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語造句總是哪裡怪怪的?閱讀長句一頭霧水?

2022-06-28 06:21 作者:天羅地網  | 我要投稿



搞懂這一關鍵「中英」差異,英語力大升級

-

先說實用結論:

【不要把沒有邏輯因果關係的一堆概念,塞進同一個英文句子】

-

以前改學生的英語寫作時,常看見一個句子裡羅列了許多不同的概念,而且彼此沒有邏輯關係。

例如:”My sister likes ice cream, we go swimming together in summer.”

這個句子在英語中是奇怪的,應該寫成獨立不相關的兩句。

但是,換成中文說:「我妹喜歡冰淇淋,夏天時我們常一起去游泳。」看起來卻沒有大問題。

這是因為「中文和英文,呈現和理解意念的方式有本質上的不同啊!」

以中文來說,只要同一組詞彙「彷彿」圍繞著相關的話題或連想(例如前例的「夏天、冰淇淋、游泳」),就可以放在同一句話。而且...其實有時候你也不確定要在哪裡放句點吧?好像一句話可以一直無限逗點下去。

然而英文卻不是如此。要放在同一個句點前的內容,彼此必須有邏輯關係,且常用相應的連接詞或關係代名詞做連結。

-

中文的溝通法深受使用「圖像」文字的影響,一字一音的發音是後來才漸漸加上的(日語有些漢字還有多音節)。

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的表達法,則來自拼音文字基於「聲音」的概念。

「圖像」,一體成型,多種概念並列而出,不強調順序,生出了詞賦、排比與對仗等並排展示概念的文體。

「聲音」,前後順序很重要,概念與概念間要有明確指向,造就了善用子句,一層層補充說明的語言。

你可以一眼掃過一張畫像,卻不能一瞬間聽完一首歌。

改編我一位老師曾用過的例子:

「今天教室裡有很多人。中文的方式是像相機一眼掃過,看起來黑壓壓一片就感覺『多』;而英語等拼音文字,則是一個個依序數人頭,然後發現有87個人,覺得不能再多了的這種『多』。」

個人的體會是中英文的表達方式明顯不同,但也沒有高下。

並不是說中文就「沒有邏輯」無法把事情講清楚,只是它更擅長用對照和排列的方式讓人意會概念。

但作為外語學習者,一定要銘記在心這兩者表達方式的不同,否則中英兩者直譯,就會出現過於冗長或意義不明的句子。

-

講了那麼多理論背景,來舉個實例:

(單字不是重點,讓我們先聚焦在理解英語是「一層套一層」的語言上。)

“One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comes out of stopping food wastage is that you save money, which you can spend on buying other things like groceries or entertainment.”

這句話乍看之下是不是很長?但我們先仔細找找他「主要子句」的主詞和動詞是誰。

可以發現,這句話的核心其實只是:

“One of the best things is that you save money”  這種單純到不行的 A is B (A是B)句型。

而其他的什麼:

“that comes out of stopping food wastage” (補充是怎樣的 best things)、

”which you can spend on buying other things“ (補充是怎樣的 money)、

”like groceries or entertainment.“ (補充是怎樣的other things)

通通是用來幫前面概念加上細節的「補充說明」。

-

下次閱讀英語長句,或者自己寫長句時,不妨逆推以上的邏輯:

從核心概念「最棒的事,是你可以省錢」開始,

再想「是怎樣的」最棒的事、省到的錢「可以做什麼」...等等細節,

再用連接詞或關係代名詞等方式,把這些補充說明加到核心的句子中。

-

最重要的是,【別再把沒有邏輯因果關係的一堆概念,塞進同一個英文句子中囉~】

咦?你問怎麼知道這些的?工程師讀過一個中文系的學位唷..

還有更多融合語言學與數據分析的語言學習法,再慢慢說給大家聽!


英語造句總是哪裡怪怪的?閱讀長句一頭霧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