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旅客,来到哈尔滨,可能哈尔滨最高级的地方你也有可能觉得:“啊!怎么这么便宜,好划算呀。”因为哈尔滨的GDP摆在那啊,她是绝对不可能有上海发达的。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便宜不便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过大家看我的文章可以放一万个心,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我的笔下的,就是最真实的哈尔滨,不会有花哨的滤镜和博流量的夸大。我希望大家在以后刷到一些关于哈尔滨的短视频,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尽管来问我,我会认真的解答。嗯——说回物价的问题。旅馆,宾馆,酒店是三种不同规格的住宿的地方,为了便宜,我还是找的旅馆,虽然旅馆隔音差,环境差,但是它价钱好啊,有些做日结的工人们,也会找一些可以包月住的小旅馆。环境要比住工棚要好。至于我住的胶囊旅馆,一晚只要三十五块。还要什么自行车呢?哈哈
东西放好之后,当然就得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因为我本人在吃的方面上实际是不喜欢将就的,但是我喜欢的却是又便宜味道又好的苍蝇馆子,而不是规格高的饭店。所以说早餐,在路边解决就可以了,至于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拍短视频的说比较便宜的地方。在哈尔滨是确实存在的,有一种市场,它叫早市,在每天大概凌晨四点的时候就会开启,在上午九点左右,早市关闭,在早市上的东西,价格真的非常亲民,而且有些新鲜的肉类食材,比如现杀的猪肉,牛羊之类的,基本只能在早市才能买到。关于哈尔滨人的早餐都吃些什么,这个问题我其实是没有回答的权利的,因为我没法代表整个哈尔滨人,不过确实有许多很便宜的早餐,比如烧饼,这个东西基本都在一块钱到一块五左右,如果带馅的话会贵一点,大概在两块钱。所有的早餐店都会有豆腐脑卖,这个东西非常划算,一般在一块到三块左右,有满满的一大碗,像我这种体型的基本上喝上一碗,然后吃一个烧饼就饱了。至于大家每天早上都吃什么,或许一般都要看路上有什么吧,有些是早餐店铺,卖包子和馅饼,还有韭菜盒子。有些是早餐摊位,支起一口大油锅,卖炸油条和豆浆的。至于大家刷到短视频的早餐,比如说什么蛋堡啊之类的,它早上确实有卖,但是这个不是主流的早餐,一般都是向我们这样的零零后会买,或者妈妈给孩子买。因为那些务工的力工工人们总想省一些钱给家里,所以有便宜的早饭,也就买便宜的了。
繁华的地方,一般周边也是比较繁华的。比如哈尔滨的中央大街。这个地方基本上常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是哈尔滨一个比较有名的地方,防洪纪念塔,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这三个地方离得非常近,中央大街走到头就是防洪纪念塔,索菲亚教堂也在中央大街的附近。关于中央大街。里面有一些古老的建筑,但是比较少,我个人认为,中央大街最值得看的是你的脚下,是的,就是你的脚下的砖块,中央大街上铺路的砖块,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走在那些凹凸不平的砖块上,你可以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后面这几天,我又在中央大街走了好几次,我个人对中央大街的美食其实不怎么感冒,因为实在算是没有什么特色的美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大街的饿货比较多,毛子对于食品的用料非常的扎实,一点也不掺假。我自己一个人走在这中央大街上,身边都是形形色色的人,有那么一瞬间,我非常想录一个vlog,但是因为没有稳定器,我怕拍出来的效果差,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中央大街还有一个中央书店,里面的书籍非常的全面。喜欢读书的人一定会爱上那里吧。反正我就在那里面泡了一上午,书店一楼有一些小礼品出售,比较精美。但是书店么,最多的当然还是书了。我上到二楼,顺手拿起一本,就开始找了个座位读起来。看了一会之后,走过来了一位服务员,手里拿了一本菜单,:“先生,需要喝点什么吗?”我当时一怔,我居然被人叫先生了,我并不是反感这个称呼,只是觉得太过正式,用来形容刚毕业的我还是有点太早了。“嗯?”我表示疑问,“这里是消费区,您可以去那边坐。”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环形的椅子上已经坐满了人。我起身离开,看了一眼书架旁,便走过去坐在地上。书店的地板好干净啊,我直接盘腿坐下。这个书也不是特别厚,我用了大概一上午的时间就看完了。
走出中央大街之后,我又去了索菲亚教堂,虽然说冬天我来过一次了,但是却并没有进去里面,因为我有学生证,所以只花了十块钱就买到了票,进入教堂里面,挂了一些油画,我没有鉴赏油画艺术的能力,我个人拙见,看油画不能近看,近看油画就会感觉作画的人像是在胡乱画,也没有一些特别的细节部分。但是如果走远了看,就会发现整体的构图与色彩,让人感叹,明明好像是胡乱画的,但是为什么整体看上去就那么好看呢。这是我看油画的方法,用这个方法,我继续观看了索菲亚教堂里挂着的油画,然后走到大厅里,舞台上有一个人在演奏钢琴,具体是什么曲目呢,我不了解。但是台下确实有许多人在听,可能他们中有人是学习音乐的吧。教堂里面其实很小,但是我却对教堂棚顶产生了兴趣,众所周知,索菲亚教堂的顶部是一个圆球形状的结构,从地面往上看,就像是被吸进去了一样,很特别的感觉,教堂里面也真的没什么特别的,转了一圈之后,我就走出来了,但是在外面看,教堂整体确实是非常漂亮,我摸了一下教堂的砖块,嗯——能感觉出来,他的年龄比我大太多太多了,或许,从它建成开始,它就默默的承受岁月的洗礼,静静的矗立在那里。它内部已经斑驳的漆面与图画静静的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但是因为up主才疏学浅,不能了解太多。所以去参观也就停留在看外观的程度了。这样逛了一天之后,就回到我的小旅馆,准备休息了。至于面试吗,嗯——,那些大人们是怎么说的来着,什么没有果断的答应就是拒绝,是这么说的吧,唉,管他呢,反正今天确实收获了一本书的知识,也看到了好看的油画,也是充实的一天了,就这样吧,明天的事情呢,就等到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