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OKR落地(长期)面临困境 系列之九:企业推广OKR面对的四大陷阱



企业OKR落地(长期)面临困境
系列之九:企业推广OKR面对的四大陷阱
1,OKR在中国企业应用的现状
我们在中国推广OKR,接近十年的时间,接触辅导过太多的客户,见证十年间中国企业的成长,也深刻感知到OKR在中国落地的艰辛。中国企业大致分成五个类型:资源垄断型,技术应用型,供应链配套型,探索创新型,劳动力密集型。同时国内具有庞大的差异化的需求,我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求拉动增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个阶段很多中国企业都忽视内部的组织建设,企业的成功来自于国内庞大的需求量,而非组织自身的能力。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和需求的饱和,再叠加疫情而出现的大范围产能过剩。很多企业也出现了大量的危机,组织问题,战略问题,核心能力问题,生存问题都浮出水面。
在这时间点上,很多企业处于迷失和茫然中,OKR工具成为其救命稻草,这种认知普遍存在,很多企业期待使用OKR,将多年欠下组织管理债,一次还清;甚至还有的企业,更加不切实际的希望使用OKR,重新回到过去的“好日子”。这类想法都是本质的错误认知,使得OKR落地之旅变得更加坎坷,也造成了市场上为满足这类需求,而设计出来的一些陷阱,我们常见的四大陷阱:OKR案例,OKR模版,OKR免费软件,替甲方撰写OKR。这四大陷阱深深的毒害了无数中国企业,直到今日很多企业依旧深陷其中。
2,第一深的陷阱:找寻同行业的OKR应用案例
很多客户在初期应用OKR时,都会掉进这个深坑里,客户会习惯性询问:OKR培训老师,是否给我这个行业中的客户做过OKR的落地,以便借鉴实施经验。这一逻辑存在本质上的认知偏差,OKR是组织的战略落地工具,即便是同一行业内各公司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犹如一个医生连基本的检查都没有要求你去做,而根据统一的处方,要求你去服药治病是一个道理的。但是这个错误的认知,却在市场上被放大,从而创造出一个巨大的陷阱:个别培训老师,所谓的OKR大师,专门杜撰各行业中头部企业的OKR落地案例,多数都是捏造或虚构的,但是那些找寻同行业OKR应用案例的企业,却深深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其实所谓OKR大师的各行业的头部案例中,一部分是一堂培训课,或者的一次分享,甚至根本都是虚构或过度夸大的,至于案例内容都是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的,用这些故事打动下一个客户的。
3,第二深的陷阱:给客户提供OKR的模版
这也是所谓OKR大师的杀手锏级的陷阱,很多企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很多企业及高管都习惯于传统观念,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在加上OKR是新生事务,OKR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一套看似简单,用起来真的没那么容易的工具,因此,所谓的OKR大师创造出第二个巨大的陷阱:鼓吹OKR应用很容易,给企业提供OKR模版,企业根据模版套公式,就可以撰写出自己的OKR,这个陷阱深受很多企业的喜欢,是典型的智商税。
4,第三深的陷阱:OKR免费软件
这个陷阱主要适用于那些喜欢占便宜的,自命不凡的客户,一些软件厂商提供测试版OKR软件,很多企业认为可以自行应用就可以掌握,结果是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毫无产出。掉进这个陷阱中的企业自身的认知水平都不高。
5,第四深的陷阱:替甲方撰写OKR
OKR是来于自身对业务的深刻理解,自己的OKR更具意义,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活在迷茫中,自身无法识别企业的方向,这又给所谓OKR大师一次收割韭菜的机会,就是第四大陷阱:替甲方撰写OKR。掉进这个陷阱的企业普遍认知水平更低,OKR是我要做,KPI是别人要我做,所谓OKR大师替你的企业写的OKR,你真的敢用吗?
6,写在最后的话
OKR的实施本质就是认知迭代的过程,是自我精进,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机会主义者,期待中国企业的OKR之路更健康更稳健。